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2012-08-15毛明芳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专利基础

毛明芳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科技创新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率先创新的引擎效应、模仿创新的扩张效应、创新继起的持续效应以及结构优化的集成效应”。[1]P412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怎样以科技创新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循着选择性基础和前沿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专利-标准战略和打造自主知名品牌的科技创新路径,来提高自主创新的成效,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以推动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拼资源、拼劳力、拼环境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一、攻克核心关键技术,破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难题

核心技术是指企业拥有的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竞争者难以模仿或超越、能够带来较大增值收益的技术或技术体系。核心技术是现代企业的竞争之基、生存之本和利润之源。微软公司掌握电脑的操作系统技术,其税后利润率大概为40%;Intel公司拥有电脑CPU的核心设计制造技术,其税后利润率大概为20%;国内的电脑生产企业,其税后利润率仅为5%左右。由于大部分行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5%,分别比美国和日本低23和22个百分点。[2]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首当其冲的就是攻克核心技术,以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但是,我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发展状况却存在隐忧。在世界经济论坛编制的《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各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数据表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而美国、日本为5%左右;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而其它创新型国家则高达70%以上。[3]因此,在当前大部分行业外围技术已经或即将实现突破的优势条件下,自主创新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必须举全国之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

首先,深化官产学研合作。核心技术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但其技术难度也是非同一般的,单凭某一个或两个企业的技术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在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深化官产学研合作,推动建立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过去,我们的官产学研合作多是以技术咨询、专利转让、项目合作、技术服务为主要形式开展的,这些合作形式对于解决企业的短时技术之需是必要的,但没有在各合作主体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共享关系,合作相对松散、不长久。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可以在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引导下,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之间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既提高了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科技合作的积极性,又分担了企业的科技创新风险。目前,科技部已在全国布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建立试点联盟56个。实践证明,这些战略联盟对于产业核心技术的促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此,要进一步扩大战略联盟的覆盖面,以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为载体,整合各地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全国和省级的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充分发挥联盟内各单位的技术优势,进行整体攻关,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确保产业安全、产业利润和产业竞争力,以企业核心技术的攻关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其次,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有助于集中行业内各方资源、凝聚多种力量集中进行科技攻关,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布局实施了16个科技重大专项,部分省、市、区也组织实施了一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能有效实现政府投入与市场机制的完美融合,对于破解技术发展难题、促进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是今后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突破的方向。因此,今后要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整合创新资源、加快研发进度、实现重点突破,特别是注重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生物育种、新药创制、大型核电、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等重大战略性产品和技术研发,以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来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

再次,重提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举国体制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可以组织跨省域、跨行业的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是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性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继续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组织保障。中国高铁技术能在几年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是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结果。但一个时期以来这一体制被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几乎完全抛弃。现在看来,这一做法是不明智的。在当前自主创新进入“深水区”,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任务的关键阶段,要破解科技创新难度,要抢占科技前沿,就必须处理好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必须从总体上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及应用进行规划和指导,亲自参与到技术创新过程之中”。[4]P60-61当然,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应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项目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二、选择性布局基础和前沿研究,为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5]要想攻克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必须选择性布局基础研究,以坚实的科学基础支撑产业技术发展。基础研究是以揭示自然规律为目的,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研究,是新知识的源泉,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是一个国家科技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孕育科技创新突破的“发动机”。基础研究一旦取得突破,往往会催生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11月向首都科技界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基础研究相当重要,因为原始创新源于基础研究”,“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拿出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6]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总额持续增长,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量子通信、干细胞研究、纳米等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从整体而言,我国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不相适应。“十一五”期间,基础研究是我国科研投入的“短腿”,仅占研发经费投入的5%左右,同期美国是18%左右,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在15%以上。这与我国”抢抓世界科技创新突破”的战略规划不相符。因此,“十二五”时期作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要特别重视基础研究,力争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首先,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当代技术革命的成果主要来自基础研究的开拓。“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0%以上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每一项新技术专利平均涉及两篇基础研究论文”。[7]基础研究是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因此,首先要确保基础研究的足额投入,要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内,将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从现在的5%左右提高到15%左右,这既是发达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惯常做法,也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基础研究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研究成果的公有性,研究者不能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一般缺乏基础研究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发挥政府财政科技投资的基础研究主导作用,将这一领域作为支持重点。

