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意识视野下的初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2012-08-15刘云飞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牛津母语汉语

刘云飞

(镇江市江南学校,江苏镇江 212008)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既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跨文化意识是指人们对影响到思维和行为的母语文化和异语文化两种文化模式异同的理解[1],这就要求在常态的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意识教学。

1 语音教学和文化意识

母语的习得主要是通过从小模仿周围人群的发音和说话,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而使母语与方言的整套发音经验固化。因此,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母语和方言会对外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语音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发音经验的差异体现了文化差异。因此,语音教学中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比较也是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1.1 重音和词义

英语是典型的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中国学生在读英语单词时很容易把各音节分得很清楚,对每个音节用力一致,给人的感觉像在读两个或多个汉字。在英语中,当读多音节单词时,需要重读其中一个音节。有时,改变重音会改变单词的含义[2]。

1.2 语调和句意

英语单词在语句中必须受语调的支配,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意图、态度和情感,即同样一句话,其中单词语调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同,例如:1)Mr.Jiang is the first person in Sunshine Town to own a boat.2)Mr.Jiang is the first person in Sunshine Town to own a boat.3)Mr.Jiang is the first person in Sunshine Town to own a boat.

以上3句中,由于语句中重读单词(加粗单词为重读)的不同,句子意思也不一样[3]。

1.3 英语连读现象

英语语流中的连读现象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是因为英语和汉语的音节之间的衔接方式有所不同。例如:1)an apple前一个单词的辅音与后一个单词的元音连读。2)best time当两个辅音相同时,只需发一次音即可。3)we enjoy当两个元音相连,第一个元音是[i]或[iː]时,中间插入[j]。4)go out当两个元音相连,第一个元音是[u]或[uː]时,中间插入[wː][4]。教师在语音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由于英汉语音差异引起的母语负迁移作用,努力克服母语影响。

2 词汇教学和文化意识

2.1 词汇和概念

外语词语(或句法)所表达的概念与母语并非完全重叠,学习一门外语,实际上是学习者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一套特有的概念系统[5]。例如,汉语中的“笔”这一词汇用英语表达一定要弄清是什么笔,因为英语中与“笔”相关的词汇是具体而明确的:铅笔pencil,钢笔 pen/fountain pen,圆珠笔 ball-point pen,毛笔 writing brush,画笔 painting brush,鸭嘴笔drawing pen/ruling pen,蜡笔(wax)crayon,粉笔chalk。在有关“笔”的词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不同民族认识世界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2.2 词性差异

英语和汉语在词的分类上有所差异,词类的语法功能也不能完全对应。例如:1)英语名词和汉语动词的转换:They are waiting for a sight of the Queen passing by(他们在等候观看女王经过那儿)。2)汉语名词和英语动词的转换:We can house if the hotels are full(如果旅馆客满了,我们可以给你提供住所)。3)汉语的动词和英语的副词的转换:Open the door and let me in,please(请开门让我进来)。

2.3 习语和文化

在语言表层形式背后,习语的深层结构和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只有深入了解这种差异,才能真正理解成语语义,例如:1)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捷足先登)。2)raining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意象产生不同的习语。

3 语法教学和文化意识

准确运用语法知识是语言交际的基础。母语干扰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学习者试图借助母语的结构、语义等表达思想,这时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避免母语干扰实质是一种跨文化意识的体现,即充分认识两种语言的差异源于两种文化在认知上的差异,因而导致了表达方式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的确有很大区别,例如:Although the Forbidden City is almost 600 years old,it is still very beautiful(虽然紫禁城已经有600年左右的历史,但是它依然很美)。中国学习者常出现的“Although…but…”等错误表达,即为母语干扰造成。

4 功能教学和文化意识

东西方在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往往导致汉英两者语言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不相同。例如:A:I'm much grateful to you for everything you've done for me.B.1)Forget about it.2)That's all right.3)I'm pleased to be at your service.4)You are welcome.此会话情节是感激,前两个回答在汉语中是可以的,但在英语中是对道歉的回答,在这儿不符合英语的交际习惯。在功能教学中,要了解在中西方日常人际交往中如何准确地进行表达,要观察常用的对话模式,收集整理常用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法[6]。

5 话题教学和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话题教学中主要是和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而这些话题本身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牛津初中英语》题材广泛,如7AUnit 2的中西方节日、饮食,8A、8B的保护野生动物、旅游、慈善活动,9A的星座、颜色疗法、电影、电视等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让学生在体验和感知英语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在7AUnit 3讲到中国新年时,我们会学习一些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汇和短语,如 lion(舞狮),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the Lunar New Year(中国新年),firecrackers(鞭炮),Lai see(lucky money压岁钱),Gongxifacai(May you prosper恭喜发财)。同时可以对比学习英美国家新年中一些独具特色的词汇,如:Tournament of Roses(玫瑰巡演),Open House(新年时很多美国家庭互相拜访的一种方式)等。

6 结束语

语言知识的每一个方面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知识与文化意识并不矛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还需要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而且必须在文化意识视野下进行,以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当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单靠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这方面如何去做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1]Samovar L A,Porter R E,Stefani L A.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63-264.

[2]《牛津初中英语》编写组.牛津初中英语9A[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112.

[3]《牛津初中英语》编写组.牛津初中英语9B[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34.

[4]《牛津初中英语》编写组.牛津初中英语8B[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36.

[5]韩宝成.关于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0-302.

[6]张锦芯.模拟考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牛津母语汉语
学汉语
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宅假期
烧烤也疯狂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