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期刊出版管理工作综述

2013-01-22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中国期刊年鉴 2013年0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博览报刊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喻 萍

北京市期刊出版管理工作综述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喻 萍

2012年北京市新闻报刊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进一步提升新闻报刊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北京市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首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

2012年,北京市正式出版期刊170种,包括新创刊两种——《国家大剧院》和《茜茜姐妹》。

有11种期刊变更了主管、主办单位或出版单位:《北京电视》主管单位由北京市广播影视集团变更为北京广播电视台;《商业价值》主管单位由北京北广传媒集团变更为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主管单位由中国共产党宣武区委员会变更为中国共产党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食品科技》主办单位由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变更为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主办单位由北京京仪仪器仪表总院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京仪仪器仪表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同意体育博览等报刊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新出审字[2012]611号)文件,原则同意《体育博览杂志社转企改制方案》,将《模型世界》《全运动》《娱乐体育》和《武魂》并入转制后的体育博览杂志社,《体育博览》《全运动》《娱乐体育》的出版单位及主办单位由体育博览杂志社变更为北京体育博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武魂》出版单位由《武魂》编辑部变更为北京体育博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单位由北京武术院变更为北京体育博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模型世界》出版单位由模型世界编辑部变更为北京体育博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单位由体育博览杂志社变更为北京体育博览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刊号由CN11—3988/D变更为CN10—1116/D,主办单位由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变更为北京警察学院,出版单位由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变更为《北京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

有3种期刊变更了刊期,即:《当代畜牧》由月刊变更为旬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北京测绘》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截至2012年年底,北京市属期刊平均期发量共计227(万份),年总发行量共计5726(万份)。

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做好党的十八大宣传报道工作

(一)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重大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加强主流舆论引导

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总署的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市委宣传部统一领导下,组织好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宣传报道工作,认真做好“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宣传,宣传近年来涌现的重大先进典型事迹和时代先锋人物,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组织报刊出版单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报道,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做好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宣传报道,稳妥做好重大敏感事件的舆论引导。十八大期间,市属各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设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专版专栏。我市十八大宣传报道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和中宣部的充分肯定,云山同志专门作出批示,提出表扬。

(二)加强和改进新闻舆情监测及报刊审读工作,增强管理的主动性、有效性

首先,建立完善报刊审读和舆情监测机制。重新修订《北京市报刊审读实施办法》,经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并实施。新修订的审读实施办法,明确舆论引导要求、舆情分析、审读重点、审读职责等。其次,重点落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报刊审读工作的通知》,确定重点审读报刊,制定审读方案。完成对重点报纸、社科期刊、科技期刊的审读,形成专项审读报告。第三,在审读中切实做到“三结合”,即全面审读和重点审读相结合、日常审读与专项审读相结合、系统审读和专题审读相结合,对重点报刊、刊载重大题材及突发事件等重点内容的报刊进行重点监测,建立重点监管报刊出版情况及时报告制度。第四,根据市领导指示,对内刊《北京报刊阅评与信息》重新改版更名,创办《北京报刊管理》,扩大发行,缩短刊期,进一步加强对所属报刊的阅评。2012年《北京报刊管理》改版前后共出版13期。此外,全年编发《北京报刊阅评快报》117期。第五,通过报刊引导基金,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依照《北京市报刊引导资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组织专家对市属报刊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专栏专版、“7.21”特大暴雨的专题专栏以及开展“走、转、改”和“全民阅读报刊行”等重点专版专栏进行评审。经初评、专家复评和网上公示等程序后,对《喜迎十八大》《“走、转、改”看变化》《科学发展北京行》等27个专题和专栏,给予了2012年报刊出版引导资金专项补贴。其中获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报刊行”6个优秀栏目及1个优秀活动也在此次项目补贴中。

二、积极稳妥推进报刊改革,如期完成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阶段性任务

深化报刊改革,是中央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决策。2012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基本完成北京市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阶段性任务。

当车速(单位:km/h)为5、15、30、40、60和80时,求得级联输入输出阻抗比Zoc/Zic的奈奎斯特曲线,Boost电路的电机-逆变器环节闭环输出阻抗Zoc和输入阻抗Zic的波特图如图3所示。

(一)积极落实首批非时政类报刊改革转企改制工作

通过公开招聘确定清产核资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单位各3家,并签订协议,集中进入首批报刊转制单位开展工作;组织培训:邀请市工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就公司注册和人力社保政策进行培训,50家转制单位的80余人参加培训;召开首批转制单位及主办主管单位参加的转制推进会,明确责任、任务;首批转制17家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多次组织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会,对列入转制名单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方案进行审核;向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转制方案并得到批复。

(二)完成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方案的申报工作

在改革中立足推进报刊资源整合,“关停并转”一批不符合资质或严重亏损的报刊,鼓励资源向品牌报刊社、报业传媒集团聚合,切实提高报刊集中度,推动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形成《北京市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实施方案》。

