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开展拓展运动的探讨与研究

2012-12-06童建红

体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运动体育

黎 伟 童建红

(1.广西工学院体育系 柳州 545006)

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兴运动项目走进了高校,成为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这些新兴运动项目不仅打破了原有的体育课程体系,同时也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原有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中心进行设置的,其资源配置也是按照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来主导的,因此,新兴的运动项目进入高校将对原有的体育教学产生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将会遇到一些困境。新兴项目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中,将会碰到哪些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就成为其是否顺利进入高校的关键因素。拓展运动项目是一项最近从国外引进过来的新兴体育项目,其具有的特点和功能满足了现代人的价值诉求,深受人们的喜爱。最近几年,随着拓展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拓展运动作为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多样化需求。拓展运动也和其他新兴项目一样,在走进高校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问题。本文以拓展运动为例,探讨新兴运动项目走进高校课堂所碰到的难点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其他新兴项目走进高校提供参考。

1 拓展运动概况

1.1 拓展运动的发展与起源

拓展运动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风平浪静的港湾,勇往直前地开向未知的海洋,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是由德国教育家库尔特·汉恩(Kurt Hahn)所提出。1941年第一所拓展训练中心在英国成立。拓展训练1995年进入中国,并蓬勃发展起来,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列为培训项目,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拓展到提高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心理素质训练[1]。

拓展训练内容非常丰富,项目具有多样性。根据拓展运动开展所需的场地条件,可将拓展运动分为三个部分。野外课程包括:蹦极、远足露营、登山攀岩、沙滩布阵、搭索过涧、悬崖速降、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水上课程包括:漂流、冲浪、潜水、扎筏渡河、深潭游泳、飞瀑速降、游泳、 划艇等;场地训练课程是在专门的运动场地上,利用各种运动器械和设施,包括信任背摔、沉船逃生、勇渡断桥、高空单杠、飞渡沼泽、悬空排雷、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等,展开各种团队协作课程及攀岩、跳越障碍等心理训练活动[2]。

1.2 高校开设拓展运动的目的

拓展训练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娱乐,更是一种通过训练来获得个人体验与感悟、提升自我认识的运动。作为高校的新兴项目,它拥有比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天然的环境为场地,简单、相对安全的训练器材为保证,设计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同学们通过体验课程的挑战项目,亲身经历身体心理以及脑力上的锻炼,从而提升自我认识并将其所得到的感受升华,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去。同时,拓展运动还拥有较好的趣味性和益智性,它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集体并参与到挑战中来,使同学们在快乐中完成游戏,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得到知识。通过高校拓展运动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潜能、设定目标增强自信心、挑战自我极限,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学会理性的分析、磨练意志力、提高以往对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3]。

2 高校开展拓展运动的所遇到的问题

2.1 拓展课程框架有待建立与完善

从以上拓展运动概况分析可得出,拓展运动是一个包含众多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不仅有水上课程,还有野外课程和场地课程,将所有运动课程都包含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显然不现实,一来是高校的资源条件所限,另外有些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不完全适合在高校开展,因此,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做为课堂教学内容就成为高校开展拓展运动的先决条件。同时,与其他体育课程相比,拓展训练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形式和内容都有很大区别,我国高校普通专业开展拓展课程的教学由于起步晚,均处在探索阶段,完善的课程建设文本与经验交流也不多,体育专业开设拓展训练课程也刚开始,拓展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与完善。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开展的拓展运动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和成熟的发展模式,拓展课程体系的缺乏和不完善是现阶段制约其在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拓展课程教师的欠缺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由于拓展运动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兴项目,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接触过,甚至不知道此项目,因此,体育教师的能力和教学技巧成为了开展拓展教学的关键因素。拓展训练要求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知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因此,开展课程教学的老师必须参加拓展课程的学习、进修、提高,这对学校和体育教师本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拓展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地质学、天文学、林学、旅游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策划学、体育学等跨学科知识,同时,拓展运动在我国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我国目前相关的拓展师资培训机构不多[4]。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拓展运动专业背景,同时,当前高校体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学进修学习的机会也很有限,导致很多教师对拓展运动也不了解,体育教师成为拓展运动进入高校的短板,拓展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3 拓展教学设施的贫乏