其次,创新基础研究管理体制。当然,在发展基础研究方面,我们要有新思路,要打破基础研究全部靠政府财政投资的传统思维,鼓励企业参与基础研究工作。有学者甚至将基础研究分为科学家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科技计划驱动的基础研究和产业需求驱动(企业应用类)的基础研究。并提出,不能期望科技计划型基础研究能有效解决中国产业的核心技术问题。“在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政策上,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经济杠杆和管理体制创新,引导企业从事面向产业需求的基础研究,因为只有企业自己最清楚所在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向”。[5]当然,“对于工业企业的基础研究来说,它一般具有一定的范围,或多或少关系到其当前或未来的经营范围,因而企业的基础研究往往是一种定向的基础研究”。[8]P30因此,国家应转换有关基础研究的传统思维,创新基础研究管理体制,激发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动力,培育和增强企业的应用类基础研究能力,以基础研究支撑企业的核心技术攻关和可持续科技创新,以赢得长远竞争优势。

再次,重点关注前沿科技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前几次科技革命中都错失了历史机遇,作出的贡献相对较少,导致了当前中国科技的相对落后。中国能否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事关中国未来的发展。因此,要充分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争当新科技革命的引领者。当前,要特别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在立足现有国情和科技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论证,已明确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列为新时期我国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首先要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规划,选择好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其次要重视这些产业的基础研究。在这些新兴产业领域,我们与国外的科技差距较小甚至是同时起步,我们要抢占先机,引领科技浪潮。前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指出,“中国不能再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第三,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集体攻关能力。要选择一些具有战略方向性、影响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集中人财物资源进行重点突破。

三、实施“专利-标准”战略,将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当代国际科技竞争已经前移为关键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专利和国际标准的竞争。企业拥有国际专利、掌握国际标准制定,就意味着它已经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就可以获得持续不断的利润来源。“使知识产权和标准有机结合,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支持的关系,是企业谋取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9]P158因此,将技术转化为专利和国际标准,以提高企业经营利润、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已成为当今许多跨国企业巨头的通常做法。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劳力”。拥有自主专利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一方面可以凭借先发优势和垄断地位而获得市场定价权,获得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掌握的核心专利设置“专利壁垒”,进行专利保护和专利授权,获得专利使用费。获得专利授权使用费已成为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如美国高通公司等)的主要收入来源。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我国已渐渐开始在国际专利和标准舞台崭露头角。近年来,我国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都有大幅上升。TD-SCDMA是百年电信史上,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在世界物联网领域,我国与美国、德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大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属于卖产品、卖劳动力的三流、四流企业。据统计,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大部分企业没有在行业内具有发言权的核心专利。由于不掌握核心专利,我国企业就难以逃脱被跨国公司或国际专利联盟摆布或宰割的命运。中国企业要抢占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就必须实施专利—标准战略,将核心技术转化为核心专利和国际标准,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首先,提高企业的专利和标准意识。毫无疑问,经过近些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国在某些科技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或同等水平,但广大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以及科技工作者的专利和标准意识不强,没有及时将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没有及时将科技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因为:一方面,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缺乏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意识;另一方面,申请专利特别是国外专利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进行知识产权维权诉讼费钱、费时、费力,国外早已形成了相关费用承担机制,而我国绝大部分费用需要企业自身去承担,这就造成我国企业和科研人员的专利申请积极性不高、维权意识不浓。因此,对于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要通过风险投资机制等渠道促进其应用,让开发的专利有可预期的回报,提高他们的专利申请积极性;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对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应对国际知识产权诉讼给予司法援助,让企业从申请国外专利以及应对国际专利诉讼时少走弯路、尝到甜头,以提高它们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其次,加强企业之间的专利合作。要改变当前企业专利申请单打独斗的局面,进行企业之间的专利交叉许可。交叉许可是企业之间有关技术、专利的一种等价交换,是指企业以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授权使用来换取对另一个企业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使用。专利交叉许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研究、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中国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专利池塘”就是在专利交叉许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个企业之间的专利许可合作。进入“专利池塘”的企业可获得许可使用池塘内的所有专利技术;池塘外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获得统一的许可证进入池塘,使用池塘内的所有专利技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企业之间的专利合作,方便了企业之间的专利使用,降低了企业的技术开发成本。当然,这也极容易形成排斥池塘外企业的专利同盟,造成专利垄断和专利封锁,不利于技术的转移扩散。因此,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多攻克一些核心技术,这样才有资本进入国外跨国企业控制的“专利池塘”,获得更多获取国际科技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之间的专利信息沟通与协调,“抱团发展”,以行业或集团的力量来防止和对抗国外企业以专利同盟的名义进行专利垄断和专利封锁,无端遏制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再次,实施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策略。技术标准是当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企业成为国际技术标准制定者,就可获得行业话语权,就可成为其它企业竞相模仿的“标杆”,就可以长期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当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成为技术标准时,如果其它企业要使用该技术,就必须达到技术标准,也就必须支付专利使用费。我国企业要借鉴和运用这种策略,争取将更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专利打造成为国际标准,将专利与技术标准捆绑,以收取丰厚的专利使用费。当然,要使专利成为公认的技术标准,必须获得同行的认可,必须通过严格的市场考验,这就需要在做好技术攻关的同时,还要做好技术和专利的宣传与营销,让国际同行和消费者认同这一技术和专利。

