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次小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2-09-20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小班考试英语教学

张 蕾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一、研究背景及目标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均在积极探索实践各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之道。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专业方面突出的实践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但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依旧存在效率低、听说差等问题,这在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的高职院校更为突出。针对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其中指出:“鉴于全国各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简称),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依照《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改的路子。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大学英语进行的第一轮教改是实行分层次小班教学。教改前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班均为50人左右的自然班,在教学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常采用合班制教学,学生人数高达80人以上,这种教学模式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自然班中的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必然容易顾此失彼,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再者,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教学管理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尤其不利于学生听说训练。鉴于以上问题,我院自2011年起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层次小班教学,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按照学生高考英语成绩,我院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高考成绩90分以上为A层次,70-89分为B层次,69分以下为C层次。对于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别如下:A层次70%以上学生通过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SCET-3),B层次50%以上通过SCET-3,C层次主要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对等级考试不作要求。所有大学英语均实行单班教学,教学班人数均在35人左右。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的2010级学生与新教学模式下的2011级学生在英语等级考试中的过级情况,并通过课堂观察及与部分英语教师及新模式下的学生进行访谈,以总结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2010级、2011级学生及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法对2010级及2011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过级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另外,对新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进行观察,并在课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英语的目的、预期达到的英语水平、新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的作用、新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等。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研究数据收集分为两部分:一是2010级与2011级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过级数据,本数据均由大学英语考试中心提供。二是对6名大学英语教师(2名A层次,2名B层次,2名C层次)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记录,并对相关师生进行访谈。

1.定量研究结果分析

大学英语授课总时间为1年,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一学期后报考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未通过考试者可在今后每学期继续报考。本研究分别对2010级及2011级学生通过一学期及1年大学英语学习后英语三级考试过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四川建院2010级与2011级一学期大学英语学习后英语三级考试通过情况

表2 四川建院2010级与2011级一学年大学英语学习后英语三级考试通过情况

表1所示,经过一学期大学英语学习之后,传统教学模式下2010级过级率为40.9%,而新教学模式下2011级英语三级过级率为45.8%,较2010级高4.9%。表2所示,通过一学年大学英语学习之后,2010级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总过级率为53.6%,2011级为65.3%,增长11.7%。由此可见,新模式下学生在英语等级考试方面的进步显著。

2.定性研究结果分析

(1)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更加浓厚,课堂上的参与度明显增加。分层次教学后,教学班学生英语水平相当,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更适合该层次学生,学生在分层次的班级中表现更为自信,这在英语水平相对较低的B、C层次尤为明显。A层次学生之间竞争明显增加,回答问题更为积极,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2)职业指向不明显。大多学生反映目前大学英语虽然分层次小班教学,但教学内容仍然以人文类阅读材料为主,学生对此表现出明显倦怠。学生普遍认为目前所学英语知识对今后工作无太大帮助,因为目前的英语学习与其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无太多关联。老师也反映在课堂上提及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英语知识时,学生兴趣明显增加,这表明学生期望英语学习具有一定职业指向。

(3)听说能力仍待提高。调查显示,学生在读写技能及等级考试答题技巧方面提高明显,但听说能力依旧较弱。教师和学生表示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①当前用人单位将等级考试过级证书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及学生均把过级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②目前英语等级考试还未将口语纳入必考项,教师及学生对其重视度不足。尽管如此,学生对提高听说能力的意愿仍然强烈。

三、研究结论及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分层次小班教学对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掌握效果明显,尤其有助于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该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但该模式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首先,目前虽然分层次小班教学,教学内容却依旧脱离学生所学专业。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与掌握,英语教学也应与职业和行业接轨,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对此,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加入行业英语与职场英语,选取与行业相关的教学材料,使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切实体会英语在今后工作中的用处,从而明确学习英语的目标并强化学习动机。

其次,目前的教学模式较以往更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但训练强度和效果仍然有所欠缺。这一方面由于大学英语的授课任务较重,课堂上对听说训练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学院未能建立起学生课外听说训练的环境,学生课外很难找到机会练习听说。对此,英语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将听说与其他课堂内容结合练习,比如使用全英文教学、多组织课堂活动并多给学生口语表达机会。另外,学院可以设置口语角,每次均由一至两名英语教师参加,尤其鼓励外教加入,创建良好的课外口语练习环境。还可通过举办口语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及英语戏剧大赛等活动,在学院建立起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分层次小班教学模式优势明显,有推广价值。本次调查显示的问题均在教学内容方面,这为下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相信通过不断研究与探索,我院定能在改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模式。

[1]陈林霞.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李霄翔.多层治理视野下的教、学、管集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外语,2011,(4).

[4]杨晓丽.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再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8).

猜你喜欢

小班考试英语教学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