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即纱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盆腔瘢痕血肿

那 娜 蒋 丽

(清城区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速即纱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那 娜 蒋 丽

(清城区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00)

剖宫产;速即纱;瘢痕子宫

1988年剖宫产率为22%,目前我国剖宫产率普遍>4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1961年美国Graigin提出“一次剖宫产,永久剖宫产”的理论虽已被人们否定,但由于担心瘢痕子宫阴道试产过程中子宫破裂,孕妇及家属不愿试产,致使再次剖宫产次数增多,随之再次剖宫产的相关问题如出血、盆腔粘连等接踵而来,使手术难度增加,易致伤口撕裂出血、血肿,针眼渗血等难以止血,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手术中污染概率,加之瘢痕子宫再次手术切口创面扩大,削弱机体抵御致病菌的能力,组织愈合能力差等影响伤口愈合,盆腔粘连加重,日后盆腔痛,不孕、月经异常、异位妊娠发生率高。我们选择强生速即纱应用于瘢痕子宫切口止血,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盆腔粘连,手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145例瘢痕子宫再次手术者,术中大出血10例,胎盘因素出血4例,宫缩乏力出血3例,切口撕裂3例,胎盘因素中有1例为孕期未曾产检,孕期亦无异常出血情况,入院紧急剖宫产,术中发现胎盘附着子宫前壁瘢痕处,粘连植入,出血凶猛达3400mL,失血性休克、DIC。

1.2 方法

根据术中创面大小、出血多少,决定使用5cm×7cm,5cm×35cm不同规格的止血纱布。根据止血范围大小剪成相应大小。対缝合子宫切口后的针眼出血、小动脉、小静脉出血处,将剪成小块的速即纱用镊子轻轻夹起敷于出血创面,再用明胶海绵压平创面,吸引器吸干创面,创面压迫约2~3min,一般不超过5min后血止,之后亦可取走明胶海绵,如不取走,一同使用可以起到双重止血效果。如仍无法止血,可取开速即纱,将其表面洒满凝血酶干粉或溶液(使氧化纤维素上负载上凝血酶,既能提高速即纱的止血性能,还能提高室温储存的稳定性[2])亦可起到满意效果。

2 结 果

通过对145例瘢痕子宫患者术中出血、止血的临床观察,速即纱无菌包装,结果稳定,规格多样,质地柔软,易于剪裁,容易铸形,与出血创面贴合紧密,不易脱落,止血迅速、效果理想确切,尤其适用于瘢痕子宫出血,反复缝扎止血效果不佳者。145例患者随访中,发现留置体内的速即纱组织相容性好,无任何组织反应,无毒性,无过敏和排斥反应,安全可靠,术后监测血常规未提示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变化,复查B超子宫下段宫颈和宫体交界处未见液性暗区,表面无形成血肿及盆腔积液等情况。

3 讨 论

盆腔粘连是腹部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再次剖宫产发生盆腔粘连可高达45.67%,本人统计为42.04%,比初次剖宫产高。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溶解能力之间不平衡有关,是在多种因素下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炎症、出血、血肿机化、机械性损伤占重要地位。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者,①多为择期手术,孕妇及家人唯恐临产发生子宫破裂危险,极少待至39周甚至预产期,多选择在37~38周左右终止妊娠,而此时子宫下段形成不良,而子宫切口的选取一般选择原伤口上方的宫体部位,切口位置偏高,切口上下组织厚薄不均,易出血;②腹部伤口瘢痕弹力差,扩大原手术切口,腹肌暴露面积大,削弱机体抵御致病菌的能力,初次手术形成的腹壁粘连引起分离损伤、撕拉的伤口参差不齐、出血、止血,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手术感染机会;③瘢痕肌肉化,切口处的变化永远不能恢复至术前状态,组织脆、弹力差易引起切口撕裂、血肿,缝合时常常针眼出血,加强宫缩亦无济于事,但手术需彻底止血,医生往往进行缝扎止血,而越缝越出,难以止血,止血过程复杂而棘手,然而缝线过多、过密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切口血供不足,发生愈合不良晚期产后出血、造成异物反应加重盆腔粘连,致日后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疼痛,反复发作,危害女性健康,给患者带来沉重生活负担[3]。

强生速即纱是一种将天然植物纤维素单元C-6位的伯羟基选择性再生氧化成羧基编制而成,经γ射线灭菌后无菌包装,低pH值下有杀菌作用的局部止血用的医用的可吸收止血纱布。在接触血液时,它吸收血液中的水分而逐渐膨胀而溶解为凝胶状物,短时压迫就可粘附在伤口上,有效封闭毛细血管末端起到机械止血作用,它不依赖与人体正常凝血机制,而是一种物理作用,迅速促进血液凝固,有效控制小血管出血,使用范围广,可用于任何渗血创面,能迅速止血,止血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可作为瘢痕子宫再次手术的止血材料,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缝线异物反应,降低盆腔粘连概率,防止子宫切口因缝线过多、过密致组织切割、坏死溶解,导致宫壁缺陷、瘢痕缺陷、晚期产后出血甚至切除子宫,日后月经异常、异常子宫出血、痛经、不孕等,具有深远意义。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1]李 春 梅,丁 跃 灵.再 次剖宫 产手术 243例临床分析 [J].中国 妇 幼 保健,2007,22(3):434.

[2]Parke Day is & campany neutralized Oxidized cellulose product Us.2517772[p]:1950-08-08.

[3]Pang YP,Tan WC,Yong TT,et al.Caesarean section scar pregnancy:a case series at a single tertiary centre[J].Singapore Med J,2012,53(10):638-642.

R719.8

:B

:1671-8194(2013)09-0228-02

猜你喜欢

盆腔瘢痕血肿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