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体育模式是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2012-12-06胡跃红

体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城市群融合体育

胡跃红 刘 剑

(1.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益阳 413000)

新世纪里,我国从“十一五”进入到“十二五”规划建设时期,城市群在发展,社会在转型,教育在改革,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正经历划时代的嬗变过程。如长株潭城市群由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市扩到“3+5”城市群,建设的重点从一体化转变到“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容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那么关注生命重视人的价值,把人置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和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志。“人类可持续发展”、“生存教育”和“健康第一”理念,必将促进在教育的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学校和城市群教育的一体化形成融合教育体系。

1 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1]。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城市群对周边区域具有有辐射带动作用,对区域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城市群具有极化效应;有助于城市之间功能互补;具有区域创新功能。我们试图从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研究入手,以带动城市群体育文化发展,影响城市群大众生活理念。以下从体育场馆管理模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1.1 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概述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现行管理模式,首先场馆建设主要源于不同高校整体经费计划中,场馆的建设和管理以学校为主。当地政府几乎不承担无任何建设任务。其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1.1.1 传统的目标管理模式

传统的目标管理即学校室内体育场馆和室外部分体育运动场地专为课堂教学开放,其它运动场地为开放式管理,即除教学以外的时间,校内外群体活动均可使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保证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条件,而且便于管理。缺点在于: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和社区体育生活显然受到健身条件的制约,健身场馆利用率低。同时隔绝了校内外健身活动的联系。

1.1.2 俱乐部经营与管理模式

俱乐部经营与管理模式是指学校体育场馆除正常的课堂教学任务免费管理外,其余时间由小型健身俱乐部统一具体管理和适当的收费经营,校园健身俱乐部管理者只能由校内师生按健身项目负责承担。其优势在于,场馆管理具体、场馆开放时间长、场馆利用率高,学生课余健身条件完善、场馆还能得到及时的维修经费和维修。劣势在于限制了一部分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和社会成员参与自己所喜爱的健身项目。这种不公平现象是我国现阶段不可避免的健身现状。虽然高校体育场馆由政府提供建设,但是健身理念和健身环境条件远远达不到像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为社区提供免费参与健身俱乐部活动的机会。

1.2 体育课程的基本教学与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教育的深化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体育课程实施了较大力度的改革,无论是课程模式、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反映了当今世界教育领域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符合教育对培养人的新要求。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自2002年试行新课程纲要以来,我国在体育课程实施方面,主要存在两种模式:健身知识课程模式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1.2.1 科学主义课程传统模式起源于强身健体

在体育课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课程传统式相伴发展的,体育课程科学化有对体育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理由,但是,更多的是学校的基本任务被理解为传授知识,学校的各门课程都是日益强烈地学科化了,体育课程对习惯的养成则不受关注。体育课中的人文精神则越来越弱化。然而,科学主义课程传统模式由于工业革命的关系,使教育与培养工业劳动者需要发生了联系。学校成了以科学知识为主的真正的国民学校。在科学主义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自然成为了科学主义的课程传统[2]。20世纪50年代苏联体育课程和教学理论,对我国近50年的体育课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基课程理论和三基为核心的体育课程理论。这种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可以用“增强体质”来概括,即这种课程主要是指向完善学生的身体[3]。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体育课程的实施和不断改进教学,便于大学师范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促进学生对体育意义的正确认识,也不利于健身兴趣的培养。

1.2.2 体育与健康教育模式源起终身教育

70年代末期,随着大众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发展,一些国家教育界对科学主义体育课程进行了反思。日本“快乐体育”的推行就是这种反思的结果。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学校体育界广泛传播的各种体育课程和教学理论,如结构教学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探索体育教学法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人文体育思想开始有意识地贯彻渗透到体育课程并付诸实施[3]。这种体育课程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学校教育健康目标的落实和达成;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巩固;有利于体育和体育教师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素质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不足之处仅在于,教师承受的工作量大,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1.2.3 融合体育课程模式源于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

在现代化的金融、交通与信息技术条件下,城市与高校在发展中的关系,以及所有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大都市与城市群的空间界限,而成为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以及需要认真思考的世界性问题。这是我们在城市化水平不算很高的中国关注、研究城市群,以及由此需要进一步发展与研究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的重要现实原因。

融合体育课程模式即为城市群高校发展中,利用城市群交通与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条件,已成为高校体育互补,达到推进高校体育发展的最大化。融合体育发展模式的优势在于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用时间、空间和体育环境为维度构造立体支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和交流平台达到城市群之间高校体育融合,同时也能带动周边高校体育发展;有利用大学生社会人际交流、举办活动策划、组织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同时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更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工作中安全责任加大。

