APP下载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探析

2013-01-23王秀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内服盆腔炎灌肠

王秀萍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2)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探析

王秀萍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2)

目的 分析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于 2010 年 1 月至 2012 年 1 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 7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 37 例,使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 33 例,使用中成药坤复康胶囊进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2 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6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48.49%,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 4 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0.6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的方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服用坤复康胶囊,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盆腔炎;中药内服;灌肠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常见病症,在临床极为多,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部疼痛或者坠胀不适、在经前及经期有腹痛加剧的特征。此病的大多数是因为处于急性期时没有进行有效正的治疗,疗程迁延,最终致病。病情相对较为顽固,当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会出现急性发作的情况,所以在病情处于慢性期时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治疗,又因为在治疗时细菌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部分慢性炎症导致药物难以吸收,所以普通的抗生素并没有很显著地疗效[1]。此次的研究中我院选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的方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且有治愈率高、疗程短、经济方便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年龄在16~45岁,平均年龄为31.4岁,病程为1~12年,37例患者中与流产及盆腔、腹部等手术相关的有10例,与性生活及经期不洁有关的患者有11例,使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33例,年龄在14~47岁,平均年龄为35.1岁,病程为0.5~14年,33例患者中流产及盆腔、腹部手术致病的患者有6例,与性生活和经期不洁有关的患者有7例,10例患者不明原因。使用中成药坤复康胶囊进行治疗。70例患者的临床病症均为小腹或者少腹疼痛坠胀,严重的至腰骶疼痛。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相关临床表现,经过必要的妇科检查、盆腔B超、及血常规和宫颈分泌物培养等检查确诊是慢性盆腔炎。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相关体征、B超结果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主要以了解患者的妇科病史、观察其临床症状,必要的妇科检查与B超结合诊断的方法:①患者存在急性盆腔炎史,有这置取环术、人工流产等经历,经期进行性生活或性生活不洁等诱发因素;②患者下腹有一侧或者是两侧坠胀,出现隐痛或腰骶酸痛的情况,劳累或性交后以及月经前后疼痛有加剧的表现;③阴道有异常分泌物;④子宫有压痛感,按压子宫的一侧或两侧会碰触到条索状不活动的包块;⑤经B超检查能够探及到异常回声或者是不规则的暗区[2]。此次研究纳入的病例均符合上述标准,且排除经检查后证实病症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引起的患者。

1.3 方法

1.3.1 治疗组患者

首先内服中药,方药:当归12g,赤芍12g,川楝子12g,路路通15g,丹参15g,红藤15g,败酱草15g,玄胡12g,薏苡仁24g,香附9g。对于有包块的患者药方中需加入三棱15g、莪术5g,三七6g,川芎l0g;对于输卵管不通的患者药方中需加入细辛6g,皂角刺15g;若患者有明显的腰酸情况要加入川断15g。药剂用水煎送服,每日1剂,月经结束后的第3天开始服用,以14d为1个治疗疗程,治疗4个疗程之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定[3]。其次行中药灌肠:处方为:丹参30g,赤芍20g,丹皮20g,三棱20g,红藤20g,莪术20g,香附l0g,蒲公英20g,乌贼骨30g。将上述药方煎成150ml浓汁,药液的温度要保持在30~40℃,同样在月经干净后的第3天开始使用,每天晚上进行保留灌肠。10d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陕西思壮药业生产的坤复康胶囊,规格为每粒0.38g,每次3粒,每日3次进行口服,连续服用4个疗程,经期时可以停止用药。

1.4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为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的减轻,体征可见明显的好转或者是消失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没有减轻甚至加重[4]。

2 结 果

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4.87%,对照组患者治愈7例,有效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48.49%,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治愈20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患者治愈9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0.6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于治疗4个疗程仍无效的患者,要及时改用其它的治疗方法。

3 讨 论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对妇女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经常会因为在急性期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没有进行彻底的治疗、失治误治等原因而导致炎症迁延不愈,有的患者因为没有急性炎症史,临床症状不明显,且起病缓,病情相对隐匿,而忽视了治疗。此症主要为一种逆性感染,子宫内膜在受到感染之后,致病菌会继而侵犯到子宫肌层、浆膜层,最后对宫旁的结缔组织或者是宫内膜产生影响,输卵管伞端将致病菌带入盆腔最终形成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因为女性的内生殖器官在腹腔内处于最低位置,炎症吸收较为缓慢, 很容易因迁延引起慢性炎症或者是炎症性包块形成,所以有病程长、迁延难愈、在劳累及同房后易复发的特点。慢性盆腔炎临床特点主要为下腹疼痛,白带较多,腰骶坠胀,有的患者还有月经失调,痛经的临床症状,严重时会引起不孕。中医辨证此症属于气滞血瘀型,认为此病因湿热邪毒入侵胞宫引发气血运行不畅,胞络瘀不通,不通则痛,所以治疗时对于慢性期患者的治疗重点放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方面。主要要以活血化瘀的药物为主。

本次研究中,药方中当归、三七、丹参等都有很强的活血化瘀功效,特别是三七,虽然用量较小,但是此药化瘀消瘢止痛之功最强活血化瘀药物对渗出及结缔组织增生有强的抵抗和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的可改善微循环,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放松粘连,加强炎症吸收、组织修复。中药保留灌肠做为一种迅速高效的给药途径注意以活血化瘀为主,与中药结合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状况、改善患者的组织营养,降低炎症渗出率,促进包块吸收。本次研究中使用中药加灌肠的方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9.19%,而对照组仅为60.6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总之,使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的方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服用坤复康胶囊,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1]张 志 英.中药 内 服 加 灌 肠 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56 例[J].湖 南 中医 杂志,2007,16(2):334.

[2]赵坚.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观察[J].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6(12):04.

[3]唐 平.中 药 内 服 加 灌 肠 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 48 例 [J].江 苏 中 医药,2007,39(13):112.

[4]邓姗,黄惠芳.盆腔放线菌病[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3):180.

R711.33

:B

:1671-8194(2013)09-0280-02

猜你喜欢

内服盆腔炎灌肠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新型清洁灌肠器的研制*
中药内服配合药浴治疗小儿湿疹90例:附单用中药内服30例对照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