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族传统节日中体育的社会价值探寻*

2012-12-06陈惠娜彭业仁靳卫平

体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京族娱乐民族

陈惠娜 彭业仁 靳卫平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桂林 541004;2.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南宁 530000;)

民族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特定时日展现出来的诸多文化特质的文化丛,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显性的集聚表达。往往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是社会文化浓缩的影像[1]。正因为如此,研究者通过考察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可以逐步透视出蕴藏其中的诸多民族文化事像;同时,通过对民族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的研究,又能够解读各种文化事像对该民族社会所具有的功能及价值。

京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特殊族群,“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又是一个跨境民族、同时还是收入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据统计,大约 89.37%的京族人居住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的山心、巫头、万尾三个海岛及附近沿海地带[2]。

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孕育了京族独有的传统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节”就集中了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京族传统文化精髓。基于此,本文以“哈节”作为窗口,对节日中的京族传统体育功能的嬗变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寻找京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价值所在,使其能服务于社会并得以良好的发展。

1 京族传统“哈节”是集宗教、宗族、娱乐为一体的节日

京族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其文化体现出鲜明的海洋特色,“哈节”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传统哈节是体现京族海神崇拜的宗教节日

哈节,又称“唱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大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哈”为京语,有两种解释:一是“歌”,一是“吃”,现在一般认为这两种含义都兼而有之。由于京族人以有较高风险的海洋渔业生产为主,因此京族人家尊奉“镇海大王”为护岛主神,哈节主要是为了祭祀镇海大王等护佑神灵,同时各姓的祖先也在享祭之列,主要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3]。

1.2 传统哈节是体现京族独特宗法文化特征的宗族节日

与汉民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不同,京族在最初的迁居过程中,是不相同族姓的人陆续从越南迁过来的,由于海洋渔业生产比较高的风险性和集体操作的特点,又必须各姓通力合作才能顺利进行海上作业,因此,就造成了特殊的宗族组合形式——不同血缘异姓家族的地域组合。这个宗族组织的实际权力中心是“嘎咕”集团,基层管理机构则是“翁村”组织构成。各姓家族一方面依照血缘关系保留了某些原来宗族的特性,如各家中保留了自己祖先牌位的供奉,各姓间仍有自己的班辈排列等;另一方面,又将整个家族并入这个身在异地的大宗族之内,从而形成了在融神庙、宗祠为一体的哈亭中,京族人各姓祖先牌位的共存,并且在传统节日哈节中,大家进行共同进行祭祀的现象[4]。

1.3 传统体育活动是实现哈节娱乐功能的重要手段

通常传统节日都有欢快喜庆的特点,哈节也不例外,除了祀神和聚宗合族外,娱乐也是哈节的重要功能。具体地说,在哈节的举办过程中,人们既要娱乐神,让神高兴,更重要的是,人们也要通过节日活动娱乐自己,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就是京族人娱神、娱人的重要手段。娱神、娱人是传统哈节中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所在[5]。

1.3.1 传统哈节祭祀过程中的娱神活动

在哈节祭祀的过程中,祭祀神灵的活动往往和歌舞艺术融为一体,以舞蹈的形式出现。例如祭神过程中跳的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竹竿舞等,送神过程中跳的花棍舞等,都是以这种形式出现。主要的目的就是祭神、敬神,娱乐神灵,满足人们敬神、尊祖的需要

1.3.2 传统哈节举办过程中的娱人活动

除了祭祀过程中的“娱神”活动外,哈节举办过程中还会举行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京族普通劳动人民的娱乐需求,具有更多的游戏意味。如斗牛、捉活鸭、摸鸭蛋、顶头、顶臂、顶竿等就是哈节上的重要节目[6]。捉活鸭和摸鸭蛋也通常于节日中间举行,体现了京族人善游的特点。顶头、顶臂、顶竿等则是京族民间的一些简单易行的角力性体育活动,这些竞赛活动往往既有力量的较量,又有意志的考验,是节日期间京族小伙子喜爱的娱乐活动。儿童和少年除了看热闹外,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多属游戏的形式,如“打狗”、“捉贝”、“走田”、“黯鸡估”[7]。

作为最能反映京族海洋性文化特色的窗口,2006年 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哈节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京族哈节的变迁与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嬗变

2.1 传统京族哈节的现代变迁

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使得以家族为主的生产关系逐渐发生改变,集体经济取代了私有制,京族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被削弱,传统的“翁村”组织也被取消。文化大革命期间,哈亭作为搞封建迷信的场所遭到拆除,以哈节为首的各种形式祭祀活动被禁止,于是,与哈节有关的民间传统体育也归于沉寂。

80年代以后集体经济开始解体,国家的宗教政策也逐渐宽松,京族人的经济和政治环境都开始改善,各种民间宗教活动也逐渐得到恢复,“翁村”组织改称为“哈亭事务理事会”,开始负责村里的民间宗教事务。1985年,万尾村重建了哈亭,小规模的哈节开始举行。

90年代以后,边贸、养殖、旅游等生产方式的加入,使得京族人的经济模式由单一变得多元化,经济得到了较快地发展,成为了收入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金滩旅游业的迅速兴起,也使得京族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逐步得到体现,以哈节为代表的民俗活动日渐隆重起来。2008年7月11日—17日,防城港市在万尾村的金滩风景区举办了“首届防城港京族哈节”, 吸引了大批游客,此后每年举办一次。

2.2 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嬗变

哈节的起落,反映出以“祀神、聚宗合族、娱乐”为主要功能的传统哈节,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以护佑为核心的祀神功能在逐渐弱化,而聚宗合族和娱乐的功能则先抑后扬,逐渐在加强[8]。比如,近些年举办的哈节,不但是防城京族三岛人的盛大聚会,还会邀请越南万柱等其它地方的京族人过来参与各种交流活动。

