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姓氏趋同性和趋异性研究

2012-08-15朱红英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英汉姓氏汉语

朱红英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03)

当今社会,姓名已成为区分个体和全体不可或缺的语言符号。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作家、诗人钟敬文教授说:“姓名学是一种新兴的人文科学,是每个国民不可缺少的文化知识。”斯格伦夫妇(Mr.&Mrs.Scollon)及修克(Shook)在他们的著作中也阐述:姓名不仅仅是人们籍以相互区别的标志或符号,还是交往的开端,更是人们了解一个社会及其文化诸多方面的一个信息窗口。英汉姓氏体系生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经过漫长的历史洗刷和积淀,一路承载起丰富的民族历史、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张扬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价值取向。就中英姓氏而言,有人认为中国人的姓氏比较庄重,而欧美人的姓氏虽不如我们历史悠久,但其寓意更加丰富且趣味十足。笔者经过研究发现:经历了千百年历史长河的洗练,英汉姓氏的产生反映了两地先民许多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社会状况,也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纵观学界对英汉姓氏的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英汉姓氏的产生背景和应用的文献并不多见,且视角不够新颖独特,为此,本文拟对两种姓氏的产生和类别进行探究,旨在通过分析和比较两者间的趋同性和趋异性,揭示其隐藏于称呼指示功能背后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促进英汉姓名学的研究,增进英汉民族全方位的沟通与交流。

1 英汉姓氏趋同性(convergence)分析

英汉姓氏从何时开始已基本得到考证。随着早期人类文明程度的进步,人们开始集中居住,仅仅只有名已无法识别和区分不同的人,于是产生了姓氏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而与我们先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因素促成了许多古姓氏的产生,这些姓氏主要归为以下几类:

1.1 以生活资源类物品名称为姓氏

早期的人类以射猎采摘为生,社会生产力低下,对大自然依赖性极强,往往一只逃走之羊或一条漏网之鱼能使他们忍饥挨饿几天,因此他们视赖以生存的动植物为圣物,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能向他们提供生活资源的动植物名称的姓氏,如:英语中有 Lamb(羔羊),Sheep(羊),Bird(鸟),Finch(雀),Brock(獾),Crow(乌鸦),Cock(公鸡),Duck(公鸭),Sparrow(麻雀),Fish(鱼),Whale(鲸),Dolphin(海豚),Bee(蜂),Herring(鳕鱼),Rice(大米),Wheat(小麦),Cotton(棉花)[1]151-175等。汉语中有羊[2]1334、鱼[2]1409、麦、粟、谷、李、桑、麻[2]753、竹[2]1509、桃[3]702等,汉语中还有一些居家生活用品如: 柴、米、水、火、衣[2]1350、布[2]95、仓[2]104、房、门[2]775、席[2]1232、车[2]129等也成了人们的姓氏。

1.2 以自然万物为姓氏

英汉先民们敬仰膜拜大千世界中的世事万物,关注居住地众多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现象,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将其视为徽号或标志,甚至当作本氏族的图腾并加以崇拜。在中世纪的英国,人们崇尚一些动物的勇敢、智慧或漂亮的外表,喜欢用其标志物来装饰自己的门头,甚至直接取其名为自己的姓氏,如:lion(狮子),Bull(公牛),Wolf(狼),Fox(狐狸),Hart(雄赤鹿),Peacock(孔雀)等。一些常见的自然物,如:Hill(小山),Wood(树林),Green(草地),Field(田地),Tree(树),Bush(灌木丛),Forest(森林),Lake(湖),Pond(池塘),Brook(小溪),Land(陆地)[1]151-175等也被用成了姓氏。中国的远古先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自然物象,只要氏族的始祖母与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牛羊犬马等接触和感应,即衍生后代,所以图腾物象就是该氏族的祖先,是辨认和维系血缘氏系及亲属关系的依据和标志,这种依据和标志进而演化为该氏族共有的姓源[4]3。汉语中此类姓氏就更为丰富,常见的有:龙(图腾)、马、熊、牛、鹿[2]737、凤(图腾)、山[2]995、雷、岳、石、沙、陆、江、风[2]327、云[2]1431、林、田、树[2]1068、苗、花[2]478、叶等。

