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学发展观价值诉求目标和途径的一致性*

2012-08-15陈艳飞陈若松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基础性途径利益

陈艳飞,陈若松

(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8;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只有从科学发展价值目标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内在统一视角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才能正确界定科学发展价值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目标和途径的一致性集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和价值途径的内在统一。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蕴含着基础性价值目标和基础性实现途径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物质力量,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种社会基础性力量逻辑上优先发展价值目标,归因于人自身的基础性生存需求:“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成了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类要创造历史必须首先生存下去,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人对基础性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满足和出现,不断推动历史的发展,因此,人的生存的基础性价值目标决定了社会基础性发展价值目标,实现这种价值目标实现途径只能是发展生产力。人的生存需要是第一需要,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人类开始劳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这第一步是由它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而人的其他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只有在第一个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有可能得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交往世界化和普遍化基础上。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科学地认识到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发展落后与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矛盾,社会主义发展价值目标首先应该就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基本生活需求的实现途径,就是要突出解决发展生产,明确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就是新中国最为紧迫的任务,否则,“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都内在蕴含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性价值目标和价值途径要统一;科学发展比“硬道理”更硬,比“第一要务”的地位更加巩固,就是更加明确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而第一要义的价值诉求:更加重视人的基础性价值目标和基础性价值途径内在统一,更加坚定经济建设中心地位。

发展生产力,进行生活资料生产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基础性价值目标的途径,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更高层次价值需求的基础。因为只有立足于生产力的发展,满足好人类的第一需要即生存需要,才能又好又快地尽可能获得更大和更高层次价值的发展;人的价值和人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层次化,而基础性价值需求就是物质生活资料需求,基础性价值实现的途径只能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只有发展生产力,是这种生产活动本身丰富多彩,才能真正在现实的基础上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乃至实现人的自身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价值诉求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和为根本手段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活动既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又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的存在特有方式和价值体现,对这一生活价值诉求,必然体现为追求人的生存、繁殖、社会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全面性,社会发展必然体现为全面发展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这种人的自身社会全面发展恰恰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所要求的,而这个社会里每一个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程度又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社会发展不能出现偏离人的价值需求,更不能出现社会发展异化;马克思同时痛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高扬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诉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最终归宿又是根本手段。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诉求始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培养“又红又专”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核心价值诉求体现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同时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性和智慧,吸纳人民群众的创造成果,江泽民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核心价值体现在: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最终归宿就是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这种利益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利益,根源在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需求;同时让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最为根本的要把满足人的利益和尊重人的主体性相结合,提出人力资源强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新要求。

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核心价值诉求体现在“以人为本”,指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不是个别少数人的利益为本,而是以最广大中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本,而这种利益的实现就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个人利益之上,而不是虚幻的抽象的集体利益,恰恰相反,这里的核心价值主体就是个体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统一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人自身的价值发展绝不仅仅是人的物质利益的发展,其核心价值目标是人自身多样化需要满足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满足,更是追求人的历史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与此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诉求的根本途径就是人的自身自由而全面的程度和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因此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要共建共享,实现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价值诉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和为根本手段的内在统一。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注重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价值实现途径的内在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体现科学发展价值诉求基本特征,人的价值或人的需求是全面的价值,协调的价值,可持续的价值。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需要和价值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动物层面上即本能的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人自劳动开始就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还要形成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以及精神交往和精神生活,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经济利益基础上追求和维护自己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因此人的自身价值是全面的价值。

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领域、行业、群体和阶层之间存在各种利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利益冲突和矛盾,国家、阶层、群体和个人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利益矛盾,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这些矛盾;因此,社会发展利益比例和分配格局包括社会资源优化和配置都需要协调,最终每个人的利益分配需要社会设计和协调,人的利益是需要协调的利益,人的价值诉求必然存在协调,因此人的价值是社会需要协调的价值,具有社会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多样性内在统一的特征。社会和人自身发展都存在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要求必然体现为价值诉求的可持续性,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矛盾,人的发展要考虑到自然承载能力,要考虑到资源有限性和生态平衡规律;当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也存在利益矛盾,社会发展价值诉求考虑到人自身的再生产、延续后代,让后代持续发展,人和社会发展价值诉求应该是可持续的价值。

科学发展价值诉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必然要同价值实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途径实现内在统一;科学发展观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以适应人的利益全面满足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建设两型社会,以满足人的全面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协调各个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和价值追求,允许多样性利益存在,以使社会达成利益设计共识和普遍认可的利益分配新格局,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社会发展合力。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主张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实现统筹兼顾的价值诉求目标和统筹兼顾的价值诉求方法的内在统一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P387“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2]P387提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其实质就是要统筹兼顾十个方面利益关系,特别是要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邓小平同志也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2]P250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3]其实质就是统筹兼顾发展社会主义,只有统筹兼顾发展社会主义,才能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展了统筹兼顾的价值诉求思想,强调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个方面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了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统筹兼顾的价值诉求目标与筹兼顾的价值诉求方法的内在统一。

实现科学发展只有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和谐发展的利益格局,而不是为了刻意追求低层次的和谐状态,从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价值诉求原则。坚持这种价值利益诉求统筹兼顾性,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的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形成广泛共识、集聚强大力量。

[1]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9-28.

猜你喜欢

基础性途径利益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中国移动4G基础性网络部署策略研究
利益链与新垄断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