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建筑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

2012-09-19廖添土黄吓珠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第三产业关联度

廖添土,黄吓珠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州 350007)

我国建筑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

廖添土,黄吓珠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州 350007)

依据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我国建筑业与其他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部门对建筑业固定资产的消耗时,建筑业的前向关联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建筑业非固定资产形式的产品也主要供给第三产业;建筑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则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产业,主要消耗第二产业的产品进行生产。同时,建筑业属于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主要提供高消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属最终需求型产业,其发展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建筑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波及效应

0 引言

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建筑业不仅在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其产业链条较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促进作用明显,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加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日益突出。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到2010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6714.4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达到了6.7%,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值。

图1 1978-2010年我国建筑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单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据中投顾问关于《2010-2015年中国建筑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同时,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安排也预示着我国未来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带动建筑业新一轮的增长。因此,正确把握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进一步了解建筑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有利于我国更好地抓住机遇,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1 理论分析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于1936年提出,是研究经济系统各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1]。投入产出分析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用纵横交叉的棋盘式平衡表反映。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可以计算出许多具有重要经济含义的系数。本文研究中用到的投入产出系数的计算公式和经济含义主要有:

直接分配系数:

式中:Xi为i部门的总产出值;xij为i部门产品分配给j部门作为直接中间消耗的量;hij为直接消耗系数,其经济含义是:i部门产品分配给j部门作为中间产品直接使用的价值占i部门的总产出的比例。直接分配系数hij越大,说明i部门对j部门的直接前向关联度越大,供给推动力越明显。

完全分配系数矩阵:

式中:W为完全分配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 H表示直接分配系数矩阵;wij为完全分配系数,表示i部门生产单位产品直接和间接分配给j部门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量。完全分配系数wij越大,说明i部门对j部门的前向完全关联度越大,供给推动作用越明显。

直接消耗系数:

式中:xij表示j部门生产时对i部门产品的消耗价值量;Xj表示j部门的总投入;aij表示j部门单位总投入中对i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aij越大,说明j部门与i部门的后向直接关联度越大,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消耗越大,两个部门的直接联系也越紧密。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式中:B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I表示单位矩阵; 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A)-1为列昂惕夫逆矩阵;bij为完全消耗系数,表示j部门单位总投入中对i部门产品的直接和间接消耗的量之和,即完全消耗量。bij越大,说明j部门与i部门的后向完全关联度越大,对i部门的需求拉动也就越大。

简单形式的影响力系数:

加权形式的影响力系数①此术语引用林有学者,详见林有学者《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的结构分析及应用》,工作视觉,2007年第9期72页。:

简单形式的感应度系数:

加权形式的感应度系数[2]:

2 我国建筑业的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4]。产业关联按供给与需求联系可以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就是由于提供物品给其他部门而形成的关联,后向关联是指通过自身的需求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关联[5]。前向关联可再分为前向直接关联和前向完全关联,前向直接关联度可以用直接分配系数来表示,前向完全关联度可通过完全分配系数来表示。同样,后向关联也可以分为后向直接关联和后向完全关联,可分别用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来表示。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6],部门分类与投入产出表的分法相同。

2.1 我国建筑业的前向关联度

在对建筑业进行前向关联度分析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常规的投入产出方法所分析的产业技术经济联系侧重分析各部门间的“产出流量”和“投入流量”的关系,且这种“投入”和“消耗”都只针对“中间投入”和“中间消耗”而言[7]。也就是说,投入产出分析法只研究部门间相互提供、相互消耗“中间产品”而形成的产业关联,而将部门间因相互提供、相互消耗最终产品(固定资产)形成的关联排除在外。这对于像建筑业这种主要提供最终产品以供其他部门中间消耗的部门来说,显然是不合实际的。为此,本文对建筑业的前向关联度分析仅涉及建筑业因提供非固定资产形式的产品而与其他产业形成的关联,这也是投入产出分析法的一大局限,在此特加说明。

2.1.1 我国建筑业的前向直接关联度

依据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公式(1)计算出建筑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经过排序后截取得到建筑业不考虑固定资产供给情况时的主要前向直接关联产业及关联度,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建筑业主要前向直接关联产业和关联度

由表1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其他产业对建筑业固定资产的消耗时,与建筑业前向直接关联最紧密的10个产业中,除了其自身属于第二产业外,其余8个部门都是第三产业。这说明建筑业非固定资产形式的产品对第三产业,尤其是对表中列出的8个第三产业的直接供给推动作用巨大。这表明,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产业结构转型期,加快发展建筑业是为第三产业“铺路搭桥”的重要战略政策。

2.1.2 我国建筑业的前向完全关联度

依据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公式(2)计算出建筑业的完全分配系数,经过排序后截取得到建筑业不考虑固定资产供给情况时的主要前向完全关联产业及关联度,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建筑业主要前向完全关联产业和关联度

由表2可以看出,当不考虑建筑业因提供固定资产给其他部门中间使用时,在与建筑业具有比较紧密的前向完全关联的10个产业中,有4个属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6个属于第三产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教育)。由此可见,建筑业非固定资产形式的产品的完全供给对象仍然集中在第三产业。

