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业人才需求变化与人才培养路径

2013-01-22郑豪杰

中国期刊年鉴 2013年0期
关键词:出版业人才专业

余 人 郑豪杰

出版业人才需求变化与人才培养路径

余 人 郑豪杰

一、出版业人才需求正面临深刻变化

出版业正经历着从内容结构、传播介质到技术手段、经营模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人才是支撑和推动出版业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一)出版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从专业分工来讲,出版业需要编辑人才、印刷人才、发行人才、推广营销人才、财务审计人才、版权贸易人才、法律顾问人才、数字技术人才、数字推广人才、渠道运营人才、媒介传播人才、信息管理人才、资源整合人才、产品研发人才、项目管理人才、行业规划人才、资本运作人才,等等。如果更细化一点,编辑环节就需要选题策划编辑、文案加工编辑、审读校对编辑、美术编辑、网络编辑、数字编辑,等等;其他环节也需要各类更精细、更精专的人才。

从工作性质来讲,出版业需要专业人才(如懂音乐、文学、财经、外语、版权的各类人才)与管理人才(如人事管理、编务管理、财务管理、媒介管理、品牌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从梯度层次来讲,出版业大量需要能胜任出版某一环节中一般性工作、操作熟练、运用自如的初级人才,能胜任出版某一环节中较难工作、能独立策划、管理项目、带好团队、独当一面的中级人才,能胜任出版某一环节中最尖端最核心工作、能整合资源、统筹全局、独辟蹊径、创造奇迹的高级人才,还需要在行业发展中起领头羊作用、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工作实绩突出、专业成果显著的领军人才(包括学术领军人才、业务领军人才、管理领军人才、经营领军人才、技术领军人才)。

(二)出版业人才从哪里来

出版业人才主要来自三条途径:一是高校培养,二是企业培养,三是业内引进或跨界引进。

高校培养出来的出版专业学生,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年轻,有闯劲,有潜力,是出版业人才选择的主要来源。但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快、很好地适应出版企业的工作需要,更难在较短时间内步入正轨,独当一面,这让不少出版企业感到不尽如人意,难解企业用人之渴。

一般的出版企业会有针对企业员工的短期培训计划与长远培养目标,这是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但出版企业内部培养人才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并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切实的操作机制,比如上世纪,新员工到出版社后往往要安排到主要部门甚至所有部门去作“轮训”,以便熟悉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技能;有的出版社还有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制度,即以老带幼、以旧带新,老中青相结合、互助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一般的员工要先做助手,打磨三五年以后才能正式进入某一环节做实际性的主导工作,委以重任。而现在的出版企业,新员工来后往往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三五个月就要走马上任,独当一面,即所谓“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现在很多出版企业已经没有耐心从长远目标来培养自己的专门人才。

目前,出版企业常用招聘方式来延揽人才。招聘的人才为业内的熟练工和业外的非科班出身的跨界人才。前一类人才非常好用,因为他们多是在业内摸爬滚打多年、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小有成就甚至大有成就的人才,出版企业免去了培养之累,真正做到了“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而且用人机制也比较灵活,合适则用,不合适则不用;后一类人才往往属于可遇不可求之类,因为他们多是从业外闯入,少有业内思维定势的束缚,喜欢“不按常规出牌”,整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强,常有过人之处、惊人之举。但企业招聘到优秀的合适人才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整个社会的各类人才已经足够地多、足够地全,社会对人才合理流动有比较宽容甚至欢迎的心态。应该说我们的社会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但目前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所以,一方面出版企业招聘来的人才对企业忠诚度不高,容易滋生新的跳槽念头;另一方面,企业体制内人才与体制外人才(即所谓有编制的人才与无编制的人才)常常遭遇不对等、不平等待遇与机遇,导致新一轮的人才出走与流动。此外,不少出版企业由于产品的专业性与业务的独特性,使得企业还是很难招到满意的适合人才,比如音乐类出版社,要求应聘者既懂音乐,又懂出版,还要懂计算机与数字技术,甚至还要懂各种业态产品的研发与营销,这样的人才凤毛麟角,实在难找。所以,招聘方式(业内引进或跨界引进)也有局限性,并不能解决企业用人的所有问题。

二、高校出版人才培养正面临严峻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9月,全国高校设立编辑、出版、发行等专业的院校有213家,硕士研究生办学点有47家,博士研究生办学点有7家,每年为出版行业输送上万名毕业生。1998年,教育部调整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之下,将编辑出版学列为二级学科。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各校开始培养面向产业应用的专业硕士,使出版学学科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其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4所院校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9月,我国第一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式入学。

