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影响

2012-08-15宋晓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脑血管血压

宋晓丽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1]: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可减少35% ~40%的脑卒中,20% ~25%的心肌梗死,50%的心力衰竭。研究[2]也证实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现对我科158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0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158例。其中男96例,女62例,年龄38~70岁,平均61.3岁,均无高血压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两组在高血压程度,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2.1 高血压病常识教育 ①高血压病的概念。②高血压病的发生机理。③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和危害性。④高血压是怎样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⑤高血压病应从哪些环节来预防。⑥常用的降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⑦终身治疗的必要性。

1.2.2 饮食教育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食高纤维蔬菜,适量蛋白,同时控制体重。

1.2.3 体质锻炼教育 体质锻炼项目有步行,太极,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按科学锻炼的要求,以本人不感觉劳累为宜。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30 min。

1.2.4 心理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不良心理因素刺激。

1.2.5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早睡早起是专家们经常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被动吸烟。

1.2.6 健康教育的形式 开展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如板报,讲座,宣传册等方法,使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到每个高血压患者及家属。使他们做到不仅仅能知晓,还能自觉主动执行,使健康教育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1.2.7 出院指导 指导高血压患者按医嘱正规合理用药,鼓励家属参与患者饮食用药治疗的监督,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

1.3 对照组传统式护理 即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模式。

1.4 降压疗效的判断 ①显效:舒张压下降大于15 mm Hg以上或下降至正常值。②有效:舒张压下降值小于10 mm Hg,但能下降至正常,或下降10~15 mm 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效果评价:通过健康教育式及传统式两种护理方法,在在出院时和出院一年后发放两次问卷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各种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情况来反映健康教育的作用,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后收缩压比教育前降低17 mm Hg,教育后舒张压比教育前降低15 mm Hg,总有效率达91.1%。而对照组患者教育后收缩压比教育前降低2 mm Hg,教育后舒张压比教育前降低3 mm Hg,总有效率46%。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因此,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在医院,还应走向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限于住院患者,还应面向大众。通过健康教育的普及,不但真正能做到防病,治病,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和致残率,同时还能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5-1544.

[2] 武阳丰等.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64-269.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心脑血管血压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