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高校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2013-01-10

关键词:输液门诊病情

(天津师范大学校医院,天津 300387)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双C护理模式”(care+ comfort),1998年由萧丰富先生[1]提出,是一种整体的、人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而达到愉悦感受,促进疾病的康复。我院对2011年9月-2013年4月门诊输液病人采用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3年4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病人2513例,男性891例,女性1622例;年龄15~78岁,平均(40.7±10.8)岁;病人以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最多,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00例,对照组1213例。两组病人的年龄、病情、输液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门诊输液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 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2.1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 门诊注射室的护士形象是医院的缩影,护士着装整洁,态度和蔼,语气温和,耐心回答各种咨询,心中装有病人,从细微处为病人着想。用良好的护士形象服务于广大的师生,让病人感受到关爱, 这样不但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同时还显示了医院整体精神面貌。

1.2.2.2提高护理操作技术 输液室病人对操作的满意度一般是建立在“一针见血”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静脉输液时能够针对不同病人的静脉特点,采用不同的进针方式提高输液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此外,还要把进针拔针时的疼痛降至最低点,注意保持病人手背部和前臂的皮肤完整性。

1.2.2.3加强病情观察 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有无外渗。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及时发现输液不良反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加强巡视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安全系数,更是防范医疗事故的有效举措。

1.2.2.4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①讲解穿刺的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研究[2-3]发现,95%的病人对输液具有恐惧心理,害怕穿刺疼痛,因此护士在为每一位患者穿刺之前讲解穿刺部位的选择及病人如何配合与穿刺成功的关系,通过与病人交谈,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为顺利完成静脉穿刺打下良好的基础。②讲解输液相关知识,帮助病人提高对输液治疗的认知度,使病人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对老年教职工,护士应掌握老年人渴望了解更多预防保健知识的心理特征,尽量做到认真、耐心,通俗易懂。对于中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压力大,承受着超负荷的脑力、体力工作,应对他们提供正确的保健指导,促进身心健康。对于广大的学生群体,因现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生活常识,渴望得到关照,所以要加大心理支持[4]。③讲解输液后的注意事项。护士在拔针时耐心向病人示范纵行按压针眼的方法, 按压时间以及按压的目的、原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教职工要协助其正确按压穿刺部位。告知患者下次输液时间,以免耽误治疗。

1.3效果评价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门诊输液病人的一般资料;输液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病情观察、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情况[5]。输液结束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调查对象独立认真填写问卷。调查问卷共2513份,收回有效问卷2280份,有效率为90.7%。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选取α=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病情观察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2.2两组病人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舒适护理模式即强调以病人为中心, 通过护理活动+舒适活动(Care+Comfort),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6]。

本研究对我院门诊输液病人采用舒适护理,通过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加强病情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使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得到关怀,使其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一种满足状态,结果表明,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病情观察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情况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研究[7]表明,病人在生理内在舒适需求中把无痛放在需求首位,心理舒适需求中服务态度则是病人首选,因此,只要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预见性,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贯穿舒适护理,就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1] 萧丰富. 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 华杏出版社, 1998: 5.

[2] 孟青.利用输液时间实施健康教育[J]. 现代护理,2005,11(6):479-480.

[3] 杭亚萍.主动服务在门诊输液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0):21.

[4] 盛云玲. 浅谈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与质量控制[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5(6):43-45.

[5] 黄燕玲.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2,10(2):317-318.

[6] 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 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98-499.

[7] 陆烈红.病人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 17(12):937.

猜你喜欢

输液门诊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门诊支付之变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