高校培养出版专业人才应该说取得了很大成就,现在出版企业的大批领导与业务骨干就来自高校培养出来的这个人才团队,他们做出的光辉业绩有目共睹。

但毋庸讳言,高校出版专业人才培养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须改进。

一是学科归类还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肖东发等著名学者多年来一直呼吁应把出版学科设置为一级学科。因为目前各类高校在二级学科之下开设编辑出版专业或类似专业的名称非常不统一,主要有传播学、新闻学、图书馆学、编辑出版学(编辑出版、出版发行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级应用语言学)、情报学、历史文献学、行政管理学和传媒经济学(媒体经济学)、知识产权与出版管理、文艺学、印刷工程与媒体技术、法学理论等,让人眼花缭乱。

比如北京大学就有两个编辑出版专业,一个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设在传播学之下,即传播学编辑出版专业;一个在信息管理系,设在图书馆学之下,即图书馆学编辑出版专业。

学者张志强认为,“这种五花八门的‘挂靠’导致了课程设置混乱,开设的课程不能集中反映出版专业的基本特征。而导致这种混乱局面的最重要原因,便是出版学的学科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可谓一语中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因为出版专业挂靠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之下,且取的专业名称也五花八门,导致师资配备与教学设置都十分随意、尴尬甚至混乱,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与学生的培养。

二是培养思路与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高校培养出来的出版专业的学生有受出版企业欢迎的,也有不受欢迎的,而最近几年不受欢迎的程度在加大。有记者在分析2007—2009年《中国图书商报》刊登的应聘广告时就发现:出版社越来越少在招聘广告中要求应聘者是来自编辑出版专业。而2010年这一点显得更加明显,出版社在招聘广告中写对编辑的要求时,没有一家提出希望应聘者是编辑出版专业。尽管这只是对一家专业报纸应聘广告的分析,不能说明出版业的全部问题,但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注意到,我们的高校在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确实是有“不受待见”的地方,高校的培养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是有待改进和优化的。

(一)初级人才培养:专科、本科教育

笔者注意到出版专业教育目前没有高中(或中专)职业教育,以前的中专现在基本都升格为专科或本科了,专科教育也不多;本科教育占到了绝大多数。而本科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有越来越不受出版企业欢迎的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受欢迎的局面?

一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由于扩招、产业化等多种原因,教学质量有时难以得到保障,人才水平有整体下滑趋势,而出版业的用人标准却在相应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较大的反差。民间流传一种说法:“现在的博士生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生,现在的硕士生相当于过去的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过去的高中生。”

这种说法自然是一种戏言,但反映出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多少有一些失望与无奈。现在很多出版企业就明确表示——招聘编辑必须是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本科生一概不考虑。

二是出版企业的学科特色、发展方向决定了企业的用人要求与标准。比如,少儿类出版企业,要求应聘者是学儿童文学专业或者学前教育专业且懂出版;财经类出版企业,要求应聘者是学经济学专业或者经济学相近专业且懂出版……而学出版专业的本科生只懂出版不懂别的专业,自然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与标准。甚至有的出版企业认为,招聘一个学某个专业、不懂出版的学生,企业可以培训后加以使用;而招聘一个学出版专业却不懂其他专业的学生,连培训都没法培训。因为在出版企业,懂出版,对出版各个环节、各个要素都非常熟悉与了解,这是每个从业者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学出版专业的本科生在出版业相当于“无专业”。

三是学出版专业的本科生,理论知识可能掌握得比较好但缺乏实践训练,走上岗位以后难以快速、顺利进入角色与状态。这是目前高校“纸上谈兵”多、案例教学少、实践操作少导致的“后遗症”。那么,如何解决本科教育中出现的这些矛盾与问题呢?

