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图书馆图书污损成因及维护策略

2012-08-15许晓燕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污损管理员图书

许晓燕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江苏镇江 212003)

近几年来,高校办学规模迅速发展,新专业、新课程不断增加,对图书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随着图书价格的不断攀升,加上国家财政无力投入与书价涨幅相适应的图书经费,目前,高校图书馆经费缩水严重,日趋拮据,在大量购置新书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图书管理者要认真思考,积极应对,充分发挥图书馆现有文献资源的作用,减少图书污损,做好图书修补工作,延长图书的使用寿命,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价值。

1 高校图书污损的类型

图书馆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一张名片。图书馆的图书污损严重的话,不仅会给读者阅读增加一些困难,而且会给高校的形象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图书的保管工作,但由于人手不足,读者爱惜不足等原因,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经粗略统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每年都有几百册的图书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损,需要修补的也有上百册。

污损现象比较严重的图书大多是有关考研,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方面的资料或习题集。这些图书中的习题对于读者而言非常重要,他们会图省事而直接在书上做标识、解答题目等,甚至有的读者将自己需要的部分从借出的图书中撕下来,偷偷夹带出馆,这两种情况不易被红外线检测仪发现,也容易被图书管理员疏忽。

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采用网络化考试的科目逐渐增加,光盘成为读者比较喜爱的阅读工具之一。许多出版者会随图书附一张光盘,若前面的读者将光盘据为己有,后面的读者只能借阅不完整的图书,就会对图书馆产生不良印象。

破损最严重的是文学类图书。不少小说类图书借阅几次以后就出现了封皮丢失、脱胶、散开等严重问题,导致图书不完整,无法流通。有的读者吃东西时不小心而将果汁、油渍等滴落在图书上,有的读者随手在图书上写下电话号码或者在接听电话时记下重要内容。一些读者还会一边阅读一边在图书中写下感慨、评论甚至打油诗。还有一些超期未续借的或借阅时间长的,由于时间关系很容易发生图书丢失、页面发霉等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借阅的图书,为了方便学生借阅,在此期间的借阅时间一般定为0.5 a。偶尔也会在下雨天见到头顶图书跑来还书的读者。

为了减少损失,图书管理员一旦发现图书存在污染现象就会立即处理,对于破损和污染严重的会要求读者进行赔偿。学期结束时,图书馆领导还会组织管理人员集中清理受污损的图书,晾晒受潮发霉的图书,装订修补破损的图书,重新包上封皮,用橡皮擦去图书中的画线。每年寒暑假过后即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在校外实习学生的返校日,毕业生离校前夕都是赔书、赔款的高峰期。放假前借走的图书或遗忘在家里或丢失,实习期间借阅的图书想不起来放在哪里了,最后只能按超期罚款或赔偿图书处理。无论哪种形式,对读者来说是经济上的损失,对图书馆来说则是文献资源的流失,同时还增加了图书管理员的负担。

2 高校图书馆图书污损成因

2.1 人为因素

读者爱惜图书意识不强是造成图书污损的直接原因。

1)读者阅读习惯不同、道德素养参差不齐。高校图书馆主要读者是学生,而学生在多年的学习中,已养成了在课本、辅导资料上画记要点、书写答案的习惯,有时会忘记借阅与自己所有的图书性质不同。还有一些读者公共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对所借图书缺乏爱心,便会有意无意地污损图书。

2)管理制度不完善。图书馆没有把保证图书整洁、完整作为一项工作任务进行考核。为了方便读者借阅,提高文献利用率,图书馆大多采取开架借阅,而实行全开架使得图书保护更加困难。另外,流通部无法盘点,也会出现图书丢失而不能及时发现,图书整体破损、丢失、污染情况无法统计等情况。这也使得一些读者的不良行为增多,图书破损现象越来越严重,图书使用寿命越来越短[1]。

3)图书管理员责任心不强。有些图书管理员认为大学生素质较好,高估了他们的自觉性,给一些素质较低的读者留下了污损图书的机会。

2.2 客观现实因素

1)自然因素造成图书破损。纸质图书文献是印刷型出版物,纸张的质量,空气温度的高低、湿度的大小对图书的使用寿命都有极大的影响。空气湿度越大,纸张的酸化就会越严重,就越容易滋生霉菌、细菌等微生物。另外,虫蛀、灰尘积聚、强烈的日光照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等都能使纸张变脆、破裂、发黄、霉变,对图书造成永久性破坏[2]。图书馆每年剔旧的图书大多属于此类。

2)图书出版质量。出版商为了追逐最大的经济利益,采取各种手段降低成本,最常见的是降低图书出版质量标准。对于畅销图书,他们为了获得市场先机,有时会缩短出版周期,使用低质伪劣材料,致使新出版的图书就出现书脊开裂,书页脱胶、散落等现象。据资料显示,图书的装订质量问题占出版印刷业质量问题的60%,已成为目前出版印刷业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1]。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文学库就出现过新书仅流通一次就开裂、散落,需要修补装订的情况。

