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初探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外渗输液成功率

于 丹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110006)

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初探

于 丹

(沈阳急救中心,辽宁 沈阳110006)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应用颈外静脉穿刺技术抢救周围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症患者在抢救及转运途中选择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技术的操作方法。结果30例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抢救用药及通路顺畅,平稳转送至医院。结论院前急危患者抢救应用颈外静脉穿刺技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颈外静脉穿刺;院前急救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经常能够遇到因长期输液导致周围静脉不易穿刺或者严重创伤、烧伤等情况不便采用周围静脉穿刺的危重患者,对院前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和心理都是较大的挑战。以往因为护士选择血管时间长、反复穿刺延误抢救用药时间、抢救时机,极易引发患家不满,甚至发生医疗纠纷,是院前护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笔者在院前工作实践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抢救重症患者3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统计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本人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抢救重症患者30例,其中慢性消耗性疾病14例,占46.6%;水肿型患者8例,占26.6%;大出血休克患者6例,占20%;烧伤患者2例,占6.8%。

1.2 方法

采用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商品名为INTEMA),根据患者情况不同,使用型号为20G~24G。①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肩下略垫高,使患者头底肩高,充分暴露穿刺部位。②护士站穿刺部位对侧或顶侧,选择穿刺点(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颈外静脉外缘为穿刺点),消毒皮肤,消毒范围8cm×10cm,请助手用手指按压颈静脉三角处,阻断血流使之充盈。③准备套管针,排尽空气备用,护士左手绷紧穿刺点上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入皮后呈25°角沿静脉方向穿刺,见回血后妥善固定。

2 结果与体会

应用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的30例患者中,有1例因转运途中牵拉输液管导致针头脱出,其余皆成功,成功率97%。

2.1 评估患者的一般状态

患者必须配合操作,对谵妄躁动、体质肥胖、颈部短小、颈部外伤或怀疑有颈椎损伤者不宜采用。患者烦躁不安时,针头易刺破血管造成液体外渗,尤其是肥胖患者液体外渗时不易被发现,以免造成气胸、血肿等严重的并发症。

2.2 熟悉解剖位置,掌握操作流程

颈部结缔组织多,且有颈静脉窦及外周化学感受器等特殊解剖生理结构。操作成功的关键就是熟知其解剖位置,掌握穿刺要领和注意事项,做到选择部位准确无误,穿刺手法熟练快捷。

2.3 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时皮肤消毒的范围较外周静脉输液时要广,持针手指也要消毒,防止因细菌污染引发静脉炎和输液反应。

2.4 妥善固定

因其穿刺部位特殊,患者又要搬抬转运,所以一定要固定牢固,宜采用两张专用透明胶布粘贴固定,加大固定面积,粘附性更强,不易脱落,方便观察是否外渗,但不宜过紧以免引起患者不适。

2.5 随时观察

注意观察留置部位及输液情况,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局部有无肿胀,输液是否顺畅等,发现异常及时拔针。

3 讨 论

在重危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因抢救环境与疾病情况所限,若无其他良好的周围血管,颈外静脉穿刺往往成为通往抢救成功之路的唯一希望。①因其血管较为粗大,且血流丰富,距心脏较近,抢救用药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快速发挥作用,挽救患者生命。②且此通道可减少因手背静脉穿刺失败而占用抢救空间等弊端,尤其是在复苏抢救的过程中,可方便下一步抢救措施的顺利进行。③此方法节省了护士选择血管的时间,保证了抢救用药,不失为一些重症患者治疗疾病、挽救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段。④笔者经实际操作计时,如操作熟练,采用颈外静脉穿刺耗时与外周静脉穿刺无明显差异。⑤此方法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与抢救成功率,值得在院前急救护理中推广。

R543.4

B

1671-8194(2013)18-0122-01

猜你喜欢

外渗输液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