四、打造自主知名品牌,提升技术产品和企业的无形价值

品牌是指能够体现产品个性、将不同产品区分开来的企业商标、产品质量、安全性能、营销模式以及企业文化等的综合体。品牌是商标的俗称,并反映商标背后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参与竞争的软实力,意味着消费者认同度和市场占有率,意味着高利润。对于企业而言,知名品牌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强大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就意味着其经济发展质量高、效益好,且有持续竞争优势。

但是,我国的品牌建设与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我们的现实状况是“贴牌比品牌多,一般品牌比知名品牌多”。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0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大陆仅17个品牌入选。由于缺少知名品牌,我国经济只能是“打工经济”,只能做贴牌生产。“中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到40%,都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10]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必须打造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首先,要有核心技术和专利。品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消费者的口碑,需要依靠科技、专利、商标和企业文化等的共同支撑。科技创新是形成品牌的基础;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是打造知名品牌的前提条件。“品质决定品牌”,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

其次,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一般而言,知名品牌的形成需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持续创新是形成和打造知名品牌的前提条件。“百年品牌,持续创新”,“老品牌,新做法”是对可口可乐品牌经营理念的最生动写照。“可口可乐”是当前世界最古老的品牌之一,其品牌评估价值约为700亿美元,居于世界品牌价值前列。其品牌长盛不衰的秘诀就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包括口味调整、工艺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品牌管理创新等。

再次,重视品牌软实力建设。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参与国内、同际竞争的软实力。它既需要产品质量、技术和安全性能等有形资产和价值的支持,更需要企业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的酝酿。品牌代表的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通过多年经营沉淀的价值理念。如“奔驰”是高质量、高舒适感、高品位、高安全性能汽车的代名词;“丰田”则是节油、轻便、简约汽车的代名词等。在产品种类繁多、市场竞争激励的当代社会,顾客的购物需求已明显提升,不仅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同时注重产品的品牌理念和生产企业的企业文化。顾客购买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因此,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并且要做好品牌的对外宣传。

综上所述,在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创新路径中,攻克核心技术起关键作用,可以破解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难题;选择性布局基础和前沿研究起基础性作用,可为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实施专利-标准战略起价值增殖作用,可将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自主知名品牌可为企业树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产品和企业的无形价值,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质量。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绿色征途中的中国贡献[N].光明日报,2010-11-28.

[3]会诊“创新”[N].光明日报,2011-01-13.

[4]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纲要[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柳卸林,何郁冰.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J].中国软科学,2011,(4).

[6]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0433333.htm l.2012-3-1.

[7]温家宝.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1,(14).

[8]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赵建军等.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10]吴邦国.充分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求是,2010,(19).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专利基础
烧结矿低硅均质慢烧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专利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发明与专利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