1.3 以职业为姓氏

早期的英国人群居共处,因人稀地广,人们随地扎寨,婴儿出生后取名John,Charles的人屈指可数,随着中世纪人口的增加和手工业的出现,衍生出许多与行业相关的姓氏,正如William Lewis所言,“The larger villages would usually boast a great variety of craftsmen…and it is from these artisans that most of the surnames…arise(……大集镇里出现了许多工匠,而多数姓氏都与手工行业有关)”[1]9,如与编织业有关的姓氏:Weaver(织布工),Webb(编织工),Spinner(纺纱工),Fuller(漂棉工),Dyer(染工)等。如果同一个地方有几个取名John的人,为了加以区分,人们很巧妙地在人名后加上本人的职业,如:John the Weaver(织布工约翰),John the Miller(磨坊工约翰),随后被精简成John Weaver,John Miller,因此英语中以职业而产生的第二个名字便逐渐演变成姓氏,而当今欧美人中的职业类姓氏相当普遍,如:Webb(目前英国第五大姓氏),Taylor(目前英国第二大姓氏)[1]12,Miller(磨坊工),Cook(厨师),Baker(面包师)等。英语中还有一些很常见的姓氏如:Wheelwright,Shipwright和Blacksmith,Goldsmith 等,其中 Wright和 Smith,分别指木材加工者和金属材料加工者,最早人们也是以不同的工种区分同名者,如:Wheelwright(车轮工),Shipwright(造 船 工)和 Goldsmith(金匠)[5]1657,Blacksmith(铁匠)等。据考证,中国古代有些通称的职业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等后来演变成了姓氏,有些姓氏如:陶、巫、卜也出自古代职业,事实上,汉语不像英语有如此丰富的职业类姓氏,但有一种特殊的职业类称呼用语,如:铁匠、铜匠、木匠、瓦匠、箍桶匠、剃头匠、钟表匠,又如:羊倌、猪倌、磨倌等,虽然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姓氏,但在“匠”或“倌”前面加上不同的姓氏,如:王木匠、张猪倌等,不也和英语中的“Wright”和“Smith”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1.4 借用描述类词构成姓氏

英语中的部分姓氏具有较强的描述性功能。Johnson,Robinson,Williamson等姓氏演变于“Henry son of John(亨利·约翰之子),Henry son of Robin(亨利·罗宾之子)和Henry son of William(亨利·威廉之子)”,这种借助父辈名的姓氏既表明了两者间的父子关系,同时又将其他同名者加以区分。有些描述个人外表长相或性格特征的词,如:Short(矮的),Tall(高的),Long(长的),Bald(斑秃),Strong(强壮的),Sharp(精明的),Bright(聪明的),Keen(热心的)和Proud(傲慢的)等,其他一些描绘性词语,如:Best(最好的),Happy(幸福的),Joy(高兴),Early(早的)和Broad(宽的)等,还有一些色彩名称的词汇,如:Black(黑色),Blue(蓝色),White(白色),Pink(粉色),Green(绿色),Brown(棕色),Grey(灰色)[1]151-175等也成了英语中常见的姓氏,也许某位Black先生的祖先是黑脸大汉,某位Short先生的先人又是位小个子。汉语中的色彩名称,如:“朱(红)、银[2]1379、栗、丹(红)[2]210、白、黑[2]456、黄、青[2]928、蓝、紫[2]1530等也入了姓氏,而生活中常听到的“张黑皮”、“姚大个”、“李秃子”等绰号,这些称呼虽不太文雅,却并非总带贬损之意,有时甚至感情色彩相当丰富,同样显得形象生动,表现力极强。

1.5 东西方姓氏均显示出先人们强烈的崇拜意识

英语中的部分姓氏有较强的宗教色彩,也有一些表现人们崇拜神仙君主名家和向往财富的强烈愿望,如以下姓氏:Christ(基督),Pope(教皇),Bible(圣经),Saint(圣人),King(国王),Queen(女王),Prince(王子),Prince(公主),Priest(神父),Duke(公爵),Lord(伯爵),Power(权势),Jewelry(珠宝),Golden(金),Silver(银),Money(货币),Buck(钱),Cash(现金),Bank(银行),Richman(富人)[1]151-175等,而汉语中此类姓也相当丰富,现在人们熟悉的一些远古圣人和历史名家也成了姓,如:黄、神[2]1018、禹、羿、后(古代称君主)[2]468、王、相[2]1253、帅[2]1072、庄、孟、老[2]678等,还有表现人们祈求吉祥平安和富贵福禄的姓氏如:吉、康、幸[2]1292、富[2]342、贵、官、福[2]335、禄[2]739、金、银、玉[2]1414、钱等。

