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人:经营心理资本,做幸福达人

2012-12-22雯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

中国记者 2012年11期
关键词:资本情绪儿子

□ 文/雯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

“做‘对’的事,幸福感油然而生”

“最近做了几件‘对’的事,心里很满意。幸福感油然而生。”兰喝了一大口果汁,得意地说道,“陪婆婆看病,给小姑一家买了台车,给老公做了淋巴排毒保健项目,给儿子做了生涯规划测试,给我自己报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生课程。”兰如数家珍,言语中流露着满足与自豪。

今年38岁的兰,在一家报社做编辑。天生兰心慧质的她,把小家经营得风生水起: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学习、运动都挺出色;老公踏实稳健,业绩不俗。兰照顾儿子、老公的同时,不忘经常给公公婆婆添些家什,买些衣服;还定期给小姑家的女儿准备些书籍、礼物。不仅是生活中的贤妻良母好儿媳,兰的工作也干得有声有色。因为与家人相处融洽,每逢兰出差或晚上加夜班,丈夫和公公婆婆都争相承担家务,照顾孩子,所以兰工作干得踏实。

“一切都可以创造,一切都可以改变”

鸿是一家时尚杂志的美编,在朋友圈中有个绰号“生活中的艺术家”。一条平平常常的丝巾,经过鸿的装裱,就成为一件让餐厅蓬荜生辉的艺术品;几个装鞋的纸盒,经过鸿的装饰,摇身一变,成了古色古香的CD盒。几块从批发市场买来的布料,经过鸿的剪裁,成为从窗帘到床罩,从桌布到沙发套的全套高档家居布艺!鸿的衣柜DIY,堪比高档商场的开放式衣柜,从色彩到款式,从配饰到包装,时尚大方,典雅个性,令人流连忘返,爱不释手。

其实,鸿的工作压力很大,上司是个追求完美的工作狂,每次方案总是改了又改。但鸿没有像同事们那样抱怨,反而告诉自己这是提升业务能力的难得机会。

“我的生活充满乐趣,一切都可以创造,一切都可以改变。”鸿悠闲地坐在阁楼的床上,身后是她设计的象牙白的展示柜,里面的芭比娃娃穿着她缝制的公主裙,奇妙而梦幻。

“坚持做自己,我过得特别踏实”

雪的丈夫是公司高管,常年驻外。作为一家教育报的前主编,雪在儿子两岁时,离开了报社,做起了全职妈妈。

“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尽一切可能陪护儿子,让他有一种安全感。”为了让儿子自由自在地成长,雪决定不送儿子去幼儿园,由自己专职带儿子。每天夜深人静时,雪整理当天的记录与心得,几年下来,出版了四本儿童教育的专著。

充分的个性发展,加上科学的启蒙教育,雪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北京一所著名初中的保送资格。可是这个令人羡慕的机会,被雪放弃了。

“我不想让儿子成为教育的棋子,没有自我。我希望他成为一个有丰富生活感受、阳光快乐的孩子。”雪选择了去先生工作的上海,让儿子进入当地一家普通初中。因为没有上海户口,雪的儿子与同样没有户口的农民工的孩子成为了同学。面对亲朋好友的惊诧与质疑,雪淡定地支持儿子当班长,管理班级、举行校园拍卖会资助贫困的同学。

“家长会上,当我看到儿子在讲台前侃侃而谈,总结一学期来班级取得的成绩、同学们的变化,我的心里有一种浓浓的幸福感。”儿子中考结束后,雪将儿子送到了国外一所名校,儿子在信中抱怨,“周围的同学之前读的都是名校,只有我没有”。雪回复道,“儿子,等二十年后,你就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了”。雪轻轻地讲述着,声音温柔而坚定。

幸福解析

心理资本是个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包括个体对自我人生信念、人生态度、工作、价值取向的认知反应和管理过程。心理资本是心理素质中可以发展和改变的部分。心理资本的有效管理与经营,可以提升个体感知幸福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上述三位媒体人都有自己强大的心理资本:兰,以为家人奉献为幸福;鸿,以生活中的艺术与创造为快乐;雪,以独立的思想与行动为福祉。不同的维度构建不同的心理资本,不同的心理资本蕴涵着相似的幸福元素。分析三个媒体人,她们有着共同的感受幸福的特质:

