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注职工献爱心 播撒阳光照千家——小青矿扎实开展“温暖工程”构建和谐矿井

2012-08-16王春阳王大鹏

当代矿工 2012年12期
关键词:遗属矿长职工群众

□王春阳 王大鹏

75岁的宁淑兰是铁法煤业集团公司小青矿的一名特困人员。这些年里,老太太记住的唯一一个手机号码,就是与她结成帮扶对子的党委书记丁晓东的手机号。她虽然视力模糊,但却老远就能认出丁书记的身影。她满脸的笑容,绽放出一种幸福的满足:“我能过上好日子,是丁书记帮了我,也是‘温暖工程’帮了我啊!”

多年以来,铁法煤业集团公司小青矿始终坚持“企业发展为了职工,企业发展依靠职工,企业发展惠及职工”的理念,以深入开展“温暖工程”为依托,真心实意服务职工,竭尽全力帮扶职工,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排忧解难,切实把职工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成为职工群众的知心人、体贴人,调动了广大职工爱企、拥企、强企的热情,促进了矿井的和谐稳定发展。

制度创新,建立“3456+9”帮扶模式

小青矿于1984年投产,现有职工3900人,伤、残、病等困难职工及遗属400余人,历史遗留下来的未列入供养的病亡遗属也很多。面对这一情况,小青矿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对所有职工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由各单位领导带队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职工家庭状况、经济收入、所面临的困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对困难职工情况实现了动态跟踪。

根据调查结果,小青矿决定建立“3456+9”的帮扶模式,“3”即突出帮扶工伤残职工、大重病困难职工、突发性困难职工三个重点群体;“4”即要求基层党政一把手对职工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家庭住址、家庭困难做到四清楚;“5”即五个必访,职工婚丧嫁娶必访、职工家庭发生矛盾必访、职工受伤或生病住院必访、职工家庭有困难必访、职工本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6”即六个必谈,职工思想波动必谈、职工遇到困难必谈、职工上访必谈、职工工作变动必谈、职工人际关系紧张必谈、职工发生“三违”必谈。同时,以“惠及职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了扶贫帮困长效机制,通过修订《小青矿群众生活实施细则》,明确了大重病医药费补助、季度救济、助学借款等9项内容,每个帮扶项目都制定了严细的帮扶制度和流程。新的帮扶模式保障了职工的切身利益,企业的一片爱心使得“温暖工程”顺畅运行。

齐心合力,人人献出一份爱

大多数人都以为扶贫帮困是工会的事情,但小青矿却把“温暖工程”建设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尽党政之责、工会之能、群众之力,合力解决职工的每一个困难,形成了“思想难题党委帮、工作难题行政帮、生活难题大家帮”的良好氛围。

为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小青矿还设立了矿长信箱、党委书记热线电话,职工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与矿领导保持联系。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与特困职工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领导干部定期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慰问,并留下手机号码,如有突发性变故,职工可直接打电话寻求帮助。小青矿除宁淑兰老人外,还有13户特困家庭与矿领导结成了帮扶对子。李桂英是病亡职工遗属,带着一个精神病女儿和一个癫痫病儿子。2012年刚入夏,她的儿子旧病复发,老人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拔通了矿长的电话。矿长周明弘得知情况后,急忙赶到她家中看望,并找人将她儿子背往医院,还拿出1000元钱给孩子看病。就这样,在周矿长的帮助下,她的儿子很快康复了。

形式多样,扶贫帮困多元化

随着“温暖工程”的深入开展,小青矿不断拓宽帮扶范围,拓展帮扶对象,做到了“节日帮扶有重点、日常帮扶不断线”。除坚持每季度走访外,小青矿还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到荣转老军人家中走访,重阳节期间到80~100岁高龄老人家中走访,建立了“爱心超市”,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等。2011年,小青矿共发放“温暖工程”救济款182万元,助学金10.4万元,为急需帮助的职工及家属捐款2.5万元,为困难职工及家属提供衣物和生活用品2366件。

在给予困难职工物质帮助的同时,小青矿还本着“情感与责任并举,经济与精神并重”的原则,注重精神的慰藉。2012年雨季到来后,全矿有11名职工家中漏雨,矿领导在第一时间前往受灾的职工家中探望,除送去慰问金外,还为他们送去部分修缮物资,以解燃眉之急。

通过深入开展“温暖工程”建设,小青矿在企业和职工之间架起了一架连心桥,解决了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矿山建设中来。

猜你喜欢

遗属矿长职工群众
校园危机发生后的心理管控技巧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矿长的记性
龙里县发放2016年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基金
回炉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管得宽
提留遗属补助费透支后应继续支付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