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2013-01-23黄银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精神病防范措施精神分裂症

黄银秀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黄银秀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以及针对该现象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2010 年 1 月至2012 年 1 月我院收入 488 位精神病患者,其中的 30 名患者具有自杀倾向,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 名自杀患者中,青春期及久病不愈患者居多,自杀行为多发生于午后,且以自缢行为居多,患者多患有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结论 精神病患者采取自杀动机的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医护人员做好相应防范措施是积极可取的。

精神病;自杀;防范措施

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由于收精神症状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常常发生自杀行为。该现象在住院患者中极为常见,其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所谓自杀行为其是精神科临床上最常见且后果最为严重的意外事件之一,该行为更是患者致伤、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分析其自杀的原因,找到一定的规律,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掌握预防自杀发生的要领和实施方法,提高医疗护理安全质量及水平,有效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1-5]。本文就如何做好减少或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采取自杀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共收入住精神病患者488例,发生过自杀行为30例,其中有两名患者自杀成功,28例自杀未成功,年龄在22~50之间。调查发现自杀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绝大多数处于青春期及老年期,这两个年龄段的患者为自杀高危人群,统计得出该类患者多数具有一年以上的精神病史。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 对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了解到自杀患者的患病史,患病类型,家庭背景,及自杀前的表现,自杀方式,自杀原因。根据分析我们获得以下内容:

2 结 果

2.1 精神病患者分类

精神分裂症9例,抑郁症患者8例,头部受到撞击8例,反应性精神障碍5例。

2.2 家庭背景

多数患者家庭条件一般,且偿付医疗费用有一定的困难。

2.3 自杀前的表现

淡默不语,不愿与他人接触,不喜欢有人在身边陪伴,喜欢独自在房间内不愿出来,拒绝进食。

2.4 自杀方式

自缢10人,跳楼5例,吞噬药物5人,溺水2人,过量服用药物8人。

2.5 自杀时间

自杀行多发生在夜间零点以后20例,发生在早班10例,25例患者自杀行为发生在疾病的急性期,5例患者发生在恢复期。

3 自杀行为分析及护理防范措施

3.1 自杀行为分析

对3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后得出其中有9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8例为抑郁症,8例为脑部所受撞击导致的精神障碍,5例为反应性精神障碍。自杀成功的2例其中一名为精神分裂症状,另一名抑郁症状。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具有极高的自杀倾向,甚至可以超过情感性障碍;抑郁症因其本身影响患者的身心活动,其社会活动力也跟着减退,因此患者自伤,自杀的发生率也较高。根据以上30例患者自杀行为表现,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发生自杀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患者,其潜在的危险性极高。但是其他类型的患者自杀的可能型,数据显示急性期的患者发生自杀的概率较高,其他处于稳定期和康复期的患者也可见自杀行为的发生。

3.2 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

针对以上对精神病自杀行为的分析,患者的自杀行为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因此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具有一定的抑制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2.1 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个人行为、情绪中发现问题进行防范

精神病患者因病情的发作和一些精神因素的影响,常常会随时产生自杀动机,这也是医护人员难以预料的,但患者的一些日常异常行常常是自杀前的征兆,如突然寡言寡欲,表情冷漠,情绪低。我么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加强自我责任心,善于从细微的异常现象中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严密观察,防患于未然。同时对于有自杀倾向患者应安排其入住宽敞明亮且多人居住的房间,这样有利于医护人员对其观察,对于患有严重自杀行为的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

同时护理人员应掌握自杀行为的规律,加强巡视,巡视时仔细观察到每一个可能的地方,如厕所、洗刷间等。总之,为避免自杀行为的发生我们医护人员一定要提高警惕,密切的观察,及早发现个患者的自杀动机,以此降低或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

3.2.2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防范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处于精神病急性期的患者较易发生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较易发生自杀行为;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应该重点对象重点观察,因此我们对于一些患者应重点巡视,如抑郁症早醒的患者,对于睡眠不良且假寐的患者应重点观察,对明显表现出悲观厌世,消极不语的患者。总而言之,我们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病情、发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家庭背景等方面全面的权衡评估患者,做到在岗期间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继续惊醒自己做到重点对象重点观察的政策,杜绝一切意外事件的发生。

