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边双语双文化语境对韩汉语词汇习得的利弊分析

2012-12-09

关键词:朝鲜语延边双语

朴 珍 玉

(延边大学 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100871)

延边是朝鲜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双语双文化地区。在许多其他方言或民族语言面临濒危的今天,延边地区朝汉语兼通的人数却呈增长之势,语言接触的类型和方式更加多样,甚至很多其他民族也主动学习朝鲜语,全国有百所大学设置了韩国语专业。在语言类型学及濒危方言拯救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热点的背景下,其特殊性很值得研究。从语言政策上来说,朝汉两种语言在延边地区的法律地位、使用范围、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使用频度等都不同。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朝鲜语在个体、家庭、社区及学校教育方面的使用范围、场域、操用频率等都保持得很好。这样就为来延边地区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双语语境优势,很多韩国留学生与想学习韩国语的中国人结成language partner(语言互助对儿),深入地进行一对一互助学习。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朝鲜语是一种跨境语言,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在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一、韩国留学生在延边地区习得汉语的优、劣势

(一)韩国留学生在延边地区习得汉语的优势

韩国留学生选择延边地区来学习汉语除了地理上的一衣带水关系,更大的原因在于延边地区的双语双文化环境。

1.汉字及汉文化对韩国语的深远影响。在东北亚的文化交流中汉字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韩、日与中国共同处于汉字文化圈,中国的悠久文化,特别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借汉字传入韩国,很多典章用字也就保留在朝鲜语的汉源词内,形成典雅体文字。朝鲜语中的四字格词语多为汉源词。汉字本来是为了标记汉语的,并不符合朝鲜语,但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朝鲜出现了“吏读文字”,即借用汉字本来的音和义来记录朝鲜语。到了“训民正音”颁布后,形成了以朝鲜语为口语,以汉字为正式文书用字的双语系统。这样的双语系统使得朝鲜语词汇也呈现汉字词和固有词并存互补的词汇系统。比如,可以用固有词表示的,出现了汉字词的标记方法;汉字词不仅在一般词汇中使用,还渗透到了基本词汇中;汉字词冲破了书面语体的桎梏,用于口语等(李得春,2002)。奇化龙(2000)对《汉语教程》词汇中的8 626个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韩同形词有1 762个,约占20%。同义同形词有1 677个,约占95%。这无疑是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有利条件。

2.延边地区师资优势。延边地区的朝鲜族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大部分朝鲜族都将子女送进朝鲜族学校接受双语教育,因此延边地区的朝鲜族教师大部分都是朝汉语兼通的双语者。这样,韩国留学生在延边地区习得汉语之初如遇到困惑便可以得到更多的母语方面的帮助,从而降低了因学习的难度和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感。由于韩国留学生和朝鲜族教师同为朝鲜族,因而在思维模式和传统习惯等方面有天然的一致性,这也为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提供了有利的心理支持。第二语言在输出前可能会由于民族思维和文化心理的不同而出现一些偏误。偏误类型有时候与国别正相关,针对这种偏误,朝鲜族教师比较容易发觉及更正,长期的经验积累又可以使这种偏误在出现之前就得到有效的控制或避免。

3.语言环境优势。词汇习得可分为直接词汇学习和伴随性词汇学习(即在言语传递中获得信息)。外国人到目的语环境习得目的语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目的语的熏陶,使讲练结合的速度和宽度都有所增加。韩国留学生通过与当地人合租、买卖活动等自觉主动进行语言操练,遇到习得错误或不会表达的情况能得到母语的解释说明。还有些留学生利用中国人有学习韩国语的意愿与之结成语言互助组,进行一对一互助学习。另外,东北方言与普通话比较接近,加之词汇独具的生动性、描绘性,日益受到追捧,这也为留学生的词汇习得增添了趣味性,过耳难忘。

4.文化环境优势。文化认同在语言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交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语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二是社会规范。一般来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语境,然而韩国留学生在生活习惯、生活模式、传统习俗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与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几乎不二,几乎不存在Kalvero Oberg(1958)提到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现象,反而有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大部分也都熟悉韩国的历史、地理、心理特征,有共同的尊卑观念、节日习俗、服饰文化等,这也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二)韩国留学生在延边地区习得汉语的劣势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上文提到的大优势下相应地也有一些无法回避的劣势。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语言环境劣势。延边地区双语环境是一柄双刃剑。因为延边地区的母语优先型双语者的汉语主要在学校教育中习得,因此无论是从语感上、流利度上,还是从语言的生成性及词汇量上,特别是古汉语词汇、文化词汇等的掌握度上都不如以汉语为母语者好,另外,有些长期生活在延边地区的教师或多或少在语音上会有一些不易改变的口音,这也成为留学生准确习得语音的障碍。加之语言大环境下的东北方言干扰,也会影响韩国留学生语音习得的正确性。除此之外,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都可以通过使用朝鲜语而得到满足,这无疑会助长部分留学生的学习惰性。

2.文化趋同带来的负面影响。自中韩建交以来,延边地区与韩国的经贸交流多了起来,朝鲜语在经贸、文化方面发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双语者成了供不应求的急需人才,甚至开始有很多汉族父母把子女送入朝鲜族学校学习朝鲜语,引发了朝鲜语学习热潮,社会上个人办学的朝鲜语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增多。此时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哈韩热风,韩国文化也在延边地区得到推崇。文化背景的相似在韩国留学生到延边地区学习汉语的初期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熟悉的环境中一方面不容易察觉细微的差异,比如上文提到的误用现象,另一方面也会让中高级留学生失去新鲜感。因此,有部分韩国留学生把延边地区视为从韩国到中国其他地区的过渡地带,学习一年左右后再到外地求学。

