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的行为规范与形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2-08-15宋喜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工作

宋喜玲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趋向高层次和多样化,护理工作已发展为相对独立的专业。规范护士的语言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是护理管理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护理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贯彻“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护理工作者要做好的不光是执行医嘱、打针、输液、发药等操作性工作,除需具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和过硬的技术外,护士的行为规范与形象也尤为重要。一个服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有素、精神饱满的护理人员群体,向患者展示不仅是外在形象,更使其感到医院有严格的管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可信赖的技术[2]。

1 外在形象建设

护士的外在表观形象,包括形体相貌、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等,是患者家属的第一直观印象,代表的是医院的形象、实力和水平。因此,护士必须重视自我形象的建设,规范工作中的语言和行为。

1.1 仪表规范 按卫生部要求规定工作服颜色,要求燕帽、工作服保持挺括整洁无皱褶,短发不过肩,长发盘发髻并统一网兜发饰,发夹不夸张;不佩戴首饰(耳环戒指、手镯、手链),着浅色或肉色袜子,鞋要合脚;表情自然大方、亲切,适宜微笑,淡妆上岗。举止从站姿、坐姿、走姿,到拿椅子、入座离座、蹲下拾物应符合礼仪规范要求,端治疗盘时肘关节呈90度,双手托盘底近端处1/3处,拇指不得越近盘内缘,盘子离躯干距离3~5 cm,腋、臂自然相贴;推治疗车时应双手扶车,行进时要保持躯干挺直,出入避免碰及他人;左手持病历夹,病历夹与左手前臂掌侧相贴,用右手翻开病历夹等。

1.2 语言规范 语言反映人的性格、情绪和意向,代表人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患者对护士、对医院的认可和信任度。护士应讲究文明礼貌,说话吐字清晰、语调适中、语气自然。接听电话及时,致意说“您好”并自报门户,注意回应问候,不在通话中大声谈笑;结束通话应符合电话礼仪要求:亲切致再见,长者、领导、患者和家属先挂断电话,轻放话筒。接待患者家属,进行语言交流时应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禁止对患者说:“等一会儿”、“不知道”、“没事”。让患者有受重视和被尊重感。临床中与服务对象的语言原则:平等、尊重、保密、灵活。语言技巧:针对性-谈话应围绕患者身心健康;安抚性-使患者得到安慰、信赖、希望;科学性-说话要有科学依据;通俗性-容易懂;艺术性-风趣、幽默、婉转。

1.3 接待患者礼仪 站立接待患者及家属,双手接过患者的病例、住院证等资料,热情问候患者,安慰家属。耐心详细介绍住院须知,送患者入病房,协助整理用物;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要主动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及时回应患者呼叫并尽快赶到患者身边,因特殊原因不能立即回应的要致歉。

1.4 护士、医生、患者间的礼仪 在工作场合,护士每天第一次与医生、患者或其他护士见面应亲切问候。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医生的称呼要恰当,要符合身份、职称或职务,请医生帮忙要用礼貌用语并致谢,护士间也应如此,下班前主动与患者道别;在护理治疗中经常鼓励、安慰患者,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这代表一个医院的护理工作作风,反应护士的精神风貌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等,是护理文化的外壳,是医院护理精神的动态反映,它直接关系到医护患关系及患者对医院的信赖度。

2 行为规范建设

护士的行为是护士形象具体化的充分表现,护理行为规范是护理安全的保障,与患者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护理组织系统,根据《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依法管理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依法执业,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配备护士,床护比要符合要求,满足实施等级护理和患者安全的需要,保证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管理方案的制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人才,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如:制定合理的劳务分成方案,有弹性的排班制,公平的学习和竞争发展机会,借此激发护士的工作热忱和创造力。根据医院管理目标和护理学科发展方向,制定一系列的操作规程、道德行为准则等。

2.1 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制定各种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各项技术、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制定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定期进行各级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工作,定期进行绩效考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完善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

2.2.1 规范晨会交接班 每天晨会实行站立交班,按礼仪规范要求规定站立位置,科主任、护士长、交班医生和夜班护士并列主宾位置,其余人员按职务职称高低依次分列左右两侧,以右为尊;其他护士环形站立在主宾位置对面,站姿必须符合礼仪规范要求。护士长主持晨会交接班,问候致意在场人员。由夜班护士、医生报告前24 h整个病区动态。要求交接护士熟悉整个病区患者病情,交班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背诵交班,参加晨会所有护士要集中精神听取交班内容。

2.2.2 床头交接班流程 护士长带领护士进入病房,向患者问好。交、接班护士共同检查患者,护士长向患者了解健康教育效果,向患者道别。在交接班过程中,要执行医疗保护制度,有关病情预后、治疗方案等不在患者面前讨论。

2.2.3 制定护士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负责患者从进院到出院的健康宣教工作。要求入院后2 h内完成住院须知宣教工作、入院后3 d内完成疾病知识的宣教,特殊检查、治疗和操作必须在执行前进行宣教,出院指导当天或提前1 d完成。制定出入院、特殊检查、治疗的宣教内容,制定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定期更换科室板报内容,适时宣传疾病的防治知识,行文要通俗易懂。在日常治疗护理过程中适时适宜地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医学知识,达到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目的。

3 深层次的护理精神建设

3.1 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反映护理人员的独立人格,是医院护理自身的特点,体现护士主体意识。如:全院护士的应急能力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护理理念的转变等[2]。

3.2 “慎独”精神即自律。原是封建士大夫至高放入道德标准。指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堪称君子。这里要求护士在没有或不用任何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信念,自觉、自愿地遵守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和医疗、护理行为标准,形成高尚的护德和高洁的护风。慎独是一种完善自我道德修养的方式,是积极的自我行为方式,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这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一方面护理工作具体、繁重、紧张,需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自始自终的耐心和责任心,是一项有着精细艺术之称的工作;另一方面护理工作多数时间是个体独立承担,绝大多数的护理技术操作由个人单独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说,护士的慎独修养与护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3.3 协作精神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机构,医疗质量、效果需要医、药、护、技、后勤等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护士要培养整体的、大局的意识,使医疗、护理工作相辅相成。改变机械执行医嘱的被动服务方式,将医护共同的信念、目标、理想,借助精湛技术和优质态度这个载体传达给患者,激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由患者转为社会人。

3.4 护士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 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权利,患者依法享有医疗权、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隐私权等[3]。护士在工作中对重要治疗、护理应履行告知义务,实事求是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情况。应从患者、家属的角度考虑去保护患者的隐私权,而不是从医务人员的角度去考虑,因医护患的隐私观点有差别。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护士为方便工作或习以为常,无意中暴露了患者的隐私,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存在纠纷隐患。因此,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要注意遮挡患者,询问病史或检查时请无关人员回避。不在公共场合如电梯、上下班途中讨论患者病情;不议论患者隐私,更不能泄漏患者隐私。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这是护士精神、气质的要求,也是护士必备的行业素质。

4 小结

良好的职业形象可拉近护患距离,融洽护患关系。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我们随时准备好,为每个患者提供服务,将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细小处都要做好,时刻牢记“服务无小事”,把平凡的护理工作做细,让患者从细微之处见真情,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护理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掌握和应用好护理服务艺术,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患者服务。

[1]韩英.突出以人为本管理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护理管理杂志,2008,8(2):2-6.

[2]段亚平,弯群丽,刘琼,等.医院文化建设与护理管理之我见.﹒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27.

[3]吴明英﹒创建护理文化的思考.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3):129.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工作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不工作,爽飞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