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教学:广告专业校内实践改革新路径

2012-08-15高兰英冯雅颖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广告公司专业教学

高兰英,冯雅颖

(1.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管理与服务系,江苏 南京 210039;2.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广告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关系,一直被戏谑为“企业跟不上时代,行业跟不上企业,教育跟不上行业”[1]。在实际的广告人才培养中,一直存在着“错位”的现象。一方面,广告公司招不到动手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人才;另一方面,广告专业学生不去广告公司,主动转行。这种双向的“不选择”,反映出当前广告专业教育与就业、实践的脱节,其中原因主要归咎于校内实践教学的缺位。

广告行业与时代的“脱节”,源自理念的滞后;而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的“错位”,则反映出实践教学的缺位。广告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实践技能的加强与提升,势在必行。

1 广告专业实践失效分析

当前,广告专业教学实践基本采用传统的“理论+实践+应用”的模式进行,但具体成效不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课程设置的“失调”

从课程设置上看,广告学的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实践课构成[2]。也有更为复杂的设置“二三三”设置,即在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两大一级指标下,再设置专业基础素养、基本专业能力、就业拓展素养与技能课程模块以支撑专业能力模块,而基本能力模块下,再设置广告策划能力模块、广告营销能力模块、广告设计制作能力模块等课程模块。

但这种过分关注“宽而全”的教学方式,形成了学科的“骨架”,却没有足够的“血肉”进行支撑。在学者徐艳琴的调研中曾指出:技术课占31%、专业课占31%,而实践课程只能占26%[2]。实践环节的“相对弱势”又直接影响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效果。不能学以致用,归根结底要归咎于课程设置的“失调”。

1.2 专业教育与校外实践的“误点”

大一、大二的寒暑假是广告学专业在校学生自主实习的高峰时期。学生一般会就近选择学校周边、居住地周边的广告公司或其他单位自主实习;而校方则在大三暑期至大四上半年度统一安排专业实习。而此阶段,不少学生忙于求职或准备考研,往往会“顾此失彼”,影响专业实习。

相对而言,大一、大二以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为主,较少涉及到专业实践内容。因此,学生的实践往往较为盲目。而在大三开设专业实践课程时,又受到就业发展等其他因素影响,制约了教学实践的效果。同时,由于实习时间短、实习生不受重视等原因,学生往往难以接触到广告运作的关键环节,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3 本土广告公司实习的“短板”

当前,本土广告公司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一般规模不超过30人,因此,在接纳实习学生的能力上受到明显的限制。这种十分精简的结构,追求的并不是“精深式”、“合作式”的运营模式,广告从业者往往“身兼数职”,对于实习学生难以尽心尽力指导。校外实习的学生难以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缺乏提升业务能力的机会。

同时,校外实训一般都会选择在学校所在的城市,而中国的广告环境本身的分布也不均匀。目前,具有良好业务操作规范、先进发展理念的国际性4A广告公司依然集中于北京、上海与广东等地,我省势力强大的广告公司依然局限于媒体的运作;除此之外,二三线城市的广告资源更为有限,不仅广告公司数量少,业务理念等也难与国际接轨,要大规模开展有效的、专业的学生实践更是不易。

2 “项目教学”实践模式的引入

“项目化”最早源于企业的管理创新,旨在以项目为统领,超越行政级别与职能分工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自由调配资源。将“项目化”理念引入广告专业教育,旨在组织学生全程参与真实的广告项目,在团队组建、团队合作以及与市场的即时反馈中提高自身的实战能力。

因此,项目教学的实践模式,即以校内实践为基本立足点,在模拟真实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竞标、分工、协作、提案”的过程中提升操作技能。

项目化的运作,一方面旨在高效调动、调配校内实践资源,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专业教育”与“行业实际”的隔阂,将“相对封闭单一的课堂知识体系与高速发展的复杂产业环境之间”协调,通过“具体教学环节的创新”与“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现实情境”[3]。

2.1 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角色将不再局限于“理论的传授者”,而应定位于“实践的引导者”、“项目的组织者”。

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搜集相关信息,如大学生广告节、企事业单位主办的比赛等,将其转化为“项目”,通过“指导—监督—评估”的职能角色,督促、检验学生完成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在教师理念转变的同时,学生态度、理念的更新更为重要。从“在校生”到“职业人”,不仅是称呼的改变,而且是社会职能的升级(从对作品负责到对客户负责);更是知识结构的拓展(由单一的广告营销与设计拓展为客户服务、商务礼仪、客户管理与公共关系等)。

2.2 外部智囊“走进来”