1.6 以时间、月份、星期或节日名称为姓氏

早期人类对四季交错、岁月更新充满了好奇,他们一定经常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在三月的春光里播下希望的种子,享受日夜辛劳后的丰收喜悦,或是在冬日里喜迎新生的婴儿,因而将时间、季节和节假日名称也几乎都用作了姓氏。查阅the London telephone directory(伦敦市电话号码簿)和the Sheffield telephone directory(谢菲尔德市电话号码簿)不难发现,英语中的这类姓氏有很多:除了有 Day(天),Week(周),Summer(夏),Spring(春),Winter(冬天),Midwinter(冬至),Easter(复活节),Christmas(圣诞节),Holiday(假日)外,一年中的12个月份的名称全部被用作了姓[1]121,一周7天,除了 Saturday(星期六),“Saturday seems not to have survived into modern times(星期六作为姓氏似乎未能流传至今)[1]122,其他6天也全被用作了姓。汉语中以时间名称入姓的有:世[2]1050、年、季、周、春[2]169、夏、秋[2]938、冬[2]258、时[2]1041等。

1.7 以出生地或居住地名称为姓氏

英语中有些姓氏起源于人们的出生地或居住地名称,如 London(伦敦)[5]1661,Cleveland(克利夫兰),有的以ton,ham(含有村庄、部落之意)等为词尾,如Washington,Needham等,还有些姓的词尾是brook(小溪),wood(树林)等,用以表示人们的居住地环境,如:Holbrook(谷中小溪),Heywood(绿色森林)等。也有以国名为姓氏的,比如:Roman(罗马),Spain(西班牙),Angels,England(英格兰,英国),France(法国),Holland(荷兰)等。汉语中此类姓氏就更多,如:苏、杭、东方、西门、东门、东郭等,还有大量以封国、采地或官职爵名称的姓氏如:齐、楚、秦、燕、赵、魏、韩、鲁、宋、欧阳、司徒、司马、上官、太史、公孙、伯子等。

2 英汉姓氏趋异性(divergence)分析

英汉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而英汉姓氏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必定散发出特有的芬芳。

2.1 英汉姓氏产生的历史不同

中国人的姓氏可追溯到以母系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远古时期,汉字“姓”字左右两半极其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群居特点:同一生母及同其有血缘关系的子孙组成一个大家庭,由此产生了原始氏族。人们推测,部落或氏族的图腾或崇拜物就成了汉族祖先最早的姓,中华民族400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更奠定了个人姓氏标志性的功能,据考证,中国的姓氏之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新石器时代的太昊伏羲时代,他正姓氏,制嫁娶,开创了华夏姓氏之源。从古到今华夏子孙一直以姓界定同门本族,十分看重自己的姓氏,绝不轻易更改,一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反映了人们浓厚的宗族思想,非常重视本姓子嗣能延续家族香火,甚至当今社会还有类似独生子女成家后为新生儿随男方还是女方姓而对簿公堂的报道。相对而言,欧美人使用姓氏的历史远不如我们久远。It was,however,the arrival of the Norman occupiers(1066)that provided the real impetus and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English surname revolution.(直到诺曼人1066年入侵后才促使英国姓氏发生了一场革命)[1]3。据记载英国11世纪后才有贵族开始用姓,最初人们对姓氏态度极其随意且常常更换。18世纪末美国制定法律才迫使本国的犹太人使用姓氏,法国于1804年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规定全体公民必须世代继承一个不变的姓氏,这样姓氏才得以在欧美普及。

2.2 社会文化习俗的差异决定了东西方姓名格式的不同

东方文化强调继承,在姓名的格式上也使得中国传统的崇圣思想得到反映。姓氏是家族的标志,姓前名后这一格式正好说明人们对先辈的深深崇敬和继承,姓氏放在首位,再度反映了汉族文化中人们对家族的极度重视。与我们的姓名格式截然不同是,英美人采用了名在前姓在后的格式,这正好说明了西方社会文化一贯强调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名前姓后这一顺序更加突出个体的重要性,宣扬了个性发展的自由理念。