哈节文化功能的逐渐演变,使得以哈节为载体的传统体育的娱人功能在逐渐的增强。2009年、2011年课题组二次深入到防城对京族哈节进行调研,发现在哈节举办期间,除了在祭祀过程中的各种舞蹈精彩纷呈和哈妹的精彩演唱外,还进行了一些源于生产方式的传统体育表演,如拉大网、踩高跷顶杆等;另外还开展一些游戏娱乐活动,如围海捉鸭等。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的同时,还增添了沙滩自行车比赛、篮球赛等现代体育活动,可谓“传统”和“现代”的一次并行,此时的哈节已不仅仅是族群的祭祀活动,在年轻的京族人看来,更倾向于把它作为亲戚朋友的一次聚会,一项可利用的旅游资源,而对政府来说,是一项“文化产业”,哈节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也早就超越了“娱神、娱人”的功能,逐渐转变为“娱人”了,当然,其中也还保留“娱神”的成份,但这些看似娱神的活动,其实也是在娱乐人,甚至主要是“娱游人”了,哈节中的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体现出了不一样的价值。

3 对哈节中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的现代追寻

京族哈节的变迁,使得传统哈节以“宗教、宗族、娱乐”为主的核心功能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节日中传统体育的功能也由“娱神、娱人”向“娱人”逐步发生着嬗变,这种功能的转变,使得京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个体来说,强身、健体的个体价值不会表现出太大的变化,这是由体育的本质属性“身体活动性”决定的。但就社会价值而言,哈节中的京族传统体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能顺应和满足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的既定准则,并在文化、经济、政治事务的具体过程中得以体现,则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体现出其不同的社会价值[9],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增加民族认同感,服务于文化交流的作用

民族的认同感是在团体内部的相互依赖和相近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一种民族内部成员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亲近感。由于体育活动鲜明的身体表征属性、参与者接触的频繁性、对情感和意志体现得直观性等特点,使得参与者很容易进行情感的交流、意志的考验等,从而不断地增进相互了解,达到培养民族认同感的显著效果。

从文化自身来讲,哈节的变迁,使得其核心功能在发生着变化,京族人除了祭祀神灵、祖先外,更加重视的是宗族人之间各方面的交流。特别是中越边境的京族人,哈节是他们的文化共同点,因此,哈节是中越京族人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桥梁。而哈节中的传统体育具有的娱乐功能,使其可以在其中“穿针引线”,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哈节期间可举办“中越京族体育交流周”,既可以举行斗牛、赛龙舟等中越京族都有的传统体育活动,也可以进行篮、排球赛等现代体育比赛,以体育娱乐活动来增进中越边境人民的友谊,促进中越文化交流,为中越边境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

3.2 培植产业门类,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从本质上说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无疑需要物质支撑和物质消耗,但精神文化生产所需要的成本和精神消费本身都属于经济的一部分。从这个层面上说,几乎所有的民族传统活动所创造出来的观赏效应和愉悦效果都可以作为产业来加以开发,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京族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哈节不可避免的要成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被加以开发和利用。在此基础上,某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将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

从现代京族哈节的举办情况看,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哈节来拉动旅游经济,这应该从“京族特色”和“娱乐”两方面着手,特别是要加强对既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又具有丰富娱乐性传统体育项目的恢复。比如“跳竹杠”是京族祭祀时庆祝丰收的舞蹈活动,改良后的“踩高跷跳竹杠”还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表演项目第一名。跳竹竿可供众多的人一起参加,既具有相当的趣味性,同时又可锻炼身体,游客一般比较喜欢这样的活动,此外,跳竹竿很容易学会,而准备这些活动花费的成本也很低,因此非常适合于在景区内推广。类似这样的文体娱乐活动还有不少,具有很强的娱乐性,需要得到有效的恢复,使京族传统体育能更好的被利用起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充实精神生活,传承京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它自然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从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不少民族通过其传统体育活动来实现道德水准的检验和审美习惯的形成。

从京族哈节中的传统体育发展状况来看,从传统到现代,不难看出,文化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其中也有其较为稳定的部分,如果细加分析,那就是一些与时代要求相符的积极性因素。哈节中传统体育的娱乐功能,特别是娱人的功能,不论是在现代还是在过去,都在京族人民的生活中得以积极体现,这是京族人能获得快乐的文化,是他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尊重自然、勤劳勇敢的海洋文化精神的重要反映,因此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去传承,这无疑也与当前和谐社会的理念相符合,是未来京族传统体育能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

4 结 语

对京族哈节中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的开发,是建立在对其客观属性和功能的认识基础上,但这个认识的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综合化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内在精神实质与自我生命质量的追求,以节日为载体的京族传统体育,其属性和功能将被进一步认识和挖掘,其个体和社会价值也将会进一步得以凸现,文化中的那些与社会相适应、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将得以保留,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京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1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8-9

2 国家统计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390-1430.

3 《京族简史》编写组.京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87.

4 钱宗范.梁颖.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39-544

5 崔乐泉.略说古人的休闲方式[J].体育文史[J].2000年(2)

6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135

7 彭业仁.陈惠娜.京族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8):155-157

8 黄安辉.中国京族哈节研究[D].中国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20

9 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7-60

猜你喜欢

京族娱乐民族
广西京族舞蹈语言的审美意韵
京族舞蹈的表演形式与风格赏析*
悠悠独弦琴 渺渺海上音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音乐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娱乐眼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