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病理学实验带教的探索与实践

2012-08-15陈晓东陈敬文彭大云周永梅陈明城

关键词:病理学课题研究生

张 伟 陈晓东 陈敬文 彭大云 周永梅 陈明城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病理科,广东51001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扩增,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多方培养方式,院校培养、有医院与院校联合培养,使各大医院成为教学医院(临床医学院)。我院每年与院校联合招收培养一批研究生,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已成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肩负着医、教、研的任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医学本科生教育目的有着不同,研究生教育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如何培养好高素质创新型医学研究生人才,对医院是一个新的难题。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如何做好研究生病理实验带教,使他们学到的知识技术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得以运用,我们在临床与实践过程中有几点体会作如下介绍。

1.转变观念,完善医、教、研实验室。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快速发展的动力,各学科科研工作都离不开病理学的支持,病理学是各项研究工作的基础,在科研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研究生的探索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实验室是开展教学和研究的基层单位,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质量[2]。研究生的到来为医院的科研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已引起各大医院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的重视,我院整合各学科的优势,由病理科、医学实验科、动物实验中心,联合建立研究生实验室,我科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加上受空间的限制,我们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指定有经验的技师负责,建立实验室负责人职责,为研究生创建实验平台。这样可以化整为零,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

2.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开展岗前培训。

近几年一些医学院校在本科生中开展了病理技术选修课,这样一来使学生们有一定的病理技术基础,我们根据实验过程,利用取材室、切片室、免疫组化室、分子病理室,建立制定各个室研究生管理制度。对来科室做实验的研究生进行两周的岗前培训,对各实验室的安全及实验室仪器使用管理培训,建立仪器使用管理登记制度。为了使研究生在进实验室后能很快进入课题研究,我们开展了病理技术基础理论授课,各种试剂的配制方法,实验步骤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等培训。通过岗前培训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病理实验的总流程,即提高研究生课题研究的效率,又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根据研究课题制订实验方案,解决课题研究阶段性问题,提高研究生的开阔、创新的科研工作能力。

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与科研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3]。研究生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后,进入实验室完成课题。目前各科室因临床任务重,大部分研究生在理论学习课程完成后直接进入临床,完成临床任务再进入实验室。所以造成时间短、任务急加上经费来源受限等因素,造成课题研究阶段的普遍性问题,影响到课题的实施[4]。如何解决这些研究阶段性问题,培养研究生的开拓、创新的科研能力,对实验带教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带教人员具有精通的专业技术,还要有一定的科研实验指导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先了解自己的课题研究目的,利用现代科技查阅文献自己设计制订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创新科研能力,由医学实验科科研能力强的老师把关,检查实验方案,根据实验要求订购试剂,合理利用经费避免造成经费浪费。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同分配各个实验室,带教上注重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培养同学们分析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带领同学实验的前期准备和预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总结每次预实验失败与成功的经验,预实验成熟后由学生去完成后期的大批量实验。带教老师定期检查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对知识的思考的能动性,为今后工作中独立开展科研创造平台。

4.着重培养新技术,扩大知识面,为今后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他们毕业后都是从事医学工作。病理学是基础学科,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随着分子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病理学从传统的形态学分析诊断,到分子病理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随着肿瘤个体化治疗和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不断加强了病理与临床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们对新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促进他们在今后工作中对病理的认识,加强与病理科的沟通。我们对常规HE制片染色和特殊染色技术进行简单介绍"学以致用",着重带教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技术。研究生病理实验带教对我们也是自身提高的过程,是建立与临床沟通的桥梁。同时研究生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我们在带教中虚心向他们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改进新技术新方法,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综上所述,我们在近几年的研究生带教实践过程中得出了以上几方面的经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了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实验能力。

[1]王娅兰.研究生分子病理学课程教改探析.医学教育探索,2010,9(1):68-69

[2]钟平,张兆强,蔡波.浅谈实验技术人员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右江医学,2010,38(2):221-223

[3]宋向阳.研究生教学及其科研开展的探讨.生物学杂志,2008,25(5):69-71

[4]张燕,吴豫,蔡在龙等.医学研究生课题研究阶段的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107-108

猜你喜欢

病理学课题研究生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