2.3 英汉妇女的姓氏使用习俗存在差异

英美妇女婚前用父姓,婚后一般将父姓改为夫姓,这在许多国家已成习俗,如:一位叫Mary Smith的姑娘嫁给Bill Baker后,就改姓为Baker,别人会称呼她为Mrs Baker。美国法律规定婚后要使用夫姓,未经法庭许可,即使离婚也不得更改。随着当今社会妇女地位的改变,她们的权利得到重视,也有婚后妇女不再改用夫姓的。中国古代许多女孩出生后根本就没有姓名,婚后即被称为“张氏”、“王氏”甚至“李家庄的”、“东岗村的”,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妇女社会地位极度低下。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现在妇女婚后沿用其婚前父亲或母亲姓氏,这也体现了她们享有同男子一样的地位和权利。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香港地区人们传承了东西方文化,妇女婚后一般在自己的姓名前再加上夫姓,如女士姜红梅和马姓男士结婚后,就被称为马姜红梅。

3 英汉独特姓氏趣议

3.1 汉姓中部分姓氏采用了双姓或多姓制

我们有时看到英美人姓名一长串,实质是他们姓氏采用了联名制而非双姓或多姓制,即在自己的姓和名之间加上了与其关系密切的父系或母系的人名。如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全名是Charles Robert Darwin,Charles是他本人名,Robert是他父亲名,Darwin才是他的姓。根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袁义达、杜若甫编著)的最新统计,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一共有11 969个,其中单字姓氏5 327个,双字姓4 329个,三字姓1 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此外还有异译、异体字姓氏3 136个[6]。

3.2 汉姓中有数量众多的对应词姓氏

经笔者查证,英语中具有对应意义的词如:Old(老的)/Young(年轻的),Long(长的)/Short(短的)分别被用作了姓氏,但数量极少。汉语中的姓氏“白”为人们所熟悉,殊不知,它的对应词“黑”也入了汉姓。汉姓中的这类姓氏为数众多,如:单 /双[2]1073、多 /少[3]628、正 /反[7]、东 /西[3]765、南 /北[8]57、先/后、老/少、厚/薄、长/短、曲/直[2]1483、喜 /怒[7]、早 /晚[9]783、水[2]1075/火、始 /末、古 /今、左/右、阴/阳[3]842、开/关、离[2]690/合等,如果有人取名“多关照”、“少疾病”、“先生”、“后娘”、“黑马”、一定让人困惑不已,“喜好、喜悦或喜庆”等姓名固然令人欢喜不已,而“怒”姓选名一定让人煞费苦心,“怒江”、“怒民”还是“怒火”?这些实在难为理想姓名。

3.3 汉族许多姓氏出自动词

汉语中许多常用动词被用作姓氏,如:唱[2]124、问、念[2]832、习、读[7]、求、戴、闪[2]998、劳、增、加、乘、计、立[2]695、升、滚[2]421、来[2]670、敬[2]603、临[2]717、改[2]350等。如有人取名为“唱歌”、“问候”、“加薪”或“升官”,如此轻松愉快的姓名,定会使人身心愉悦,但是滚姓如何取名呢?试想历代滚姓家长为新生儿取名一定绞尽了脑汁。英国人也有这类姓氏,如 Hate(恨),Borrow(借),Lock(锁)等,但出自动词的姓氏并不多见。

3.4 以人体部位和器官名称为姓氏

想必早期的英国先民对人体一定崇拜之极,十分关注个人外表,许多绰号用以描述一个个鲜明而极具个性特征的长相,进而演变成与人体部位和器官名称相关的姓氏,如:Head(头),Greathead(大头),Smallett(小头),Doggett(狗头),Bullett(牛头),Goulden/Gold(金发),Redd/Reddy(红发),Oxenose(牛鼻),Cheek(突下巴),Birdie/Birdy(鸟眼),Cudlipp(裂唇),Neck(颈脖),Neckles(短脖 子),Shoulder/Shoulders(肩 膀),Hand/Hands(手),Finger(手指),Back(背),Knee(膝盖),Longbone(长腿),Smallbone(矮脚),Foot(脚),Barefoot(光脚),Toe(脚趾)等,还有姓人体内部器官的,如:Heart(心脏),Lung(肺)和 Brain(大脑)等,甚至 Blood(血) 也成了英国人的姓[1]151-175。如果有人叫 Mr Doggett(狗头先生),Mrs Birdy(鸟眼太太),或Miss Toe(脚趾小姐),一定让人感到滑稽之极。汉族姓氏中与人体相关的姓氏仅有:首[2]1057、皮、毛、胡等,据说耳、鼻、牙也入了汉姓。

