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13-01-22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中国期刊年鉴 2013年0期
关键词:协会期刊工作

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石 峰

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石 峰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中国期刊协会自2007年成立第四届理事会以来,任期届满,按照协会章程规定即将换届。现在,我受第四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回顾

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在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和民政部的指导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期刊协会和所有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新闻出版总署和民政部对行业协会的总体要求,围绕协会章程确定的宗旨和任务开展各项活动,以服务全行业为出发点,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为促进我国期刊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找准工作定位,改进协会工作

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结合协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努力改进协会工作的方式方法,重点强化为行业发展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的职能,积极开展自律、协调、监督和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以及行业整体利益的工作,尽力配合政府部门加强行业自律。为此,在工作机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三个工作层面”的工作机制:一是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咨询和指导作用,组建了中国期刊协会专家委员会,并制定了《中国期刊协会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这些专家来自政府、学界、业界,代表了不同的声音和诉求,对期刊业的发展状况很敏锐,很有见解,开了几次会,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充分发挥各分会的作用,加强了对分会的管理,制定了《中国期刊协会分会管理办法》,并每年定期召开分会工作会议,提出工作要求;三是加强与各省(市、区)期刊协会的联系,制定了《全国期刊协会联谊会工作规则》,每年定期召开一到两次会议,沟通情况,听取意见。

(二)反映业界诉求,发挥桥梁作用

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几件事:

1.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工作安排,2010年是推进非时政类期刊“转企改制”的重要一年。由于期刊业情况较为复杂,大量的既不属于时政类又不属于经营性的期刊,对改革思想准备不足,实际困难较多,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难题。期刊协会的同志则利用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了解真实情况,与刊界同仁座谈交流思想,将有关真实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并且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对期刊业面临的几个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业界进行交流沟通,以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2.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期刊在网上传播成为一种趋势,但网络传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6月中国期刊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研讨会”。此次会议以“龙源期刊网”为案例,邀请了版权管理、司法部门以及网络运行商、期刊社的代表等与会,探讨如何解决期刊数字化发展面临的版权问题,以推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规的完善和期刊数字化的健康发展。

3.鉴于大多数学术期刊经营困难,部分学术期刊甚至陷入依赖版面费生存的困境,中国期刊协会意欲参照国际学术期刊领域的普遍做法,引导社会上更多有志于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公益基金进入学术期刊领域,为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撑起一片蓝天。在2011年第四期“期刊数字新媒体产品及营销研修班”上,我会邀请了国内外公益基金机构、有代表性的刊社及企业参会,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国期刊协会将继续与有关方面联系,努力促成建立“学术期刊公益基金”。

4.2011 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以后,我会即对其中与期刊业有关的重点章节、重要数据、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解读,并刊登在《中国期刊协会通讯》上,供期刊界参考。

(三)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随着期刊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出现,对期刊业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国期刊协会不断加强与各期刊出版单位的沟通,按照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引导行业行风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行业自律。2007年前后,期刊征订销售中出现了搭送礼品的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扰乱了期刊市场。为进一步规范期刊发行秩序,加强行业自律,中国期刊协会及时组织召开座谈会,并由《时尚》杂志等刊社发出倡议,遏制期刊销售中的不正之风。有一段时间同类刊社之间为了争夺人才,“挖墙脚”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刊社苦不堪言。为此,2009年制定了《中国期刊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协会学会行风建设的要求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工作部署,中国期刊协会还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行风建设的措施》。

2010年我会还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中国音像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一起向全国出版界发出倡议,努力提高出版物的品味和质量,坚决抵制低俗之风。《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爆发后,2011年8月根据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安排,中国期刊协会在京主持召开了“从窃听丑闻看西方新闻观的虚伪本质”座谈会,新闻周刊、半月谈、中国报道等32家新闻时政类期刊及有关单位共60多人与会,大家围绕《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揭露西方新闻观“自由、公正和人权”的虚伪性,认清了西方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之间的固有矛盾,从而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和交流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与传播力的经验和看法。

(四)围绕工作大局,积极开展活动

1.积极组织抗震救灾活动。20 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期刊协会于5月14日就联合搜狐网向全国期刊界发出倡议:“迅速行动起来,为抗震救灾贡献一份力量。”7月又应成都市委宣传部邀请,组织国内主要时政类期刊赴灾区进行灾后重建采访报道。随后又组织开展了表彰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和先进个人活动,经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评审,《党的生活》等107家期刊获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称号,杨晓明等37人获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称号;全国期刊出版单位为地震灾区捐款总计5000多万元,刊协的职工也两次为灾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2010年9月,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又组织全国37家党刊到四川灾区进行灾后重建实地采访,写出了长篇记实报道《奇迹铸丰碑——四川地震灾区纪行》,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