(三)制定《北京市报刊退出实施办法》,为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奠定基础

为有效贯彻落实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颁行的《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全国报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中关于终止报刊出版活动、撤销报刊出版行政许可的相关规定,实现北京市属报刊的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切实推动北京市报刊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市报刊出版现状和发展要求,组织专家起草制定了《北京市报刊退出实施办法》。办法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综合出版质量低劣、长期经营不善、不符合国家或区域报刊市场总量、结构、布局规划的报刊,明确了终止出版活动的相关制度措施。

三、坚持依法行政,以服务促管理

(一)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上级精神

2012年4月26日,组织召开全市报刊管理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和全市宣传部长会议要求,总结部署全市报刊工作。会议要求,全市报刊单位要始终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改革创新推动报刊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和品牌影响力,让主流声音通过主流渠道占领主流媒体形成主流舆论。

(二)结合报刊年检、记者站年检,加大管理力度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相关文件要求,确定工作重点,严格审核把关,认真梳理报刊重点问题,并逐一解决。

1.报刊年检工作

2011年,北京地区在我局登记的报纸302种(含高校校报),期刊2958种。除新登记的34种期刊(含更名期刊)不参加报刊核验外,共有302种报纸和2924种期刊参加2011年度报刊核验工作。

2011年报刊年度核验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报刊导向把握较好,报刊出版内容质量较高,报刊管理较规范,绝大多数的报刊出版形式符合规定要求。北京地区出版单位整体经营形势趋好,以行业、专业为纽带,实现集团化经营的报刊出版单位在出版发行和多元经营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和增长趋势,数字化程度全国领先。中国科学院等权威学术部门主管主办的优秀期刊,不仅学术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而且国际化进程也不断提速,为扩大我国优势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刊年度核验也发现部分期刊偏离办刊宗旨,不按规定刊期出版,休刊不按规定备案。一些半月刊、旬刊按月刊分别编期出版、单独发行等问题。对出现违规问题的报刊,我局均给予缓验的处理,安排专门人员与违规单位谈话,要求违规的报刊出版单位就年检中发现的违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措施,报请主管单位同意后,再办理年检。对极个别情节严重的违规报刊,我局在总署报刊司的指导下给予查处。

2.记者站年检工作

遵照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对报刊摊派发行和报刊记者站及新闻记者证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和报刊记者站2011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开展了驻京记者站年检和重新登记工作,对2011年驻京记者站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和采编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经核验清查处理,在我局登记的中央、外埠新闻单位驻京记者站从107家压缩到80家(报纸75家,期刊2家,电视台3家),其中中央在京媒体在京设站48家,各省媒体在京设站32家。

为进一步了解外埠驻京媒体情况,按照北京市委宣传部领导指示,组织开展了对北京地区非登记注册媒体的调查研究,形成《北京地区违规报刊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秩序

一是及时转发文件,要求报刊主管主办单位和报刊出版单位贯彻落实好中宣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工作的意见》和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完善新闻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稿件审核的“三审三校”制度,进一步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二是加强督导检查,将规定落到实处。我们结合报刊年检工作或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新闻出版单位是否建立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是否健全采编审核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受理公众举报、投诉、核查、处置、反馈等工作机制,是否存在编发虚假失实报道等问题。三是建立认真受理群众举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数据库制度,对违法违规严重的人员责成报刊单位、主管单位做出严肃处理。

(四)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规范新闻采编秩序

全年处理群众举报及上级批转信访件近30件。

开展教辅类报刊专项治理,规范报刊出版秩序。2012年上半年对存在问题的教辅类报纸继续进行集中整治,请专家提出审读意见后,约见报社负责人,指出存在的问题,逐一纠正,规范出版。

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报刊广告监管。以转发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实施《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发布审查规定》为契机,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治理行动,联合工商局等部门以联合通报、集体告诫、专项督察等方式,加强对报刊广告发布审查环节的监管。对不执行广告发布审查规定、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的报刊出版单位,依法依规采取警示告诫、通报批评、报刊年检缓验、追究主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等处理。

四、加强新闻采编队伍建设力度,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

继续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下推动活动深入持久开展,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基层联系点,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健全业务考核、职称评审、工资待遇、蹲点调研、挂职交流等制度,把“走、转、改”纳入新闻出版单位、新闻出版工作者考评考核,推动活动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组织“走、转、改”活动图片展、研讨会、新闻评奖等方式,鼓励新闻记者深入基层开展工作。报刊出版单位大力推进内容创新,开办面向基层的专题专栏或封面文章,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把版面更多地留给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受到各方好评。组织报刊出版单位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禁毒防艾、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动、反假货币、农村扶贫开发、扶残助残等公益宣传报道。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博览报刊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2020最美的书
百强报刊
博览·数据
博览·面孔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博览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