教学设施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物质条件。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进行实施的,因此,高校体育场地设施都是以竞技运动项目的需求进行配置的。拓展运动包括种类繁多的趣味运动项目,需要的场地设施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目前高校场地器材配备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多数高校缺乏在校内开展课程所需的攀岩墙、荡板、障碍板群、野炊场地以及其他水上项目的开展所需的专业设施等条件。同时,有些拓展运动项目开展所需的设施费用昂贵,很多高校没有能力进行配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拓展课程的规模化发展。虽然一些相对简单的项目,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器材来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但是一些高空项目和水上项目就必须要有专业的器材和设备,否则无法开展。

2.4 拓展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拓展运动源于军事训练,以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体验自然界中未知的物质环境来提高个体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适应能力,因此,拓展运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无论是高空项目、水上项目还是野外项目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当中,因此,他们既需要接受拓展训练这样的体育项目来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他们又害怕拓展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危险。另外,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不愿意孩子参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拓展运动在高校的广泛开展。特别是高空项目当中,由于个体的差异,会有很多意外情况发生,导致风险增大。

3 对高校开展拓展运动的意见和建议

3.1 加强拓展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由于拓展训练课程项目众多,其又是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展的,因此,各高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自选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拓展运动项目的特点,将拓展训练引人高校的过程中应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展开。首先可以考虑开展一些相对简单易行的并且危险性较低的可在校内开展的项目,从实践中积累一定的经验,然后再逐步引入一些校外的拓展项目。比如定向越野、野外求生、皮划艇训练等相对具有风险的项目,循序渐进。同时,在根据当地地理环境以及现有的条件来设置项目和模拟情境,然后进一步寻找并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自然环境资源,从而让拓展训练能更快更好地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3.2 注重拓展训练教师队伍的培训

从事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拓展训练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然后与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交流,实地学习和考察,累积经验。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有哪些,哪些项目适合在学校里开展。有哪些先进的、新颖的组织方法,用多种多样的组织方法来更好地控制整个训练过程。在考察期间还需要教师亲身体验并经历各个项目的操作过程,这样才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在初步了解了拓展训练是什么以后,应该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合理设计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打下基础。

3.3 给予必要的资金,购买一些相关设施器材

在选择拓展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学校的资源条件,先开展户外场地类项目,再向野外项目和水上项目扩展,因为这类项目所需要的场地和器材相对简单,可以借用其他运动项目的场地和器材。资金充足的学校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购买一些必要的器材设施,开展野外和水上运动项目。另外,有些项目所用到的器材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充分掌握器械的运用方法也能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不需要购买专业的拓展器械.如挑战150当中不倒森林需要用到的竹竿、永不停歇的传输线当中需要用到的传输U形板等都可以自制。除此之外.像废报纸、旧绳子、呼啦圈、眼罩等也都可以在很多项目中使用。

3.4 加强项目挑战过程中的安全保护

拓展训练高空项目和一些中低空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挑战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足够重视。首先,对上课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专任教师时刻谨记“安全第一”和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其次,在开课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充分认识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第三,在项目设计时要考虑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比如高空项目,应该预先检查各种绳索、快挂、主锁和安全带,在多次确认无误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时间、气候条件和训练内容;最后,在上课之前再次对器材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认,每个项目开始挑战前对学生再次说明使用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比如必须佩带头盔、除去身上的硬物等。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学生的一举一动,不允许有任何的嬉戏和打闹,并强调同学们要爱惜所使用的器械。

1 余振东等.户外拓展运动在江西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财经,2010,(3):380.

2 张仲,孟雪涛.将拓展运动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理论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2):73.

3 徐杏玲.探析拓展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运动,2010,(3):112.

4 王桂忠等.高校体育专业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探索[J].体育学刊,2008,15(2):55.

5 厉丽玉.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运动体育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不正经运动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