二、对韩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主动运用汉韩语言对比研究成果

成年人尤其在二语习得最初时期,常常有意无意地与自己的母语进行对比,特别是在语音和语法上。教师在讲授语音和语法时,如果懂得学习者的母语,也就倾向于进行对比教学。然而,在词汇学习与教学中师生却都常常只是用翻译法进行直接翻译,多借助词典释义进行教学,很少运用真正意义上的对比法进行词源分析教学。其实无论是韩国学者还是延边学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十分丰富,很可惜的是这些成果没有系统地运用到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上。即使是汉源词也会在各自的语言体系中经历不同的引申变化(也包括音变、形变、义变等),这也是韩国留学生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以免引起负迁移。比如词义上的“汉广韩窄”和“汉窄韩广”及转义偏误、语体色彩偏误、感情色彩偏误、韩汉逆序词偏误等。正因为相似度高,所以常常容易出错。可见,针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对比意识、语素意识相当重要。这种意识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功效。

(二)运用构词法讲解词汇内在理据,构建词汇语义网络

在给学生进行词汇讲解时,如果能简单介绍一下词根、词缀、音节数、复合词、派生词的概念并对比韩国语构词法进行说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汉源词为例,不仅词义有对应,一些造词理据也是相似的。李得春(2006)认为虽然有些汉源词在历时演变中已经与汉语词汇的意义不能完全对应了,但是多数韩国汉字词在词的结构和意义上与中国的汉语词汇基本上还是相同的。因此,我们除了要发挥韩汉同形同义词学习和记忆上的优势,同时对于不同形不同义不同音节数的差异方面也要给予理据性的解释,必要时还要从借入的历史时期开始分析。汉语词汇的音节数从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占优势发展到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占优势,这必然也会反映在韩国语的汉字词中。例如,“累”表示多次,是单音节,而借入韩国语时变成了双音节的“累次”。汉语双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占绝对优势,三音节+四音节词不到14%,而韩国语三音节+四音节词占38%以上。

(三)运用语境对词汇进行动态分析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可以说词汇的学习贯穿整个第二语言学习的始末,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就无法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而词汇习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语境习得。Krashen(1989)指出,大量的第二语言词汇并不是通过生词表和查词典习得的,而是通过阅读。我们强调把词汇放入语境中活化,从而全方位获得目标词的词形信息、句法信息、语义信息和构词法信息等。还有一种情况更需要用语境法进行说明,即词义较虚、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虚词,应该把该类词放到具体的句型中。除了运用上下文语境外,学生还应该自觉在现实语境中习得词汇。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课内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主动高效地利用延边地区双语双文化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比较,引导学生投身于双语环境下“浸泡”式自学。

(四)分阶段使用母语,但控制使用母语

钱玉莲(2007)调查发现,不同水平的韩国学生在依赖母语观念和记忆与形式操练观念上认识的落差比较大,越是水平低的学生越认为依赖母语和记忆比形式操练重要。以联结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直接法强调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目的语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应避免依赖母语的翻译过程。但是事实上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特别是初期,母语干扰是真实存在无法避免的,母语的正负迁移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问题在于如何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消除消极作用。我们认为,初级阶段教师可以用学生的母语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很快进入兴趣状态,随着级别的升高,教师应该把母语的积极作用应用于备课阶段,利用自己的双语优势进行语言对比分析,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

(五)重视文化词的讲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与面

汉语文化词是蕴含中华社会文化意义的词语。文化意义是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义等,反映汉民族的传统意识、道德观念、风俗人情、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等。韩、汉两国历代往来密切,很多文化是相通的,文化词也是有相似构成理据和意义的。比如,反映尊卑观念的词语,如皇上、大人、内助、糟糠等;表示亲疏的“同X”类词、“外X”类词,如同党、同乡、同窗、同父,外国、外公、外孙女等;反映中庸思想的“和”类词,如和睦、和善、随和、和为贵、风和日丽等。这部分词汇的讲解必然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六)针对韩国留学生认知风格差异进行教学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一般来说,韩国学习者善于运用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和归纳,而在交际中学习语言方面的能力略微欠缺。这在延边地区也有相应的反映。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做练习,但是在课外却习惯于使用韩国语,连买东西也常去韩国用品商店。我们对近三年在延边大学考HSK的考生成绩样本进行分析发现,韩国学生的听力和阅读成绩不如平时训练的成绩好,特别是在阅读方面成绩不高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按理说,韩国学生具有认读汉字的优势条件且视觉记忆明显好于听觉记忆,但是成绩却不理想,根据我们做监考老师的经验发现,很多韩国学生在做阅读题时有明显的标记习惯,常常在两个选项上举棋不定。这不能不说与学习策略和认知风格有关。教师应该针对韩国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他们选择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1] 奇化龙.中韩同形词正负迁移初探[J].汉语学习,2000,(1).

[2] 全香兰.韩国汉字词对学生习得汉语词语的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2006,(1).

[3]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

[4] 钱玉莲.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猜你喜欢

朝鲜语延边双语
《古今释林》朝鲜语汉字词征引文献勘误
初级朝鲜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延边啊,延边!
朝鲜语音韵论中的同化现象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延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