2.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为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期刊业的发展,激励期刊界为促进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期刊协会联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开展了“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期刊人”评选活动,推选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有影响力的期刊161种,有影响力的期刊人101名;为展示新中国60年来中国党刊的崭新群像,中国期刊协会组织策划、全国党刊研究会组稿编辑,以《中国期刊年鉴》增刊的名义出版了《中国党刊60年》,成为全面反映我国党刊发展历程的最新、最权威的资料。

3.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征文活动。为配合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倡导期刊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2009年在全国刊届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强做大中国期刊业”征文活动,要求业界同仁紧密联系世界期刊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期刊业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力求在探索我国期刊业科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突破、新建树。本次征文活动征集的论文全部在中国期刊协会网上供业界探讨和评论,并组织专家进行评选,评出10篇优秀论文,以《中国期刊协会通讯》增刊的形式编印成册,供期刊界学习讨论。

4.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20 11年6月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组织全国党刊举办了“重走长征路 走进红色贵州”联合调研采访活动,全国40余家党刊的110多名主编、记者参加,我会人员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在网络上进行了跟踪报道,并同步开设专题微博,当代贵州党员手机杂志也进行了全程报道。此活动庄严而有声势,对提高党刊主编、记者的党性修养,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撰写和刊发的优秀稿件已编辑成册出版。

(五)关注行业发展,推动期刊数字化

为了适应数字化的发展,与期刊界同仁共同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2007年当数字化在期刊界尚未引起高度关注的时候,中国期刊协会就明确提出“数字出版引领期刊未来”,并于当年11月组织召开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刊界、高校、企业界的20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发言,300多名期刊界的代表参加,并进行了互动交流。

2008年11月组织国内刊社共28人,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首届亚太数码杂志研讨会,走访了日本期刊协会,并与多家日本期刊社同仁就数字化问题进行了专门交流。

2009年11月组织大陆30家刊社参加在台北举办的“期刊数位化出版之现在与未来”论坛,谋求两岸在期刊数字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10年10月中国期刊协会与国际期刊联盟联合在杭州主办了“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本届大会主题为“数字革新,期刊未来”,来自中国、日本、印度、韩国以及美国、英国、法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期刊界、出版界、信息产业界嘉宾及相关产业从业者参加了本届大会,有近50位中外嘉宾上台演讲或参与讨论,围绕在新技术、新载体、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态势下,就期刊数字化领域最受关注的诸多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在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等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成为我国期刊数字化的一个新起点。

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期刊协会举办了4期“期刊数字新媒体产品与营销系列研修班”,研修班邀请了国内外讲师36名,超过100家单位的近200人次参加了培训,获得业界好评;去年5月,经国台办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期刊协会和台北市杂志商业同业公会携手合作,共同组织“大陆期刊代表团”赴台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台湾ABC数字期刊发行认证的经验;同时,为了加强协会对期刊数字化工作的指导,经新闻出版总署和民政部批准,2011年2月成立了中国期刊协会数字期刊分会,为我国期刊数字化提供专业的咨询、培训及引导等服务。

在期刊数字化发展方面,康泰纳仕国际传媒集团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自2007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期刊经营与管理高级研修班”,每次研修班都邀请康泰纳仕高管授课,数字化是重要内容之一。去年的培训在英国主办,学习考察康泰纳仕集团数字化发展理念、盈利模式等,提升了我国期刊出版经营管理者应对新趋势的管理决策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六)立足刊社利益,努力服务刊界

千方百计为刊社服务是协会的根本宗旨,5年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努力为刊社的发展服务。2007年组织开展了“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以推动期刊编校质量的提高;为了倡导刊社积极参与公益活动,2008年评选产生了75家“期刊阅览室公益大使”;2009年与中央电视台共同推出了“读者首选期刊”电视展播宣传活动;多年来发挥协会自身优势,每年组织开展专业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期刊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组织各期刊社积极参加全国图书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及台北祖国大陆书刊展、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科研所)联合举办了5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与武汉大学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期刊改革与发展论坛”;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和期刊协会共同举办了三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并以“振兴我国期刊出版产业”为题,举办了研讨会;2010年在长春召开了“吉刊现象”研讨会,总结推广吉林省期刊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品牌建设,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科学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七)加强调查研究,推动改革创新

