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新进展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胃肠病患病率胃肠道

林 峰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内科教研室,河北 唐山 063000)

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新进展

林 峰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内科教研室,河北 唐山 063000)

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存在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却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解释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随着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在过去的20多年中,人类对功能性胃肠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认识程度也越来越完善。

1 流行病学调查及发展情况

功能性胃肠病在临床上以非糜烂性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便秘最常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各种功能性胃肠病总患病率为43%~46%[1]。非糜烂性反流病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占60%~70%[2],以女性多见。据统计世界各国普通人群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7%~41%,国外文献报道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20%~40%[3],一项美国报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显示为11.5%~15.8%[4]。我国广东的一项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是18.9%,其中女性患病率为20.4%,男性患病率为17.4%。

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约占人群的8.3%~11.4%[5-7],绝大多数国家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2左右,且发达国家的患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北京的一项报道显示,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城市(10.5%)明显高于农村(6.1%)[8]。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些学者曾经对社区居民、学生、边防军人、护理人员、司机等人群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功能性便秘患病率为10.1%[9]。

2 诊断标准的更新及现实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对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一直没有太大进展,直至1994年制定了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Ⅰ诊断标准。首次统一了所有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并按照胃肠道5个解剖区域(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肠道和肛门直肠)归类为21种疾病。使功能性胃肠病在诊断、病理生理、治疗方面达成了全球性共识。5年之后制订了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Ⅱ标准,该标准以症状为基础,按部位对功能性胃肠病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再次统一了临床诊治的标准。随着人们对功能性胃肠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于2006年5月在美国消化疾病周上通过并发表了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该标准与罗马Ⅱ标准相比,分类上由原来的7大类增加到8大类,共45个小类,其中将成人功能性胃肠病分为6大类28个小类,对病程及发病时间均作了适当的调整;把功能性消化不良定义为两个亚型,对功能性胆囊和Oddi括约肌紊乱的诊断更加严格。此外,对肠易激综合症的亚型也做了修订,还新增了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两个类别,共17个小类。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是现代胃肠病学、相关检测技术和治疗科研成果的充分体现,也是推动这些学科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它进一步丰富了医学模式转变的内涵,是目前关于功能性胃肠病最系统、最全面、最权威的科学经典。但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不是结束,人们对功能性胃肠病认识和研究还在继续,诊断标准也会再度被修订,今后将会出现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诊断标准。

3 病因、病理新发现

在过去的短短20余年中,由于人类对疾病谱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已从单一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目前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类逐渐认识到这类以功能异常为主的疾病其症状的产生与多种生理、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如遗传易感性、过敏、社会心理因素及应激、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性、炎症、脑-肠轴等。

3.1 遗传易感性

遗传因素往往使胃肠神经敏感性增强,并决定某些个体容易患功能性胃肠病的程度。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与此接近,且同一家族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雷同。Whorwell等[10]的调查发现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33%有家族史,而对照组中仅为2%。另有Levy等[11]的一项研究显示,单卵双生患肠易激综合征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的2倍。这些都说明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3.2 过敏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发生食物过敏和不良反应是IgG介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Zar等[12]发现,导致肠易激综合征食物过敏的主要因素是IgG4,去除相应食物因素后可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有研究表明,人群中大约有20%会对各种食物产生过敏或不良反应,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过敏率高达20%~65%[1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也存在食物过敏现象。

3.3 社会心理因素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症状发作或加重与心理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如学习生活压力增大、情绪障碍、焦虑和抑郁、恐惧与激动、应激等负面因素刺激机体,可影响植物神经功能,从而使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发生改变,分泌功能失调。

3.4 胃肠道异常运动

一些研究显示,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与胃肠动力和肌电节律障碍有关。Sarnelli等[14]在对72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固体及液体排空实验和消化不良评分后,发现大约有23%~35%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现象,其中餐后饱胀感和呕吐与固体排空延迟有关;严重的早饱症状和胃液体排空延迟有关。另有学者发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比较,结肠收缩幅度增大,小肠MMCⅢ期的传播速度显著增快,此期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最大跨壁电压也显著升高[15]。

3.5 内脏高敏感性

国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往往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其发生与胃黏膜的肥大细胞数量增多,脱颗粒增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异常表达有关[16,17]。有些疼痛症状例如:食管源性的功能性胸痛、上腹痛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疼痛,是由于肠黏膜和肠肌神经丛受体敏感性发生改变而产生。

3.6 炎症

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均可引起肠黏膜下巨噬细胞或其它炎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使肠道功能发生紊乱而引起肠易激综合征。Kindt等[18]发现,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体内呈现以IL-5、IL-13、和Th2细胞因子为主的炎性反应,Th1细胞免疫改变不明显。另有研究显示,大约1/3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道症状出现在急性胃肠道感染之后,25%急性胃肠道感染患者以后出现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或消化不良症状,这些患者的肠黏膜均有典型的炎细胞增多和炎性因子表达增加现象。

3.7 脑肠轴

胃肠运动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的共同调控实现的。这种在不同层次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相联系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肠轴。应用功能性磁共振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技术发现直肠球囊反复扩张诱发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疼痛时,其丘脑、岛叶和杏仁核的信号增强。当给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食道黏膜酸刺激后,激活的大脑区域与正常人群相同,但是血流波峰提前出现,其大脑信号更加强烈[19]。另有学者认为各种精神心理因素,特别是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可以造成脑肠轴的紊乱,引起内脏感觉过敏,进而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最新的研究发现成年盆底失弛缓便秘患者的肛门和直肠感觉诱发电位比正常人群的潜伏期有所延长,但振幅有所降低。

