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后原发性肝癌血清AFP浓度与疗效的关系

2012-10-04陈志军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栓塞原发性肝癌

张 宾,涂 强,陈志军

(江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南昌 330029)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实际发病率高于30/10万[1]。原发性肝癌细胞中的AFP mRNA水平比非瘤细胞高30~1000倍[1]。AFP含量的测定不仅能早期发现肝癌,而且能判断肝癌的预后。近年来,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为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笔者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资料完整的99例中晚期肝癌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江西省肿瘤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99例,男 87例,女 12例,年龄 22~78岁,平均47.9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血清AFP测定(AFP<1000 ng·L-114 例,AFP≥100~<4000 ng·L-122 例,AFP≥4000 ng·L-163 例),腹部 B 超、CT 平扫(增强扫描)及DSA血管造影检查,均有肝占位,加行MRI扫描、经皮肝穿刺活检或大体病理证实,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行胃肠道及胸部X线片等检查排除继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可能。其中巨块型41例,结节型43例,弥漫型15例;5例有黄疸,8例有腹水(有严重黄疸及腹水不可行介入);33例有门脉血栓、肺转移、脑转移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所选患者均无手术、放疗或化疗药物使用史。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在治疗前均常规行肝总动脉或腹腔动脉造影,然后选择性动脉插管(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处,缓慢注入化疗药物[氟尿嘧啶1000 mg、奥沙利铂 100 mg、阿霉素 30 mg+碘化油 10~30 mL(根据肿瘤大小决定)]进行乳化栓塞。疗程为4~6周。

1.3 检测方法

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411电化学发光仪、使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AFP测定。正常测定值<7 ng·dL-1。患者在治疗前 3 d,治疗 4~6 周后采血样,以术前AFP值为参照。

1.4 疗效判断标准

按文献[2]1993年WHO实体瘤疗效标准判断疗效及转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9例患者中,TACE治疗后血清AFP<200、≥200~<1000 ng·L-1有效率均明显高于TACE治疗后血清 AFP≥1000 ng·L-1(均 P<0.05),TACE 治疗后血清 AFP<200、≥200~<1000 ng·L-1转移率均明显低于 TACE 治疗后血清 AFP≥1000 ng·L-1(P<0.05或 P<0.01)。见表 1。

表1 TACE治疗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转移的关系n=99

3 讨论

M.Schniger Hekele 等[3]认为,HCC 平均生存率为8个月,血清AFP浓度变化在评定HCC患者对治疗的反映程度上更加准确、敏感。正常肝实质血供75%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细胞90%~95%的血供来自肝动脉。有研究[4]发现,当阻断肝动脉后,肝肿瘤的血供下降90%~95%,而正常肝组织仅下降35%。

碘油可选择性滞留于瘤灶内,作为药物载体有缓释特性,经肝动脉灌注碘油化疗或加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对局部肿瘤杀伤性作用强,并能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但常因受支配血管所限制,对肿瘤组织总体遏制程度即疗效的判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TACE后可减少原发性肝癌局部血流供应,对原发性肝癌有去营养、抑制细胞分裂和杀死癌细胞的作用,减少了原发性肝癌患者AFP产生。同时,减少了癌细胞分泌的AFP随局部血流进入周围循环的机会,最终导致中晚期肝癌患者AFP变化与临床预期存在差异[5]。本研究结果显示,99例患者中,TACE 治疗后血清 AFP<200、≥200~<1000 ng·L-1有效率均明显高于TACE治疗后血清AFP≥1000 ng·L-1(均P<0.05),提示AFP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化疗效果,这可能与具有分泌AFP功能的肝癌细胞即处于增殖状态的肿瘤细胞有关。另外,当肿瘤体积增大时,分泌AFP的肝癌组织总数增加,升高的AFP又可抑制细胞的免疫作用,促使肝癌生长和发展[6]。本研究结果显示,TACE治疗后血清AFP≥1000 ng·L-1转移率为 42.9%(27/63), 明显高于 TACE治疗后血清 AFP<200 ng·L-1的 7.1%(1/1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AFP也直接由非肝癌恶性肿瘤及肝癌转移灶合成和分泌,因此TACE治疗后AFP不降或复阳,在不能用肿块变化或肝病活动解释的情况下应认真寻找转移病灶。

总之,笔者认为,TACE治疗后检测血清AFP浓度可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生长和判断疗效、预后及转移率。

[1]Wong I H,Lau W Y,Leung T,et al.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alpha-fetoprotein and albumin mRNA level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denoma,non-tumor liver and blood:implications in cancer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J].Cancer Lett,2000,156(2):141-1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2分册[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55.

[3]Schniger Hekele M,Müller C,Kutilek M,et a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entral europe:prognostic features and survival[J].Gut,2001,48(1):103-109.

[4]郭秀英,张铭,白威,等.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疗效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6,8(3):178-180.

[5]Song B C,Chung Y H,Kim J A,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and metastases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prospective study[J].Cancer,2001,91(12):2386-2393.

[6]康春博,许洪斌,王世龙,等.TACE联合RFP治疗大肝癌的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7,1(12):828-830.

猜你喜欢

栓塞原发性肝癌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