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2013-01-23廖玉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假体器械高龄

廖玉莲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田家炳医院手术室,广东 梅州 514031)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廖玉莲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田家炳医院手术室,广东 梅州 514031)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选取 2009 年 2 月至 2012 年 2 月在我院行高龄(70 岁以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34 例,给予做好术前、术中的手术护理配合。结果 术后随访 6 个月 ~3 年,34 例术后全部愈合,愈合率 100%,假体均为无明显松动,Harris 髋关节平均评分(88.4±3.1)分,其中优 24 例,良 6 例,可 3 例,优良率为 88.4%。结论 积极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能提高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高龄患者;手术护理配合

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但由于老年人全身多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力及耐受力差,常伴有内科疾病,护理难度大[1]。因此,加强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是保障手术成功及防止手术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本文选取我院近年3年来施行的高龄(70岁以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4例,给予做好术前、术中的手术护理配合,回顾相关资料,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行高龄(70岁以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70-92岁,平均(78.4± 3.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粗隆部骨折6例。致伤原因:滑倒摔伤24例,车祸伤7例,重物压砸伤3例。

2 术前准备

2.1 患者准备

患者入院后即予伤肢骨牵引,做好相关检查及病史采集,积极治疗原有内科疾病。术前1d消毒患侧皮肤,并用无菌巾包裹。

2.2 物品准备

备好麻醉机及监护仪等常规手术设备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特殊器械。做好术中急救准备。

2.3 环境准备

术前1天彻底打扫手术间,严格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空气消毒净化后密闭备用。

3 术中配合

3.1 巡回护士配合

3.1.1 输液管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积极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守护在患者身旁,并对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切皮前半小时内遵医嘱静脉滴注抗生素,注意适时调整滴速(一般以40~60滴/min为宜),监测药物有无渗漏,导管有无扭曲、堵塞等。

3.1.2 体位管理

选择改良外侧Gibson手术切口,巡回护士提前做好各类管线的整理工作,防止变换体位过程中管线脱落导致意外;按照手术要求协助医师摆置患者体位为完全患侧上侧卧位,头颈下放置C形硅胶头垫,保持患侧耳廓与头垫中部垂直;在不妨碍屈髋动作的情况下可用砂袋或手术床侧卧位固定器等固定患者骨盆,防止术中骨盆摇动,将海绵垫置于胸侧壁及腋窝远侧间,防止腋窝血管和神经受压;注意患者保暖;安装假体时仔细检查患者是否保持完全正侧卧位,防止假体位置因患者体位改变而出现偏差。

3.1.3 病情、体征监测

高龄患者常伴有隐匿性的肺、肝、肾及心、脑病变,因此,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术中一旦发现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血氧分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出血点等情况时,应立即上报医师有效处理。安装骨水泥型假体时,检测患者的血压是否平稳,是否出现聚和热反应或毒性反应,一旦发生及时上报。安装后注意监测其血压变化。

3.1.4 手术室无菌管理

保持手术间温度在20℃~25℃,注意室内整洁、安静,并将人流量控制到最低限度;关闭手术室门及分区隔断门,防止手术室因内外空气流通而加剧空气污染,预防患者伤口感染。密切观察手术过程有无违反无菌操作的情况,一旦发现立即提出并纠正。

3.1.5 末终处理

协助器械护士做好手术物品的清点、清理;做好骨赘、骨肿瘤标本的保存,并督促医师及时送检检;协助麻醉科医师护送患者回病室,并向病房护士交代患者的手术过程、病情、注意事项等,做好护理交接工作。

3.2 器械护士配合

3.2.1 器械管理

器械护士提前20min洗手,整理器械台,正确安装并调试好常规骨科器械、电刀、吸引器,髋关节置换等器械;铺置两个无菌器械台,分别用于放置常规手术器械与置换特殊器械,保持器械放置的整齐有序;检查各器械种类是否齐全,数目是否正确,用无菌单遮盖,防止被污染。

3.2.2 术野暴露配合

器械护士应严格掌握手术进程及步骤,集中精力观察手术进展,显露术野时,迅速准确传递刀、镊、钳、电凝止血、干纱布等器械及物品;使用过的器械应立即清洁(擦拭血迹)还原,保持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在术者准备截骨及磨削髋臼时使用络合碘稀释液(生理盐水稀释2倍)反复冲洗髋臼面,并用吸引器及时吸除残留血液,确保术野的干净、清晰;协助术者检查髋臼的磨削量及矫正方向。

3.2.3 假体安装配合

假体拆封前认真核对其规格是否完整无误,轻拿轻放,传递时要小心,避免假体不慎摔落而延误手术进程;术者安装髋臼人工假体时,注意提醒巡回护士检查患者体位是否为完全正侧位,防止假体偏差;安装人工股骨头假体柄时,及时提醒巡回护士保持患者足底正对天花板,用吸引器及时吸除髓腔内污物。如安装骨水泥型假体,需用无菌的干燥碗及工艺板将骨水泥调制好(掌握调和时间)后装入骨水泥枪[2],再递予术者,注意骨面的粗糙、干燥、无血迹,确保骨水泥的固定牢固。

3.2.4 复位配合

复位成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认真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手术用物,防止异物遗留,切口内置引流管并连接引流袋。缝合包扎伤口。术毕。协助麻醉科医师与巡回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

4 结 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4例术后全部愈合,愈合率100%,假体均为无明显松动,Harris髋关节平均评分(88.4±3.1)分,其中优24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8.4%。

5 讨 论

研究表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对年龄相对较大尤其是高龄老人、骨质疏松明显、股骨颈骨折靠近头下及并发症较多的病例适应[3]。但由于老年人各系统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力及耐受力差,合并症多,麻醉及手术风险高,护理难度大。加强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对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配合、术后精心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并加强康复指导,随访6个月~3年,34例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率100%,假体均为无明显松动。综上,积极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能提高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1]倪丽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1672-1674.

[2]袁素萍,孙淑慧.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6):1007-1009.

[3]李锦英,丽娟,危友华,等.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6):1009-1011.

R473.6

:B

:1671-8194(2013)09-0354-02

猜你喜欢

假体器械高龄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健身器械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