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2-08-15王梅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侧卧位胎头会阴

王梅钦

我院妇产科2010年1~6月,对100例的住院孕妇实施体位护理,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进有效母乳喂养及产妇康复等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待产妇100例,年龄在20~31岁,单胎头位,无明显剖宫产指征的,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分娩的不同时期相应体位护理;对照组自然临产,体位未予指导

1.2 方法 ;观察组的孕妇在宫口开全之前,胎膜未破,或胎膜已破,胎头固定,可行自由活动,站位,蹲位,左侧卧位等舒适的体位,避免取平卧位;进入活跃期待产妇,协助待产妇取和胎背相反的方向侧卧位,上半身抬高20°~30°;产妇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取平卧位床面后半部抬高30度,膀胱截石双膝外展双手抱膝,使髋关节高度曲屈,分娩后,初产妇取左侧卧位。其他的产妇是取舒适的自由体位;哺乳时协助产妇侧位。对照组孕产妇未特指导。

1.3 观察指标 以分娩方式,舒适度,有效的母乳喂养建立的时间作为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观察组50例中顺产44例.胎吸3例,剖宫产的3例,对照组顺产的30例,胎吸11例,剖宫9例。

2.2 产后3 h卧位舒适度,观察组腰酸背痛3例,对照组25例。腹部或会阴部疼痛5例,对照组32例。

2.3 有效母乳喂养时间建立,观察组1~3 h,对照组2-6 h.

3 讨论

临产,指导待产妇,在宫缩的间歇期取站,走,蹲,借肋胎儿的重力刺激,使间歇期缩短,宫缩时指导产妇取蹲或站,并在宫缩时进行深呼吸,减轻疼痛和加快宫颈的扩张,这样就加速产程。进入活跃期,产妇不能走,站,蹲,协助待产妇取与胎背相反的方向侧卧位,上半身抬高20°~30°,可加大胎儿向下的重力,在胎背和羊水浮力共同作用下,使胎背向孕妇腹部前方移动,刺激宫颈和盆底肌肉,加强宫缩,缩短产程,避免因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和胎儿宫内窘迫,胎头和羊水紧贴宫颈,对宫颈和盆底肌肉的刺激加大,反射性的引起宫缩及盆底肌肉收缩,促进胎头的旋转利于阴道分娩的胎方位和产程的进展。产程的缩短,减少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等围产儿并发症发生。产程缩短,宫颈和会阴水肿可能性就少,降低软产道损伤和产后出血,减少发生尿瘘和粪瘘的可能。产妇体力恢复就快,会阴愈合好。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协助产妇取平卧位,床后半部抬高20°,膀胱截石,双膝外展,产妇双手抱膝,令髋关节和膝关节高度屈曲,膝部尽量靠近腹部,可使用耻骨联合上抬,增大了耻骨弓的角度,提供宽大的分娩空间,利于阴道分娩,也缩短了产程,降底手术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和颅肉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同时产妇阴道损伤小,产后出血减少,减少发生尿瘘和粪瘘的可能。产妇体力恢复就快,会阴愈合好,分娩后,初产妇取左侧卧位(初产妇大多会阴有切口)减少恶露渗入伤口,利于伤口的愈合,减少子宫因分娩后而成的后屈子宫引起腰酸背痛。经产妇可取自由舒适的体位,分娩后哺乳期,产妇取侧卧位,母亲只需抱住婴儿的上半身进行胸腹相贴。又可避免传统的坐位哺乳时易加重产妇腹部切口和会阴部口的疼痛的缺点,既能减轻母亲抱婴儿时速的重力负担,又能使母亲很好地控制婴儿的头部,进行有效的母乳哺养。

猜你喜欢

侧卧位胎头会阴
体位及上推胎头时机对胎头深陷骨盆转剖宫产术患者取胎头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孕期睡觉取左侧卧位好处多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