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中交叉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2013-01-23孙杏云宁丽娜江慧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心肺病原

孙杏云 宁丽娜 江慧迪

(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中交叉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孙杏云 宁丽娜 江慧迪

(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交叉感染;预防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是将肺功能、运动心电图、运动肺功能、心肺储备能力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自2010年10月至今,我科921例行心肺运动功能检查患者未发生交叉感染,现总结如下。

1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中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

主要有:

1.1 咬口器,仪器污染

检查时,患者需用口包住咬口,反复用力呼吸,其唾液,痰液及口腔分泌物等极易喷洒、沉积在仪器的表面和呼吸回路中,造成污染。同时,患者用力呼吸可将悬浮在空中及沉积在仪器内部的病原微生物吸入呼吸道,导致交叉感染。

1.2 周围环境污染

患者用力呼吸及剧烈的咳嗽所产生的飞沫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如飞沫中带有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就会造成检查环境的污染,极易发生交叉感染。

1.3 受试者的因素

当患者的口腔黏膜有破损时,与感染的咬口接触时,有可能发生交叉感染。同时,负荷运动后大量出汗,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交叉感染。

1.4 医务人员的因素

由于操作者直接与患者接触,当其有传染性疾病或手接触被细菌、病毒污染的检查仪器时,有可能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下一名患者,造成交叉感染。

1.5 消毒灭菌不规范

包括仪器、咬口的清洗、消毒、灭菌不规范,紫外线消毒不规范等这些都是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

2 心肺运动功能检查预防交叉感染措施

2.1 加强检查前筛选

详细询问病史,肺结核空洞咯血及痰菌阳性患者原则上不做肺功能检查;乙型肝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在感染活动期不建议行肺功能检查,若必须检查应选择一次性耗材、管道。

2.2 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

①重视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每个医务人员需正确认识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及预防和控制患者交叉感染知识的培训。②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检查时,应戴口罩、帽子等。当手部有开放性伤口时,如需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③完善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建立常规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监测、记录制度。

2.3 注意手卫生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比空气传播更具危害性。因此,正确洗手是切断医院感染的关键[1]。每次检查前后及更换患者时,均应彻底洗手。

2.4 加强检查室的清洁及消毒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每日采用紫外线杀菌灯行室内空气消毒。

2.5 器材消毒隔离的规范化管理

①加强心肺运动检查仪器清洁及消毒:传感器每周消毒1次,对于特殊感染的患者,使用完后应立即给予消毒处理。②呼吸咬口尽量使用一次性的纸咬口,使用后丢弃。对于可重复使用的硅胶咬口,做完后应立即应用清水冲洗后送消毒供应中心行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灭菌后在常温下暴露6h后方可使用。③使用呼吸过滤器:其连接于受试者和呼吸仪器之间,呼出的气体首先经过过滤器,可有效阻隔受试者呼出的飞沫、呼吸道疾病菌等,既可防止仪器的污染,又可防止患者从污染的仪器中吸入病原微生物。

2.6 操作规范化,延长检查间隔时间

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检查间隔时间为10min[2]。

2.7 运动试验结束后,嘱患者多饮水,注意保暖,擦干汗迹,必要时更换衣服,休息30min后再离开检查室。

4 讨 论

心肺运动试验在心肺功能评价、冠心病早期诊断、心肺疾病康复评价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此项检查为无创性,但由于呼吸道为开放状态,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建立与完善相关的措施、加强实验室环境及物品的常规清洁和灭菌,对预防交叉感染十分重要。

[1]王丽.充分发 挥 护 理 部 在 医 院 感 染 控制工作中的 作用[J].临床 误诊误治,2009,22(1):868.

[2]吴日凤.肺 功 能 检 查 交 叉 感 染 的 预防[J].检验医学 与临床,2008, 5(17):1067.

R5

:A

:1671-8194(2013)09-0379-02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心肺病原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心肺血管病杂志》
研究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折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