3.8 早期家庭环境

功能性胃肠病的家庭聚集性并不意味着和遗传因素相关。孩子效仿父母可能是发展为功能性胃肠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4 研究方法的进步

目前,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研究。如多通道腔内阻抗检测技术可同时检测食糜的运转情况和相关压力的改变。三维超声检测法,不仅提高了胃窦胃底的视觉影像效果,还可以对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为研究胃肠道功能中枢调控和情绪、认知领域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多数学者认为核素显像为检测胃肠通过时间的“金标准”。尽管研究方法和手段在不断更新,但目前临床上尚无可以确诊功能性胃肠病的检测方法。

5 治疗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近年来针对内脏感觉过敏学者们将目光聚焦到5-HT3受体拮抗剂、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和5-HT1B/D受体激动剂上。由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大约42%~61%伴有心理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器质性疾病。针对精神症状明显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可采用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系统脱敏疗法。最新发现借助电子仪器进行生物反馈疗法,将平时人体不能感觉到的内脏活动信息以信号形式进行表达也是临床上的不错之选。阿片样肽是一种存在胃肠黏膜和黏膜下的吗啡样神经活性物质,有激素和神经递质功能,是参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重要因素。kappa受体激动剂可以减少胃和结肠对扩张的敏感性,已经被某些学者认为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内脏高敏感性的药物之一。此外,各种胃肠动力药物也被广泛使用。而难治的功能性胃肠病则采用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除了上述西医的常规性治疗以外,也可以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尝试性使用祖国的传统医学进行中医中药治疗。

6 展 望

随着胃肠起搏器的问世,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一种新方法。胃肠电生理起搏器是利用电子技术产生各种与人体电节律相似的电流,经体表驱动存在于胃肠道各部的起搏点,从而使胃肠道电活动产生跟随效应,恢复正常的胃肠节律与波幅,起到明显改善胃肠动力障碍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胃电图参数,双向调节异常胃电节律作用,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在人类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深入研究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一些学者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到分子领域。程鹏等[20]运用含4096条双点大鼠cDNA芯片进行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和正常食道上皮的mRNA差异表达情况的比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和神经胃肠病学的快速发展,基因药物的出现将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这种技术也将运用于临床一线,给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带来福音。

近年来,国外有些学者还提出用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设想。益生菌可通过纠正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目前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及方法,积极研究、找寻一条安全而有效的治疗途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功能性胃肠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为先进的技术将应用于临床,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1]Drossman DA,Li Z,Andruzzi E,et al.U.S. Householder survey of functional gastroionestinal disorders[J].Dig Dis Sci,1993,38(9):1569-1580.

[2]李瑜元.2004年美国消化病学术周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4, 43(9):630-632.

[3]李瑜元.功能性胃肠道病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治疗[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8,25(2):105-107.

[4]El-Scrag HB,Talley NT.Systemic review: the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ourse of functional dyspepsia[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19(6):643-654.

[5]平丽,李瑜元,聂玉强,等.功能性胃肠病患病情况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4):424-426.

[6]Shaib Y,El-Serag H B.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funetional dyspepsia in a multiethnic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Am J Gastroenterol,2004,99(11):2210-2216.

[7]Halder SL,Locke GR 3rd,Schleck CD.Natural history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 12-year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J].Gastroenterology,2007,133(3):799-807.

[8]潘国宗,鲁素彩,柯美云,等.北京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一个整群、分层、随即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26.

[9]徐俊荣,王深皓,罗金燕.中国功能性胃肠病研究20年回顾[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3):214-216.

[10]Whorwell PJ,McCallum M,Creed FH,et al.Non-colonic feature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Gut,1986,27(1):37-40.

[11]Levy RL,Jones KR,Whitehead WE,et al.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twins: heredity and social learning both contribute to etiology[J].Gastroenterology,2001,121(4):799-804.

[12]Zar S,Benson MJ,Kumar D.Food-specific serum IgG4 and IgE titers to common food antigens in irritable bowel sybdrome[J]. Am J Gastroenterol,2005,100(7):1550-1557.

[13]Bischoff S,Crowe SE.Gastrointestinal food allergy: new insights into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J].Gastroenterol ogy,2005,128(4):1089-1113.

[14]Sarnelli G,Caenepeel P,Geypens B,et al.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gastric emptying of solids and liquid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J].Am Gastroenterol,2003, 98(4):783-788.

[15]Larsson M H,Si mrén M,Thomas E A,et al.Elevated motility related transmucosal potential difference in the upper small intestine i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Neurogastroenterol Moti,2007,19(10):812-820.

[16]朱良如,谢小平,侯晓华.肥大细胞在胃感觉过敏患者胃黏膜中的变化[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76-79.

[17]徐勇,朱良 如,钱伟,等.功 能 性 消 化 不良胃机 械 感 觉 过 敏 和降 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5):285-288.

[18]Kindt S,Van Oudenhove L,Broekaert D,et al.Immun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09,21(3):389-398.

[19]Kern M,Hofmann C,Hyde J,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erebral cortical representation of heartburn in GERD patients[J].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4,286(2):174-181.

[20]程 鹏,龚 均,刘贵生,等.大鼠Barrett食 管 癌 变相关 基因的 初步筛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3):232-235.

R573

:A

:1671-8194(2013)09-0076-03

猜你喜欢

胃肠病患病率胃肠道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胃肠病学》杂志投稿、审稿系统网址变更和定价变更启事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胃肠病学》征订启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