湖北期刊业的快速发展受到全国的关注,2009年中国期刊协会邀请辽宁、安徽两省期刊协会会长到湖北进行了考察学习,写出《湖北期刊业强势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报告,既总结了湖北期刊业发展的经验,又对由此引出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了看法,提供给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参考,并发表在刊协的通讯上供业界思考。

在推进全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过程中,有的期刊社信心不足,有些犹豫,而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是全国期刊界在改革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典型,转企改制使得卓众出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活力和发展空间,取得了不俗业绩。为此,我们到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进行了考察学习,对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的转企改制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和细致的调研,并充分利用“卓众”这个典型,通过各种渠道在业界进行宣传推广,以促进期刊业改革步伐;同时,对卓众出版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通过不同渠道向有关方面作了反映。

期刊物流是期刊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我们曾两次到北京亚太期刊物流中心进行考察,探讨期刊物流体系建设问题。我们将继续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八)汇聚各方力量,组织编写期刊史

我国中文期刊出现已有近200年历史。200年来,期刊媒体在民族意识觉醒、社会变革进步、文化科学发展以及推出优秀精神产品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总结期刊业的发展规律,探讨中国特色期刊业发展之路,中国期刊协会经过两年的酝酿,决定组织编写出一部论断科学、史料详实的《中国期刊史》。这项文化工程需要集结期刊界、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以及图书馆界等方面的力量来完成,拟在2015年中文期刊诞生200周年之际出版《中国期刊史》。为此,2010年以来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期刊工作者召开有关《中国期刊史》编撰座谈会,就编辑思路、编撰规模、框架结构等具体问题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现已初步确定了编撰框架结构、主撰人员、工作进度安排等。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分头撰写的阶段。

(九)扩大国际交流,推动期刊“走出去”

扩大国际交流,社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中国期刊协会多年来努力拓展对外交流,积极组织刊界参加国际性行业学术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期刊组织及国际期刊联盟保持着良好的沟通联络。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和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在我国举办,足以说明我国期刊界的国际影响正在不断增强,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会每年都组织期刊界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2008年3月派代表参加了在德国柏林召开的“推动数字化成功”的国际出版研讨会;9月又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发行联盟第52届年会,并发表了以《中国期刊市场的现状和未来》为题的演讲;2009年5月组团出席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以“期刊的魅力”为主题的第37届世界期刊大会;2011年10月,率团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38界世界期刊大会,并推荐广东《新周刊》和北京《时尚》全媒体负责人在大会上发言;引进国际期刊联盟《2011世界期刊创新报告》,并翻译出版中文版,同时邀请该报告主编来北京举行专场报告会,与中国期刊业者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

为进一步激励我国具备一定实力的期刊面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支持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刊社发展,中国期刊协会经过认真调研,推选出 “十一五”时期5家在中国期刊“走出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期刊社,报请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后,全部荣获“十一五”时期“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

(十)完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后,对办事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会员中心、业务部、外事部、办公室、财务部5个工作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制定了考勤、薪酬、会费、财务、印章、档案以及外事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等11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协会分支机构的管理,并对分支机构作了适当调整,建材期刊分会变更为党刊分会,并新增设了教育期刊分会、工业期刊分会和数字期刊分会,2008年召开了分会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期刊协会分会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了中国期刊协会专家委员会,聘请12位长期从事期刊出版和管理的专家为中国期刊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充分发挥业内专家的咨询、顾问作用;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刊协主办的杂志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成立了《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有限公司和《中外文摘》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外文摘》变更为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管,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中国期刊协会共同主办,《商务旅行》变更为南方日报传媒集团独立主办;2008年成立了协会党支部。

2.严格遵循理事会决议,凡重大事项及时提交会长办公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审批制度,每年开展财务审计,未发生违规违纪问题;2010年参加全国行业协会评估工作,经民政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委员会评定,获3A等级;办好协会通讯和网站,《中国期刊协会通讯》按季编印、免费发送给会员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成为与会员沟通信息、为会员服务的重要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期刊协会网站,协会网站已成为刊协工作的重要平台。

3.改善办公条件。在金盾出版社和张延扬副会长的大力支持下,协会2008年开始到金盾出版社大楼办公,协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方便了会员单位与协会的联系,办公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各位代表!五年来,协会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民政部的指导和关怀,离不开全体会员单位的支持和配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也离不开协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协会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协会的工作离政府部门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离会员单位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离行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第一、行业协会的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一些应该做、可以做的工作没有积极主动去做。

