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现状探讨

2012-08-15虞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全科卫生

虞红

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处于卫生服务系统的金字塔底层,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全科医师利用社区和家庭中的初级卫生资源,处理常见的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并对各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及其导致的功能性问题实施干预,旨在使用较少的卫生资源保障大多数民众的健康水平。

1 我国全科医生现状

随着我国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开展,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目不断增加,导致全科医生人才需求剧增。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成为了制约基层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基层卫生机构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由于职称评定、福利保障、薪资待遇等政策还不够完善,使得基层卫生机构难以吸引并留住优秀卫生技术人才。有调查表明,目前全科医生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人员比例、学历、职称及专业构成比也不尽合理。此外,高等院校培养的全科医生和基层卫生护理人员,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当前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全科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及各地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的师资、经费等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方案[1]。

相较于国外,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也没有关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形式及内容、年限的标准模式。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科医学的概念及内涵理解不全面,对全科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全科医生队伍缺乏主动性和全科医疗服务观念;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数量不足,培训内容不规范,无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等。基层卫生服务的发展和对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对全科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2]。

2 国内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在国外,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30% ~60%以上,所提供的卫生服务业务量占一半以上,家庭医生的学历层次基本都在硕士以上,可以服务于多家医疗机构,独立执业,而且其工资收入超过多数专科医生。欧美国家拥有一个严格的全科医生培训体系,包括本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部分,从医学院校毕业后的医学生,经过2~3年的全科医生培训,在通过严格考核后才能成为国家认可的全科执业医师。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教育及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现阶段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当前我国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是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骨干力量,应当成为全科医生的主要队伍[1]。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①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②全科医生岗位培训模式,采取脱产、半脱产或业余学习方式。③规范化全科培训。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后的医师需进行三个阶段的培训方可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④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全科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建立和健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任务,是建设全科医生人才队伍、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和主要途径[3,4]。

3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进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全科医学以来,我国对全科医学的培训及全科医生的培养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北京和广州在1989年率先成立了全科医学学会,隶属中华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全科医生培训中心,1995年开始,30余家医学院校招收了全科医学专业的大专和中专班,北京宣武区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全科医学(疗)示范区[5]。目前,很多地区组织了各类全科医学培训项目,并依托医学高等院校或有条件的医院建立了全科培训基地。1999年11月浙江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挂靠浙江大学医学院,协调全省的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开展规范化全科培训试点,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基础及基层卫生服务思想的教育,开展了全科医学相关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成立11个地市级全科培训基地,此外还开展了乡村医生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6]。

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政策,对全科医生的培养进行探索和创新。重庆市自1998年正式启动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大胆探索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选择热爱全科医学教育的专科医生进行转型培训,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及自学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等多种渠道推动全市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进程[7]。从2009年3月开始,辽宁医学院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加大全科培养师资力量,在2011年9月招收100名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采用现场教学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主要教学方法,并适当延长全科医学临床实习时间,让学生通过实习获取更多实践操作经验[8]。

4 面向农村地区全科医生培养的发展

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面临着医疗资源缺乏,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的农村或山区医疗卫生人才分布也极不平衡。为缓解北京农村卫生人才紧缺的状况,2008年9月由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开办北京山区半山区临床医学专科定向班,采取定向招生、培养、就业的培养体制,从七个远郊区县的乡镇农村户籍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通过高考录取,毕业后以协议方式服务于北京山区半山区。发展出一种探索性的培养模式[9]。湖州师范学院受市政府委托,在浙江省率先开展了定向免费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设计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构建了“校地共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改革创新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全省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推动作用[10]。

4 思考

当前,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改进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建立学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行政管理合作办学的团队,使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相符合。在三年制临床全科医学方向免费定向培养的基础上,着力推荐五年制本科全科医学定向生的培养。其次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学习。最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应用技能,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符合。

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是全科医学教育自我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2011年7月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把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在学校,3年的临床教学在全科医生规范化教学基地的模式。而在过渡期内,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采用“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由各省(区、市)确定。从2012年起,新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科方向)要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要求进行培养。

全科医生将成为我国今后医疗事业的主要生力军,伴随着其数量和质量都不断在提高。建立合理的培养制度是全科医生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制度的确立并不能在短期内缓解目前全科医生短缺的现状,我们必须严格把关,开展在岗人员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与规范化培训,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岗卫生人员进行全员岗位培训,以期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

[1] 郭清.中国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全科医学,2004,7(5):291-292.

[2] 李伟,李永江,刘军.全科医生供求现况及培养策略.中国全科医学,2001,4(2):112-113.

[3] 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42-644.

[4] 陈天辉,李鲁,施卫星,等.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28-31.

[5] 李伟,梁丽华.全科医生需求现状和培养对策.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9,19(11):25-26.

[6] 张爱珍,余海,杜亚平,等.浙江省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国全科医学,2002,5(6):451-453.

[7] 何坪,陈祖禹,何有力,等.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与构想.继续医学教育,2002,16(3):41-44.

[8] 张涛,塔方欣,高艳,等.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初探.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31-33.

[9] 韩飞舟.农村山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14-15.

[10] 蒋培余,沈志坤,陆永良,等.浙江省首批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9):2121-2124.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全科卫生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卫生歌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讲卫生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