1.乐观开朗、积极看待事物——获得正能量;

2.不爱抱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超强的行动力;

3.把困难与挑战视为成长机会——积极的转化力;

4.乐于分享——开放的心态;

5.从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意义及乐趣——拥有自我价值;

6.擅于换位思考,接受不同观点——多元化视角;

7.内控人格,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结果就会不同——积极的归因,一切尽在掌握。

那么,如何经营心理资本,提升媒体人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来自对个体心理资本的有效经营与管理,来自给心理资本注入积极的正能量:

首先,学习鸿——艺术的美。如何提升艺术的美?欣赏、品味、体验。恶补艺术这门课程,了解中外艺术史,参观艺术展,欣赏品味艺术品。并请专业人士做具体艺术指导,如聘请家居艺术指导、进行个人形象色彩设计与定位、学习艺术鉴赏课程、关注国际时尚流行趋势等等,积淀内在的艺术内涵,提升外在的形象气质,内外兼修,人的自我悦纳感会极大提高。生活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是幸福达人的第一步。

其次,学习兰——建立内在与外在的秩序。内在的秩序包括: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重要他人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自己是否满足自我的需求,达到内在的满足与安全感。自己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即自己是否度过“分离焦虑”,与重要他人保持既亲密又彼此独立的关系状态。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即自己是否适应社会角色,是否具备社会功能,是否完成社会化过程。此外,内心是否建立与人的亲密感,是否建立积极解读与演绎生活脚本的心理能力,也是幸福感的重要维度。心理学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认为,尊重系统中的每一个人的存在,是建立和谐内心世界的根本。同理,让内心里的每一种关系与需求都各归其位,恢复其原本的秩序,心灵才会宁静平和。兰听从内心的召唤,用她的话讲,“做了对的事情”,因此收获了内心的满足与幸福。

第三,学习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苏格拉底说过“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唯有经过我们理性地判断、深入地思考、广泛地参照做出的决定,才是属于自己的,对于媒体人而言,抱着这样一种人生理想来过的生活,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第四,有效地掌控情绪。一位哲人说过,“情绪是狂风暴雨,无情地侵蚀理智的石头”。有效地掌控情绪,保存生命能量,是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元素。如何能够像前面三位媒体人一样,有效控制情绪呢?

步骤一:首先要有效地识别它。通过锻炼自己的情绪认知来识别情绪状态。即对自己的情绪状况时刻都有清醒的感受与觉察。在清醒时,你能够知道此时此刻你的情绪是怎样的状态。在你做梦后,要在醒来的第一时刻记录下梦,这样会觉察到你潜意识里的情绪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这些,都有助于了解自己真实的情绪状态。

步骤二:要了解这种情绪状态的脉络与由来。通过联想、回忆等方法追本溯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步骤三:在情绪的管理上,要疏不要堵。当面临情绪困惑时,要给自己寻找情绪的出口,让情绪及时疏导与发泄,积极的情绪疏导与发泄有利于身心健康。如,哭泣、流泪、唱歌、在无人处呐喊、找朋友倾诉、运动、散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等等,都是有效疏导与发泄情绪的途径。

当情绪不断累积,升级成愤怒,要如何应对呢?通常会有四种表现:

1.心不平,气不和:任意发泄怒气;

2.心不平,气和:控制心中怒火,理性沟通 ;

3.心平,气和:因包容心及换位思考,心中无波澜,平静沟通;

4.心平,气不和:没真动气,将愤怒视为管理沟通利器。

显然,3与4是情商高手,而4的技巧性更胜一筹。愤怒往往由压力所致,压力常常由工作量过大导致。积极的心态、创造性的行动、理性而独立的判断加上科学合理的心理应对策略,让媒体人经营心理资本做幸福达人不是梦!

猜你喜欢

资本情绪儿子
打儿子
资本策局变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