3.2.3 从患者易发生自杀行为的时间出发进行防范

从我院收入的30例自杀倾向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夜间选择自杀,其中选择凌晨2:00~3:00进行自杀的患者就有10名,选择0:00~2:00的有8名,可见午夜和凌晨是自杀的高峰时间段,分析原因得出该时间段工作人员较少,因此相对的工作会较之前繁忙,该时间段医护人员由于精神状态不佳,这些原因导致对患者的看护不够周到,巡视频次较低,而且该阶段是抑郁症患者早醒的时间段,精神病患者往往在该时间段考虑人生的一些问题,例如工作,生活,以及社会的舆论问题,这就导致了患者轻视生命性。易于其选择自杀的原因。所以,在此时间段工作的医护人员更应该提高巡视病房的频率,医护人员保证有良好的休息时间,保持精力充沛,提高反应性和警惕因此工作人员应竭尽全力制止自杀行为与患者的准备阶段,可见预防是对自杀行为最积极的干预。

3.2.4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对于有自杀行为的患者,我们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接触,聊天,谈心,通过乐观的情绪、亲切的态度、诚恳的语言,劝慰患者,启发开导患者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他们的消极悲观抑郁的情绪,同时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因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歧视,使得患者不愿意以继续同样的生活而最终选择自杀,对患者的这一系列表现我们医护人员应给与患者科学的解释,向他们讲解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告知患者如何去预防,使得他们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了解疾病,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同时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并找出自杀企图的压力来源,知道患者如何减少各种不良的情绪刺激,教会患者正确适应病情的存在,与患者亲切接触并指导患者家属经常来医院探访,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帮助患者进一步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建立生活的信心。患者出院前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教会家属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工作,做好出院后的护理工作。

3.2.5 加强管理保障工作

对于精神病患者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具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因此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护理制度,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对新入院的患者以及重新返回医院的患者及伴随的家属严格检查是否携带一切可能用来自杀的工具,如刀、剪、玻璃饰品、铁质品进入医院。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的工作,巡视病房时检查门窗是否牢固,床头桌内物品是否安全,患者状态是否正常,做好床头交接工作避免疏漏任何存在危险的事项。同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告知其安全知识对其的重要性,患者外出时一定要有护理人员陪伴,或者活动范围在医护人员的视线之内,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夜间值班的患者要提高警惕,责任心要强。总之加强管理工作,护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竭尽全力做好护理工作,杜绝一切意外事件的发生。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心理压力及精神压力也会随之加大,这就导致了当今精神患者的增加,分析比较我院收入的30例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不难看出医护人员对其的保护具有极大的作用。

首先,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护理人员应根据临床患者表现出的规律合理制定护理措施,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时强化安全护理措施,加强重点时间,重点地点的安全措施工作,及时的发现危险人群,及早的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这样可以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其次,做好医院安全设施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杜绝院内存在的一切危险设施,才能从基本上保证患者的安全。

最后,做好患者家属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告知家属仅靠医护人员来保证患者的康复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帮助,给患者以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和劝慰,使患者感到生活还有希望,只有自己康复了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精神病患者需要全方位的照护,为杜绝意外的发生,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做到有较高的责任心,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护理工作做到全面细致。

[1]易秋 香.住 院 精神病人自杀 行 为 分析与防范 措 施[J].现代医 药卫生,2011,27(15):2349-2350.

[2]阎淑 君,华 淑敏,刘玉 兰,住 院 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分析与防范措 施[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5):461-462.

[3]柳 学 华 ,马 莉.精 神 科 开 放 病 房 的 护 理 安 全 管 理 [J].中 国 护 理 , 2007,7(1):52.

[4]陈为香,蔡 玉琴,陈 美.住院 精 神 病患 者自杀行 为的分析 [J].2003, 2(5):71-72.

[5]陈佩俊,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的特征和原因[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15(3):104.

R395.4

:A

:1671-8194(2013)09-0380-03

猜你喜欢

精神病防范措施精神分裂症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都有精神病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基于稀疏表示的精神分裂症生物标记物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