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9-04河南平正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苗铁军

河南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主合同承包商管理人员

河南平正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苗铁军

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平正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苗铁军

现代社会是一个合同的社会,企业经营的成败与合同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在当前的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却是施工合同的管理。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当前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我国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签订阶段的主要问题。

(1)合同主体不当。合格的合同主体是指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这是保证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

(2)合同文字不严谨。合同文字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所以,要使发、承包双方的真实意愿得到体现,就要准确明晰合同的文字,依法订立有效的合同。

(3)合同条款不严密。有些合同只写好话,不写丑话;只写正面的,不写反面的,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一旦发生违约,便会使受损一方得不到补偿。

(4)只有从合同没有主合同。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如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等。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根据的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对发、承包双方都没有约束力。

(5)违反法律法规签订无效合同。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2.合同履约阶段的主要问题。

(1)应变更合同的没有变更,索赔成功率低。在履约合同的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正常的事情。但如果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变更合同就会导致巨大损失。另外,承包商要注意合同变更与索赔的同步,待双方达成一致以后,再进行合同变更。

(2)应当发出的书函(如会议纪要)没有发。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建筑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3)应签证确认的没有办理签证确认。签证是履约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行为。但有些建筑公司的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4)应当追究的责任超过了诉讼时效。有些应追究的责任,没有及时诉诸法律。当再起诉时,才发现已超过了诉讼时效。超过了诉讼时效等于放弃债权主张,等于权利人放弃了胜诉权。

(5)应当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但大多数施工企业不会行使。当发包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时,很多施工企业怕单方面停工要承担违约责任而没有行使,结果造成了发包方的欠款数额愈来愈大。

(6)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并不是所有的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有效的证据包括原件、有盖章和(或)签名、有明确内容、未超过期限等。

二、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对策

1.加强承、发包商双方对合同的法律认识。通过不断宣传、学习和培训,使合同承、发包双方认识到法律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保护双方合法权利的必备工具。灵活运用施工合同监督、评审等管理手段,减少或避免在施工进程中施工进度、质量、造价等方面出现偏差,从根本上避免合同矛盾纠纷,减少经济损失。

2.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动态控制。随着工程造价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量清单报价和招投标文件中的质量、进度、条款也成为施工合同执行的监控依据。另外,在建设工程中引进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中介管理机构,也可以彻底改变外行管理内行、合同管理依据不足等现象。不仅保证了施工合同中的动态控制,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工程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控。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引进、培养、竞聘等多种方式选择优秀人才担任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实际需要,加强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特别是合同管理人员的在职学习;选择热爱企业、工作出色、有发展前途的骨干进入高校深造合同管理知识;对合同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制,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

4.建立健全企业合同的管理体系。企业合同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组织网络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制度网络指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

5.积极参加“重合同、守信用”活动。“重合同、守信用”活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在全社会开展的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合同履约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该活动不仅有利于企业从宏观上管理合同,而且有利于企业从微观上防止无效合同和诈骗行为的发生,能协调合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履约率。

综上,当前,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仅出现了承包商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竞争承揽工程,而且还出现了国际承包商参与国内工程建设的情况。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施工合同管理将愈发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正确认识合同管理,不仅可以维护好建设单位的投资利益,也会有助于承包商通过正规的合同管理手段保护和争取自身的经济利益。

猜你喜欢

主合同承包商管理人员
谈主合同仲裁条款对从合同的适用逻辑
浅谈中东、南美地区海外EPC项目前期管理策略
论主合同准据法对仲裁条款的可适用性:以有效性原则为视角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主合同变更情形下抵押人的责任承担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