1.3 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目前,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大概有: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课外辅导、大众自我健身活动、发展体适能等健身形式。管理模式大概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学校体育群体管理中心管理,如高水平或校级以上的竞赛与训练,第二种由学生会、团委管理,如校园体育俱乐部、班级和二级院系级群体竞赛活动,第三种为由体育教师个别辅导和学生自我健身型,如《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与课余学生自我健身活动,不受场地和时间以及其他群体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运用情况,大众自我健身活动占45.2%,体育俱乐部占15.1%,体育竞赛占14.4%,发展体适能占12.9%,课外辅导占12.4%。

1.3.1 大众自我健身活动模式

这是一种自我健身意识和健身能力比较强的管理模式。在学校运动场所设立辅导站,有体育教师和导生负责技术指导、安全监督。是一种学生课外自我锻炼空间最为宽松的健身模式,学生可自由选择时间和活动项目去各点进行锻炼。学校在宏观上对学生周锻炼次数提出量化要求和无要求的两种管理模式,学生锻炼时凭课外活动卡记录作为平时锻炼的依据。也有的学校采用学生自行活动,校体委负责考勤,学期末由各班级进行学生综合考核的依据。这种管理模式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在锻炼时空上都比较灵活,有利于学生自我健身能力的培养,是全校性的健身模式,但它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健身意识的基础上。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1.3.2 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

校园体育俱乐部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参与的健身活动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学习方式。也是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健身模式。它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和兴趣。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学校具备较充足的体育设施并能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教师和导生的专项技术技能等素质要求比较高。同时,健身俱乐部还能影响到不开设体育课的3、4、5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俱乐部中来。更是影响和带动校园体育文化的最好管理模式。但是,在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中,应该考虑到一部分学生的经济承受力。

1.3.3 课外辅导型管理模式

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过程中,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在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三基”时代占居有很长时期,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课外辅导型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由班主任管理,体育课教师负责技术技能的辅导,课外辅导内容基本上以体育课教学内容为主。课外辅导的教师学生相对固定,教师熟悉了解学生的体育基本情况,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管理、督促和指导作用。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存在健身时空上的局限,并带有一定的强制因素[4],管理的学生仅限开设有体育课的年级,对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不利,而受辅导的这部分学生恰恰正是学校体育锻炼相对较少的群体。

1.3.4 体育竞赛型管理模式

体育竞赛型管理模式是以竞赛带动课外活动。根据学校场地条件和不同季节,学校、二级院系、班级等组织小型多样的单项竞赛,如校园各级各类常规体育竞赛和体育趣味比赛等。这种管理模式由校体委或校团委、学生委、班委会负责学年学期体育活动计划,体育教师或导生负责技术指导,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承担裁判工作。小型竞赛简单易行,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参与面广,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竞赛给青年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激烈的竞争锻炼了学生接受受挫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斗志,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裁判能力。体育竞赛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只是业余活动,要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与专业学习的关系。

1.3.5 体能型管理模式

体能型课外体育活动中,师生的重点放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的体能方面的练习。主要形式。第一种由体育教师指导学生体能健身的卫生常识和健身方法;第二种是学生为提高体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的自我锻炼形式。这种练习有固定时间和场地,有教师负责指导,目标明确。这种形式对提高健身意识不强、运动能力弱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有较好的效果和促进作用;但实施过程带有应试性质,对这部分学生的健身意识的培养收效甚微。当前,根据我国青少年以及国民健身意识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时效性选择模式。

2 选择融合体育发展模式的客观必然性

城市群高校融合体育发展模式是将融合体育观引入城市群区域高校体育发展的全过程,是一种追求更大资源利用开发、更高人才质量、高校更大发展、社会环境更加和谐为目标的先进高校体育发展模式。遵循生态系统和城市发展系统的基本规律,以人才质量为驱动力,以学生素质和高校体育协调发展为导向,按照人本体育课程发展规律,通过优化各个学校体育发展结构和城市群高校体育融合结构,实现体育多级融合对环境的优化程度达到一种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城市群优势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实现城市群高校体育的利益转化。这一高校体育发展模式使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融为一体。

融合体育根本之源就是城市群区域两型社会需要的人居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状况对一个区域的体育文化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许多高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着单个学校各自为政,导致高校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融合体育发展模式把学校体育与环境统一起来,对城市群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群发展过程人居环境和生活态度所面临的问题。根据城市群理论,融合体育的核心是以同样的资源带给区域间对人的个体和社会体育最大限度的辐射影响效应。发展融合体育是在发展校本特色体育的同时加快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带动校园体育文化和区域体育文化结构调整朝着科学化、合理化、良性化方向发展。在两型社会环境保护方面,发展融合体育就是打造社会环境。