1.取消本科教学,专注研究生教学。比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出版专业目前就没有设置本科教学,只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学。因为出版专业本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要真正学好这个专业必须要有跨学科的学习背景与经历,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生教育可以招各种专业的学生来学习出版专业,解决了学生学科背景单一的问题。

2.本科前两年或前三年必须选修至少一门非出版专业,并达到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水平。也就是说,学出版专业的学生要学习1+1专业(一门出版专业+任选一门其他专业),以强化、优化知识结构,增加就业优势。

3.引入更多案例课、实践课,延请业内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加强暑假、寒假的见习与实习,尽早切入业界,加强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多开设传播、营销、广告、法律、版权、动漫、编辑出版实务、世界出版前沿、多媒体管理、电子商务、网络编辑、信息检索、数字出版前沿、媒介经营管理、数据库与网络编程、视频编辑技术、信息资源管理技术、跨媒体出版技术等课程,更贴近现代出版企业的需求,追赶乃至引领现代出版的发展趋势。此外,由于出版与影视、玩具、电商以及其他新媒体日益融合,交叉学科、新型学科的课程学习与了解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大有帮助,高校也应考虑多设置一些比较前沿、交叉的选修课供学生选学。

4.允许学生学习一两年之后离校工作一年甚至两年,然后再返校学习。这一点在中国高校操作起来会非常困难,但在国外已有先例。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先取得某些现场感受、实践经验与操作能力,然后再返校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探讨,让学生体会得更深、思考得更多、学习更主动、掌握更全面。

(二)中级人才培养:硕士研究生教育

高校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无非是两类:一类是本科毕业直接升上去的学生,一类是参加工作若干年后重新考入高校的学生。前者一般思维敏锐、富于激情,后者则有一定工作经验,专业感、职业感更强,能力更强。两类学生各有优势。

硕士毕业生一部分可成为初级人才,一部分可成为中级人才,少部分可成为高级人才。

硕士研究生教育要注意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训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深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和本科教育一样,要往前沿方向考虑,把学习、研究出版史与出版趋势、过去的出版与未来的出版等关系处理好。在教学方法与策略上应更灵活、务实。

(三)高级人才培养:博士、博士后研究生教育

高校出版专业博士、博士后研究生的生源也是两类:一类是本科、硕士毕业直接升上去的无相关从业经历的学生,一类是本科毕业或硕士毕业或博士毕业参加工作若干年后重新考入高校的学生。前者在无从业经历的情况下读到博士、博士后,那一定是精英,理解力、思考力、学习力一定是超强的,但因无实际工作经历,他们的研究能力往往会大于实践能力;后者则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是比较理想的出版专业人才。博士、博士后毕业生一部分可成为中级人才,一部分可成为高级人才,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都非常欢迎和需要的紧缺人才。

博士、博士后研究生教育要注意的同样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出版史、出版理论、出版技术的研究,加强对专项课题的研究与探讨,加强对前沿课题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加强对实践的梳理、总结、提升以及对学科交叉、跨学科、业界融合等的研究,真正掌握核心的知识与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甚至跨学科、跨领域的多面手人才。

(四)领军人才培养

一般来说,领军人才不是高校能培养出来的。除了学术领军人才有可能按高校按部就班的规范方式来加以培养以外,业务领军人才、管理领军人才、经营领军人才、技术领军人才,他们无不是从无数次的摸爬滚打中、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中磨砺、打造出来的。

如果说高校对他们有培养,那很可能是他们经历无数次的实践与探索后,回到高校做理论总结与提升,然后通过自己的独特思考与创新,把理论同他们的实践结合起来,再做出新的提高与创造。正如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领军人才是在出版中学会出版,最终走到出版的最前沿而成为出版行业的引领者,成为能组建团队、规划目标、引领趋势、指引方向的标志性人才。所以,领军人才更多的是靠长时间的企业磨练、行业博弈、国家长远规划与政策激励等综合因素来培养和造就。

(五)培养思路:是培养通才还是培养专才

所谓出版通才,是指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出版,既有出版专业知识,又有与出版相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既熟悉出版各环节、各流程,又精通版权贸易、产品营销、市场管理、资源整合、跨界合作,甚至熟谙跨国合作、资本运作等,这样的知识、技能比较全面的人才。

所谓出版专才,是指对出版的某一个环节、某一个流程非常熟悉与精通,在出版的某一个方面与领域特别内行、特别有创见与作为,对某一方面与领域知识、技能掌握比较精深的人才。

如果从出版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当然是出版通才更受企业欢迎。但出版更多依靠团队的力量,诸多出版专才的合作更有可能创造辉煌的出版业绩。所以出版专才同样是出版企业所急需和紧缺的,特别是数字出版、版权贸易、经营管理、媒介传播等方面的专才,就十分紧俏。

笔者认为,高校出版专业是培养通才还是培养专才,主要还是看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如果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人才培养的品牌已基本形成,自然以培养出版通才为好。反之,如果师资力量相对单薄、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就可以选择某个领域或方面作为突破口,培养出版专才。