当不考虑建筑业的固定资产供给情况时,比较建筑业与其他前向关联产业的直接关联系数和完全关联系数,不难看出建筑业非固定资产形式的产品对第三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前向关联度较大,每10万元的建筑业产值直接分配和完全分配给房地产业的非固定资产形式的产品分别为287元和306元,要是把建筑业固定资产的供给也考虑在内的话,这个数额会大得多。这为现今政府制定宏观政策调控房地产过热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房价高攀与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2.2 我国建筑业的后向关联度

2.2.1 我国建筑业的后向直接关联度

依据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公式(3)计算出建筑业的完全分配系数,经过排序后截取得到建筑业的主要后向直接关联产业及关联度,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后向直接关联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8个: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和第三产业(2个: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这表明:建筑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需求拉动作用较大,建筑业的直接消耗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表3 我国建筑业主要后向直接关联产业和关联度

2.2.2 我国建筑业的后向完全关联度

依据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公式(4)计算出建筑业的完全分配系数,经过排序后截取得到建筑业的主要后向完全关联产业及关联度,如表4所示。

表4 我国建筑业主要后向完全关联产业和关联度

由表4可以看出,建筑业的主要后向完全关联产业与其后向直接关联产业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部门。特别地,每生产10万元的建筑业总产值,会完全消耗40046元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品、27875元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产品以及21788元化学工业的产品。可见,建筑业的发展会直接带动这3个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建筑业产业关联度的分析,可以看到建筑业主要的前向关联产业大多属于第三产业,后向关联度大的产业则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也就是说,建筑业主要是向第三产业提供产品,从第二产业消耗产品。因而,合理发展建筑业,有利于拉动第二产业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3 我国建筑业的波及效果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通过这些部门的变化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8]。

由于产业波及造成产业间的影响可大概分为两种:产业的影响力和产业的感应度。某一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影响力,这一产业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称为该产业的感应度。笔者依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由公式(5)、公式(6)、公式(7)和公式(8)分别计算出我国各产业部门简单形式的影响力系数、加权形式的影响力系数、简单形式的感应度系数和加权形式的感应度系数并加以排序后,从中提取出我国建筑业的各系数值及排名情况,整合成表5。

表5 中国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情况

由表5可以看出:①建筑业的两种形式计算得到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这说明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较大,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优先发展建筑业可以有效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②建筑业的两种形式计算得到的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这同上文分析建筑业的前向关联一样,也是由于投入产出法的局限性(没有把其他部门对建筑业固定资产的消耗算在中间消耗里面)引起的。如果就这样得出建筑业的感应度低于各部门的平均水平显然是不合实际的。投入产出法计算的建筑业感应度系数小于1充其量也只能说明建筑业非固定资产形式的产品占建筑业总产品的比重较低,非固定资产形式的产品受社会需求压力较弱;③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平均值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平均值1,说明建筑业属于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即建筑业对经济的拉动力强却不容易被整个经济拉动,具有主导产业的特性,推动其发展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④加权形式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别大于简单形式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且差异较大。这说明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最终产值的比重较大(2007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为6.6%,在42个部门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而且建筑业的生产规模比较大,从而加权的计算方法将其产业系数值放大了。

4 结论

通过对我国2007年建筑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看出:建筑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都比较大,其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在不考虑建筑业固定资产的供给情况时,建筑业的前向关联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建筑业非固定资产形式的产品也主要供给第三产业;建筑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则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产业,主要消耗第二产业的产品进行生产。同时,分析结果还表明,建筑业属于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其提供的产品具有高消耗高附加值的特点,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其发展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一旦建筑业出现生产力过剩,国民经济就有过热的危机,必须重点加以调整和控制。当前房地产过热现象已日益突出,建筑业作为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合理把握其发展方向是有关当局制定调控政策的一大难点,必须加以重视。

[1] 钟锲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 林有.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的结构分析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7(17):72-73.

[3] 刘起运.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J].统计研究,2002(2):40-42.

[4] 刘旭挺.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甘肃省产业关联度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0(3):88-91.

[5] 王亚伟,杨瑞,陈振,等.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河南省农业关联效应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24-28.

[6] 国家统计局经济核算司.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7] 杨灿.国民经济核算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8]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沈 玲

Analysis on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and Ripple Effect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LIAO Tian-tu,HUANG Xia-zhu
(School of Economic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42 departments,this paper conduct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put-output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onsumption of fixed asset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by other departments is not considered,the forward correlation industries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and the products in form of non-fixed asset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e supplied to the tertiary industry.But most backward correlation industries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belong to the secondary industry,which operates by consuming the products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At the same time,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as a department with great radiation power and weak restriction power,is a final demand industry providing high consumption and high additional value products,and it can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industry;input and output;industrial relationship;ripple effect

F426

A

1009-3907(2012)09-1050-05

2012-05-22

廖添土(1982-),男,福建泉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第三产业关联度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沉香挥发性成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基于灰关联度的锂电池组SOH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