3 城市群高校体育选择融合体育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文化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对当地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对全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城市群来说,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从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模式转向融合体育发展模式是保持体育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然而,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传统的目标管理模式与两型社会发展断层

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校校内环境资源来实现的,实际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几十来的体育学习与管理模式,从中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校体育,基本掌握了体育健身方法的学生仅达20%左右,甚至根本就没有健身意识,浪费了体育学习资源,而且与终身健身脱节的学校体育现状。

3.2 生态环境与高校体育持续发展的矛盾

高校体育的定位是协调学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辅助性课程。在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改革的同时,高校体育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同时也许还未意识到。高校之间教学资源重复浪费现象严重,高校在区域之间,城市之间,校社之间严重隔离现象。城市群高校在区域以及全省之间的辐射效应极小,浪费国家经济资源。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效果差。长株潭以及“3+5”“两型社会”建设将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发展融合体育,改变长株潭城市群的高校体育发展模式,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成为长株潭高校体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构建

城市群高校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其发展系统由科研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消费与服务系统、体育赛事系统、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组成。要真正实现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之间与两型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据城市群区域高校的自然特点、协调建立一个从单所高校到区域高校整体持续发展的融合体育模式体系。

4.1 融合型资源共享模式

融合型资源共享模式是指通过资源共享,发展区域体育文化,增强体育文化氛围。在城市群高校之间,按照自然生态环境和高校集中地优势,构建体育资源生态链,使区域间建立生态开发、利用、共享。如高校体育学术讲座、学术交流、课程改革信息交流,科研信息、体育赛事、教学资源等。据湖南省2010年统计公报显示,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 67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 15.5%;环长株潭(“3+5”)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 12560.17亿元,增长15.2%;湘南地区生产总值 3269.27亿元,增长 15.0%;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2027.25亿元,增长13.7%。全省普通高校102所,比2009年增加2所,高校在长沙、株洲、湘潭的数量分别49所、10所、9所,占全省66.7%[5],三地高校相对集中,交通便利,有利于三地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三地对湖南全省起到了区域辐射性的强大带动作用。资源共享是城市群高校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城市群体育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它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构成了现代高校体育文化生活的基础条件。是区域与高校相互融合最为基础的平台。城市群高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高校建立资源共享联合会,它可以协调提高区域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开发,尤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改善人文环境,而获得优良的人居环境。

4.2 融合型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服务是指区域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通过便利的交通、通讯、电子平台形成推动高校和区域间的体育文化。加强高校之间的体育信息交往能扩大信息,也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重要措施。发挥高校大学体育部、学术委员会、校体委、校团委、俱乐部、校级代表队的积极主动作用,通过这些平台,培养学生沟通、策划能力,带动区域健身氛围,以促进高校体育发展。达到融合信息服务的倍增效果。

4.3 融合型科研模式

科研是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全省普通高校102所,长株潭区域内共有68所高等院校,拥有4所“211”大学、拥有博士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9家、3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因此城市群高校建立科研学术委员会或科研学术团体进行学术交流,共同开发研究,以科研促发展。通过科研团队掌握最为前沿科研信息,达到促进教学改革和高校体育发展的目的。

4.4 融合型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融合型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以城市群高校聚集辐射至区域内甚至辐射至周边区域,以形成健身文化氛围,拉动体育消费市场,逐步融合健身、消费,以及促进高校和区域体育产业水平的提高,拉动体育经济发展。长株潭城市群首先打造休闲体育环境,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打造居民日常体育生活圈,同时促进了体育消费群体;其次,利用城市群高校体育资源和政府共建发展体育产业;通过高校体育资源辐射影响周边城乡的体育产业和“绿色”生活环境;其次借助体育湘军的影响力,打造长株潭城市群体育竞赛、娱乐基地[1];再次依靠高校科研能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潜力。

5 结束语

长株潭城市群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交通信息发达便利,融合城市群高校资源,为带动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然而,目前城市群高校之间、高校与区域之间资源利用率底,高校体育没有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功能,三地高校人才培养,以及“两型社会”文化建设将受到严重制约。所以发展高校融合体育,改变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模式,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已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张萍主编.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86-294

2 刘剑,胡跃红.人文主义视野中的体育课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13)

3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

4 蔡瑞广,邱梅婷.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12(86)

5 刘剑.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J].运动精品,2012.5

6 吴明华.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38)

猜你喜欢

城市群融合体育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我们的“体育梦”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