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心理知识 增进医患沟通

2013-01-23孙蓉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医者共情医患

孙蓉蓉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2)

运用心理知识 增进医患沟通

孙蓉蓉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2)

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医患沟通的缺陷,运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心理技能,实现医者的积极主导作用,有效增进医患沟通。

心理;医患沟通

近年来,医患纠纷有增加趋势,医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医患矛盾激化有多种因素,其中长期以来医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是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从患者的心理状态入手,运用心理学知识,广泛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从而实现医患有效沟通,达到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的目的,值得探讨。

1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1]

1.1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患者,除了内部器官有器质或功能障碍以外,他们的自我感觉和精神状态也会发生变化。疾病可以使人改变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也可以改变患者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态度。这种主观态度的改变,可以使患者把自己置于人际关系中的特殊位置上。

1.2 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患者一旦知道自己有病以后,注意范围会变的狭窄,他们会立刻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缩向自己的体验和感觉上。这时,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机能状态。由于注意力的转移和兴趣的缩小,患者心理的各个方面,会相应的发生一过性的改变。

1.3 情绪低落

情绪低落,是大多数患者的共同特点,由于情绪低落,运动必然减少,语言也黯然无色。

1.4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当一个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他对时间的感觉也要发生变化。不是感觉时间过的很快就是感到过的很慢,他们会陷入一连串的往事回忆之中。疾病所引起的各种心态,都会成为回忆的诱发因素。这些回忆有时很强烈,它可以抑制对未来的信心。

1.5 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严格的说,患者的精神状态从疾病开始便可能发生变化,由于疾病明显的破坏了正常生活节律,使人的日常的劳动、休息和睡眠节奏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节律的破坏成为一种强烈的信号,冲击着患者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对疾病症状的体验,患者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都可以发生某些改变。

2 医患沟通的缺陷问题

①医者往往只注重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沟通,而忽视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反应;②医患沟通缺少人性化,造成了医患沟通的简单化和“物化”;③医者权威性太重,自我为中心色彩浓厚。

3 医患沟通的心理技能[2]

3.1 尊重

尊重意味着把患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立性的人去对待,其意义在于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患者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了一种自我价值感,尊重还可以唤起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鼓足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①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医者应把患者看作是有人权,有价值,情感和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互相尊重与平等的前提。尊重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而不仅仅接受患者的光明面,排斥其消极面。②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无论患者相貌美丑,地位高低,均应一视同仁,予以尊重。③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即使患者的言谈举止有些失礼,也应以礼相待。

3.2 热情

热情充满浓厚的感情色彩,能够深入到患者的内心世界。①对患者耐心询问,表达关切:一般来说,患者一方面希望医者是最出色的,能给自己以最优的治疗和帮助,另一方面又有担心顾虑,所以医者的热情友好能有效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不安心理。②注重倾听患者的叙述:适度运用倾听技巧,重视言语与非言语的表达,全神贯注的留心患者的一言一行,目光应注视患者,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都应传达出对患者的关心,大大激发患者的合作愿望。③沟通时应耐心,认真,医者应根据不同表现情况,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在对患者指导、解释和训练时,医者更应热情耐心;若患者未听懂或未学会,应反复讲解,同时多听患者的反馈,有时患者似懂非懂时,则可让其通过复述来澄清。④沟通结束时,使患者感到温暖:医患沟通结束时,告知有关注意事项,感谢患者的密切配合等。只有对患者充满爱心和关切,视助人为己任,才能最大程度的表现对患者的热情温暖。

3.3 真诚

①真诚的表达应适度,不宜表达有害于患者的言语,应本着对患者负责,有助于疾病的治疗护理的态度,来适度表达真诚。②真诚应实事求是;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使患者切实感到自己被爱、被鼓励。

3.4 共情

共情是心理学术语,共情是指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力,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医者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患者的参照框架,医者应把自己放在患者的处境中来尝试他的感受,作个换位思考,对此感受越准确、越深入,共情的层次就越高。②医者必要时要验证自己的是否做到共情。③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共情表达应适时适度,不宜在沟通之间随便插入,共情反应的程度应与患者的疾病程度、感受程度相适应。④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共情的表达除了言语表达之外,还有非言语行为,如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等.有时运用非言语行为来表达共情比言语表达更简单有效,应把二者有机结合。⑤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⑥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患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3.5 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是对患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患者拥有正向价值观。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医患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也具有蓬勃向上的战胜疾病的信心。

为了有效的使用积极关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盲目乐观:针对患者的实际问题,客观分析其疾病病况,同时帮助分析其现有的资源,把患者的观点从只注意失败面转到客观分析形势,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②立足实事求是:积极关注应建立在患者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不能无中生有,医者自己要关注求助者身上的潜力和价值,达到身心康复的全面发展。③反对过分消极:医者始终应立足于给人光明希望和力量,这就是医患沟通中积极关注的实质。医者的反应不能是纯自然的,纯客观的,应符合医疗原则。

4 医患沟通的注意事项

4.1 医者应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

4.2 医者应留意患者的文化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对沟通的感受,对方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沟通或交流的期望值,自身的情绪反映,要学会自我控制。

4.3 避免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避免压抑对方情绪改变对方观点,避免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术语和词汇,避免患者强求接受医生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5 讨 论

5.1 医者必须调整并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实现医者的主导作用,启动良性循环。

5.2 应该把以医者权威驱使患者的关系改变为以医者为中心适当的指导的关系。

5.3 要提高和维护医患关系中相互信任和理解的积极氛围。

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医患双方相互信任,保障医患双方利益的有效手段。在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知识,洞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患者为中心”更新服务理念,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3],做好优质服务,力求患者满意,展示新时代白衣天使的风采。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92.

[2]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4-62.

[3]夏 新 芳.以 病 人 为 中 心 构 建 和 谐 的 医 患 关 系 [J].中 国 医 院 管理,2005,25(12):74.

R395

:A

:1671-8194(2013)09-0390-02

猜你喜欢

医者共情医患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