第二、对行业的改革发展调查研究工作不够深入,使我们对于行业状况和会员诉求的了解不够及时、不够全面,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

第三、依靠会员办会的基础还不够扎实,联系不够广泛,很多期刊出版单位对协会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会员数量和全国期刊出版单位总数不相称。

第四、对行业协会的工作规律研究得不够,协会工作没有太多创新,为会员服务的内容还不够充实,形式还不够新颖,没能充分满足会员对协会工作的期待和要求。

存在以上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作为会长应负主要责任。

二、工作中的体会

五年来,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

(一)做好协会工作首先要找准职能定位,立足于服务

协会作为社团组织,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必须很明确。规定不让做的事决不去做,做涉及全行业的事要先请示,职责范围的事尽力主动去做。我们认为,服务是协会的最基本职能,是协会工作的灵魂。协会的工作要服从服务于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做事情要为行业和会员的利益着想,对行业和会员单位的诉求要不遗余力地为之服务,使刊社真正把协会当成自己温暖的家。只有这样,协会才能有凝聚力,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觉得有存在的价值。

(二)做好协会工作要广聚行业人气

目前全国近万种期刊,有8万多从业者,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这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这支队伍的思想稳定,素养提高,才能发挥,对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对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刊队伍比较分散,协会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把这支队伍团结起来,为这支队伍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尽心尽力,凝聚刊界力量,更好地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三)做好协会工作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和会员单位对协会的期待越来越高,对协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提高协会秘书处的工作效率、工作活力。有人认为,协会这种地方有几个退下来的老同志做做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协会也需要有高素质的年轻人,才能做成一些事。其次要创新服务。作为社会中介组织,协会的产出品就是服务,如何使你的服务符合业界的利益和期待,受到会员的欢迎,就要从行业的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服务的品位和价值。三要增强为会员服务的物质基础。期刊协会是没有任何财政预算的单位,而目前刊协一年的日常支出就需要100多万。因此,协会在做好为业界服务的同时,还要获得自我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因此,协会在做好会费征收的同时,还要在职能范围内,开展有市场需求的有偿服务项目,以增强协会经济上的自养、自立能力,为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奠定基本的物质基础。

三、对第五届理事会工作的建议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的加快,作为行业中介组织的任务会越来越重,中国期刊协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促进期刊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我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对刊协今后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拓展协会服务领域

应该说,协会应该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服务的领域很宽,应该根据行业的需要和协会的条件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每年应该做一两件对行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情,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如针对当前行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组织业界力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报告,为行业主管部门当好参谋。各地的期刊协会中有一批长期从事期刊编辑、管理工作的专家,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把他们组织起来搞行业调查和研究工作,将成为协会工作的一大特色。

(二)进一步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中央要求行业社团组织实行自立、自治、自律、自强的民主办会方针,实现维权、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同时,协会作为广大会员单位的利益代表,要在行业和政府之间搭建桥梁,发挥纽带作用。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使行业主管部门感到协会是可以依靠和发挥作用的,有事会想到听听协会的意见;使业界认为协会是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有困难、有问题会主动找协会反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听取会员的意见,积极热忱地反映行业的诉求。根据刊社比较分散的特点,可以通过协会的管道,及时把行业主管部门的精神要求传达贯彻下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目的地把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与刊社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座谈,便于沟通情况,听取意见,等等,把协会真正办成会员信赖、政府支持、行业受益的诚信有为的社会组织。

(三)进一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要继续切实抓好协会规范化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对协会工作的要求。要不断增强为会员服务的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讲求服务效果。要进一步发挥分支机构作用,规范分支机构运作。要加强对分支机构开展重要活动的协调与管理,严格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定期召开分支机构负责人会议,沟通情况、研讨问趣、部署工作。

各位代表,2012年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新闻出版业将迎来更为重要的发展机会。期刊业的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观察和处理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期刊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

中国期刊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即将产生。我们相信,在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新一届理事会一定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充分挖掘潜力,发挥协会优势,继往开来、努力进取,与大家一道为实现“十二五”期刊业规划的各项目标,为全面振兴中国期刊业做出新的业绩。

谢谢各位。

猜你喜欢

协会期刊工作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期刊问答
不工作,爽飞了?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选工作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