3.5 以家人和亲属名称为姓氏

汉姓中虽有“母”姓,已属罕见,但英语中却有众多姓氏取之家人或亲属的称呼,这类姓氏有:Husband(丈夫),Wife(妻子),Fathers(父亲),Mothers(母亲),Pater(父亲),Son(儿子),Daughters(女儿),Child(孩子),Uncle(舅舅、叔叔),Cousins(堂/表兄弟姐妹),Sisterson(姐/妹之子)等[1]151-175。一位被称为“Miss Wife(妻子小姐)”的女士是否会引发“谁的妻子”的疑问?而称别人“Mr Father(父亲先生)”或“Mrs Mothers(母亲夫人)”,也绝对不会喊得如此轻松。

3.6 英汉怪姓趣议

经笔者研究发现:英伦三岛上盎格鲁-撒克逊血统居民姓氏之怪,译成汉语后肯定令人忍俊不禁。如:Ash(灰尘),Bacon(熏肉),Cough(咳嗽),Coke(焦炭),Broomstick(扫把),Poorman(穷光蛋)等,既有意义怪异姓氏如:Raper(强奸犯),Sex(性爱),Gay(同性恋),Poison(毒药),Dickens(魔鬼),Quirk(怪癖)等,也有众人向往的优雅之姓,如:Angell(天使),Grace(优雅),Friend(朋友),Dear(亲爱的),Love(爱情),Darling(爱人),Valentine(情人),Honey(宝贝)等,有以武器或器皿为姓氏的,如:Sward(剑),Spears(矛),Glass(玻璃杯),Bottle(瓶子)等,更有令人过目不忘的姓氏,如:Jakes(茅坑),Funk(臭味),Church(瞳孔),Crick(抽筋),Spinster(老处女),甚至有敢姓Coffin(棺材),Hell(地狱),Death(死亡)或 Ghost(鬼)的[1]151-175。我国的姓氏数量众多,其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怪诞姓氏,如:零[2]719、是[2]1053、母、伞、太、土、绳、四、勾等,也有姓兵器名称的,如:弓、刀[2]217、干 (古 代 兵 器)[2]352等,甚 至 还 有“酒”[2]605姓的,可以想象,酒姓祖宗一定是在享受了佳酿之后,发现美酒妙不可言,决定以酒为姓,殊不知,其后人为此姓伤透脑筋。据笔者考证,汉姓中虽有极少数如“鬼”、“尸”[7]、“毒”[7]等含有恐怖意义的怪姓,但多数姓氏表达了汉族先民们正面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喜、乐、善、吉、盛、幸、良、富、和、寿[2]1060、顺,高、德、孝[2]1272等。试想:取名“喜讯”、“生财”、“幸福”、“顺利”或“善良”的人,其姓名既吉祥又有趣,一定招来众多朋友。

4 结束语

当下社会人人有姓,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很少联想其产生背景及其原始意义。英汉两地先民所创造的姓氏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英汉姓氏的起源,通过对英汉姓氏类型和特点的概括和介绍,说明英汉姓氏的发展与各自的历史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英汉姓氏所表现的趋同性和趋异性又反映出两者姓氏文化间共性和特性。中外姓氏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渊源悠长,有待学界对此做进一步的探究。

[1]LEVIS William.What's in your surname? [M].Abindon:Brazen Head Publishing,2010:151-17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李润生.古今汉语字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4]李吉.寻根认祖[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5]《新英汉字典》编写组.新英汉字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6]袁义达,杜若甫.中华姓氏大辞典[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ltz工作室.2011《新华词典》[M/OL].2011Android专业版.[2012 -03 -20].http://xh.5156.edu.com/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5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9]《新华汉语小字典》编委会.新华汉语小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

猜你喜欢

英汉姓氏汉语
姓氏从何而来
学汉语
有趣的姓氏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姓氏拆解
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