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意味着多元主体的必然出现。目前专业教育中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势必弱化,在学生自觉性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加大“外脑”借用力度。可邀请合作企业、实习基地的从业人员深入校园,就实践课程中的某些环节进行讲解或指导,课程指导的时间可以是周末或者晚上,灵活安排教学计划。而外部“智囊”还可以包括广告经营管理者、平面设计人员、文案创作人员以及客户经理等,旨在为学生传授具体经验的同时,强化广告业务管理流程,使学生在“术业有专攻”的同时具备行业的宏观思维能力。

2.3 教学内容设置

2.3.1 项目来源

以校方、专业教研室为主导力量,合理开发现有资源为在校学生“拿”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广告赛事。专业课教师负责信息搜集,关注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知名企业发起的广告赛事以及中国广告人、各类威客网上的“悬赏”项目等。例如,笔者近期组织学生参与了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华人微电影节”活动、2014年青奥会的招贴设计和推广方案项目等。

2)校园周边商家。以学校周边的各类商家为资源,教师组织学生自发调研、归类、整理好商家资料库。根据季节、节假日、商家性质等标准,以“拉赞助”的方式利用学校既有的媒体资源,如校园广播台、礼仪队、院报、学生自办报、校园宣传栏等,帮助商家实现在校学生群体的推广;同时,也可在校内推广成功的基础上,再逐步拓展校园周边的市场。

3)实训基地的业务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单位的业务项目。将自身定位为实习基地公司的“第二智囊团”,在作品半独立完成后,邀请公司的相关项目一线员工及负责人指导点评。

以实践项目为依托,责成校内指导教师与“外部智囊”中参与指导工作的广告人一线员工共同编写、制定实践课程的“读本”,将本学年的相关项目操作流程、调研分析办法、市场变化动态、客户管理方法等与理论知识融汇,对下一届学生予以指导。

2.3.2 项目操作

1)模拟广告公司业务机构。以普通公司行政组织结构“总经理—各个部门总监、副总监—小组长—员工”和业务组织结构“行政—客服—策划文案—设计制作—媒介—公关”为参考,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工作团队,划分为广告营销工作室、广告策划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等,设置比稿、提案、互动观摩等教学环节,对实践能力进行升华,让学生在广告工作技能方面获得整体提高。

2)分解落实岗位要求。建立基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广告设计课程标准。根据广告业及广告设计与制作公司用人要求来编制课程标准,分模块引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规定的广告策划师、广告设计师、营销师等资格考证内容,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归类并融合至相应的实践节点。

广告专业学生应在大学一年级完成基础课程的同时,逐步明晰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范围;在二年级开学初期,即可按照兴趣、特长等标准,5人左右分为一组,承担调研、策划、创意、营销、活动、广告制作、项目管理等具体岗位任务,基本上保证职业角色贯穿到专业学习始终,并给与学生一定的“轮岗”机会。

比如,笔者给大一的学生规定:每个人选择1~3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每个行业再选择1~3个品牌,进行定期跟踪,收集其市场动态信息,让自己“身在学校,心在市场”,从另一个侧面补充广告专业学生行业知识的不足,积累行业资料。

3)创立“工作室”管理制度。每个工作室由4~6名学生组成,在课堂共同完成广告作业,在课后一同进行广告学习和研究。工作室最大的优点在于跨越班级、年级的局限,实现在学院内的学生自由组合。例如,可以在保证专业教师的督导职能的前提下,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凭借操作经验等成为“总监”或“中级”职员,指导低年级学生。每个工作室拥有一名创意指导(组长),负责创意策略的总体把握和团队的工作组织。

比如,笔者以广告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依托,成立了“品拓校园营销工作室”和“橙色企业宣传片制作工作室”,先后服务了宏图三胞、怡宝、零帕等品牌的校园推广活动;南京芝燕堂公司的宣传海报、宣传片的制作;江苏移动神州行品牌推广等,较好地整体地锻炼了学生的广告专业技能。

2.3.3 考评方式

在项目化管理与教学的创新方式下,不能再一味要求学生死记概念、原理等,应该改进既有的考试形式,将传统的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融合在项目成果中。例如,通过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书》实现市场调研、文案写作等基础知识的巩固。

3 结束语

广告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用四力来表述,即沟通力、洞察力、适应力、创新力,用句通俗的话来讲即“说的出口,拿得出手”。项目化教学方式与工作室概念的引入,有助于形成具有交互性质的静态文本和动态广告创作项目的资源系统,最终架起一座学生所学技能、知识与行业岗位工作对接的桥梁。

[1]曾光.广告人才需要具备什么[J].广告人,2011(8):51.

[2]徐艳琴.我国广告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记者,2011,7(15):82 -83.

[3]陈娜.数字传播环境下我国广告教育的理念创新[J].新闻世界,2011,9(18):179 -180.

猜你喜欢

广告公司专业教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腋下广告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2010年戛纳广告奖全场大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