无论是什么培养思路与培养方向,高校要保证学出版专业的学生至少做到“两专多能”,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多竞争力与影响力,更受社会欢迎与肯定。

所谓“两专多能”,是指学习、精通两个专业(出版专业+另一非出版专业),提升多种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营销能力、推广能力等)。

比如:“左手出版,右手文学”(两者都玩得转)+能策划、能组稿、善经营、善管理、懂电脑、懂新媒体、懂数字出版……

(六)师资力量:打铁还需自身硬

目前高校出版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容乐观。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很大一部分教师无从业经历或从业经历浮浅[7],对整个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并不是很了解,对出版的环节、流程等缺乏精细化了解与理解,在给学生授课时总有“隔了一层”的感觉;二是版权贸易、新媒体、数字出版等方面的师资比较缺乏,学科交叉与行业融合方面的师资比较缺乏,对前沿课题的思考与探讨不够深入;三是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何把产、学、研结合起来,还有待进一步作探讨与改进。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自身也需要优秀的教学人才。

这些人才从哪里来?一是老师们加强与行业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不断钻研,自我提高;二是从行业内选拔富有实践经验的行家里手来补充高校的师资力量;三是临时聘请业内各领域拔尖的行家里手来给学生讲课,与学生互动,开阔学生视野;四是多与出版企业联系、合作,设立固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经常有机会动手操作,使见习、实习常态化,努力打通产、学、研的通道,打通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通道,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老师的专业化决定着学生的专业化,老师的高度决定着学生的高度。

三、出版企业应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出版企业选用的人才一是直接来源于高校的毕业生,二是来源于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招聘来的工作人员。

高校毕业生一般来说只是初级人才,到出版企业后还需不断打磨,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以较快的速度成长为中、高级人才;招聘来的工作人员有初级人才,也有中、高级人才,都同样需要打磨,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与企业共成长。

(一)企业文化陶冶人才,企业机制激励人才

出版企业要制定、优化企业激励机制与培养机制,用制度来管理员工、激励员工、培养员工。比如,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让每位员工顺利“持证上岗”,变得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制定短期培训计划与长期培养目标,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员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制定企业奖惩制度,奖勤罚懒,鼓励竞争、鼓励合作、鼓励创新、鼓励创造,让员工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提升,不断成长。

(二)通过用好人才来培养人才

出版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使用,标准较高:一是专业性强,需“持证上岗”,即便是出版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出版业后照样要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以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二是附加条件多,整个行业对从业人员有整体要求,比如至少应具备八个方面的素质:敏锐的政治意识、高度的责任感、独到的市场眼光、深厚的学术涵养、高度的工作热情、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优秀的道德品质等;而不同的出版企业因为学科特色、发展方向等缘故对员工会另有不同的职业要求,比如文学类出版社员工要懂文学,音乐类出版社员工要懂音乐,化工类出版社员工要懂化工,财经类出版社员工要懂财经,网络编辑还要懂新媒体、数字技术,等等。尽管专业性强、附加条件多,但出版业从业人员的整体薪酬水平并不算高。据笔者调查,目前出版业基层员工(大约占到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的年收入大约是3万~6万元,中层员工的年收入大约是6万~10万元,高层员工的年收入大约是10万~30万元。除去业务属于垄断性质的出版企业的员工外,整个行业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以上的从业人员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较高标准的从业要求对应颇为一般的薪酬水平,这个行业能吸引到拔尖人才吗?这显然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那么,出版企业用什么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一是待遇留人。出版业整体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但出版企业采用比较灵活的薪酬制度:底薪+福利+奖金,甚至有的出版企业尝试股权激励等新办法,尽量避免论资排辈之类的现象发生,让有想法、有创造力、肯吃苦、肯付出的员工有奔头,这对身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还是颇有吸引力的。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完善与普及、出版业与其他行业的不断融合与优化,出版业的工作方式、赢利模式会有更多变化,新的局面会有更多展现,出版行业的整体收入会有较大提高。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行业远景。

二是事业留心。出版企业要想方设法给员工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与空间,放手让年轻人挑重担,同时提供培训机会、培养机会,让员工在工作中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提高能力,得到锻炼,得到提升。也就是通过培养人才的方法来留住人才,通过大胆使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方法来磨砺人才、提升人才也留住人才,同时达到培养更高层次人才的目的。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出版业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