3)图书价格逐年增高,许多读者欲购不能,望书兴叹,借阅成为最经济的阅读形式。另外,由于经费紧张,图书馆书刊资料的品种及复本数量在不断减少,供不应求,流通次数增加而使破损加重。例如,计算机类图书,平均价格在40元/本左右,而且每年都有新版考试用书出版发行。当年出版的教材、大纲及参考书只在当年有用,来年就无太大作用了,图书馆必须每年购置最新出版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考研类图书。因此,这些图书在出版当年的流通次数最多。为应付考试,读者有意无意在图书上乱写答案、标记重点,使其成为污染以及浪费较为严重的图书。

3 创新维护策略

3.1 多渠道进行入馆教育,提高读者素养

读者公德意识欠缺是导致图书污损的直接原因。俗话说防患于未然,每年新生入学后,高校图书馆都会安排讲座,对新生进行借阅前的培训,让学生了解馆藏布局,学习图书馆借阅制度和读者手册,提高爱护图书的意识。笔者认为,还可以进行现场观摩、现场讲解,让学生体会借阅图书的过程,理解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爱惜图书,避免图书污损。还可以利用图书馆前的橱窗进行宣传,改变传统的新书介绍模式,交替进行破损、污秽图书展览,帮助莘莘学子形成爱书光荣、损书可耻的观念。

3.2 加强流程管理,提高图书管理员素质

图书管理员的责任心是减少图书破损的重要因素。图书馆要配备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员,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营造温馨的借阅环境,并通过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增强对读者的教化作用[3]。

要把好采购第一关,选择有信誉保障的发行机构,认真抽查每批新书的质量,杜绝劣质图书进馆。有必要时,可以对新书进行初始化处理,比如,给简装书套上塑料或牛皮纸封皮,对未线装的书,加上线装等,防患于未然。

对有收藏价值的破损图书,应及早修缮,或创造条件尽快将其转贮到新的载体上。在借出和读者归还图书时,图书管理员应认真检查,如发现图书有污损,先倾听读者的解释。对读者不良行为的狡辩,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应对,避免产生矛盾。要加强巡库工作,及时帮助读者寻找所需书籍,及时发现和纠正读者在寻书过程中的不规范、不道德行为。

3.3 改善馆藏设施,延长图书使用寿命

受镇江大环境影响,空气中灰尘大,化学物质超标,污染严重,而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藏设备简陋、原始,书库分散,图书搬运次数多,损耗大。首先应优化办馆条件,改善馆藏设施,如给每个书库配置专用吸尘器定期除尘。研究表明,保存图书,适宜的温度为17~19℃,适宜的湿度为50% ~55%。为了减少温度、湿度对纸张的影响,可以在库房内配备空调,或在较冷的地方配备供暖设施以备过冬之需,还应配备去湿设备或在库房内放置木炭颗粒、硅胶、石灰粉等干燥剂[4-5]。在国外,一般采用封闭式书库藏书来延长纸质图书的寿命,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科学藏书方法,切实有效地保护馆藏图书资源[2]。

3.4 完善借阅制度,有效防止图书污损

建章立制是防止图书污损的根本保证。超期罚款等赔偿制度由来已久,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中就有过期罚款大洋1分的记载。教育部2002年2月21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第20条规定“对违反规章制度,损坏、盗窃文献资料或设备者,按照校纪、法规予以处理”。因此,图书馆应增加“文献遗失或损坏赔偿制度”、“文献借阅逾期收取违约金制度”等,张贴公布于众,使图书管理员遇到读者污损图书进行处罚时有章可循,避免因不规范操作引起读者误会。一些出版时间久远且不易购买的图书,越有阅读收藏价值,越容易流失,有些读者宁愿赔款也要占为已有,图书馆应明确规定此类图书丢失要重罚。钻空子的读者少了,图书丢失的可能性也会降到最低[6-7]。

3.5 与读者互动,善意提醒图书到期归还

图书馆可以借助发放借书证这个便利条件,建立与读者的互动平台,通过汇文系统、网站留言、馆长信箱等方式,提醒逾期未还的读者早日归还图书。这样,不仅体现了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还加快了图书的流通周转速度,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特别是一些借阅率高的图书,长时间不归还势必影响其他读者的阅读。通过互动平台,还能获得读者反馈的信息,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4 结束语

让我们记住高尔基的话:“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舒畅愉快,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给你尊重别人和自己。”[8]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管理员有责任与读者携手共同保护好这个阶梯的洁净与完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杜绝污损图书现象的发生,使图书馆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1]侯宽其.浅谈图书馆开架借阅的利弊得失[J].图书馆论坛,2005(4):199-201.

[2]高红文.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J].沧桑,2007(3):134-135.

[3]肖京.公共图书馆在全面免费开放趋势下的应对方法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1(S2):38-40.

[4]王利敏.图书资料破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2):123-124.

[5]林家聚.国外对图书酸性纸的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1986(2):25-27.

[6]黄正良.加强库内指导,提高全开架服务质量[J].图书馆学研究,2003(7):84-86.

[7]吕联钟.污染图书处理规则及实例释疑[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6):54-56.

[8]刘春丽.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失现象剖析[J].图书馆园地,2008(6):91-92.

猜你喜欢

污损管理员图书
基于视觉显著度的污损图像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污损的成绩单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图书推荐
可疑的管理员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污损土地修复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