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护理带教体会

2012-08-15赵秀芹王春艳平玉卓宋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急诊科科室护理

赵秀芹 王春艳 平玉卓 宋伟

急诊科护理带教体会

赵秀芹 王春艳 平玉卓 宋伟

急诊;护理;带教

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以后,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活动、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掌握为患者实施救护及护理操作的学习过程[1]。

我院属教学医院,每年承担大量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急诊科是我院急救的前沿阵地,是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急诊科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以及不可预见性、风险性大、病谱广、工作任务繁重、难度大等特点[2]。护理工作能否及时妥善的处理,关键在于急诊护理人员是否具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就对护理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带教老师应具备的素质

1.1 带教老师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 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为人处世和言谈举止直接影响护生,因此带教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1.2 带教老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操作方面的改进以及新技术、新仪器应用的开展,给急救护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飞跃。带教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理论知识,以适应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需要。在带教过程中通过新病例、特殊病种等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传授,并一起讨论、交流急救体会,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1.3 带教老师要有行之有效的带教技能 在技术操作方面,反复强调每项操作的规程,每项工作制度,让学生牢记护理工作是在制度和规程的监督下开展的,通过示范、提问等方式提高护生对病情的观察能力,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才能保证急救护理的质量,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2 带教方法

2.1 重视学生的入科宣教 学生初到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出于对周围环境、老师、工作程序不熟悉的缘故,容易引起恐惧、害怕等不良心理,因此在与学生入科的第一天开始,带教老师要注意保持热情、亲切、耐心的态度,详细地介绍科室环境、设备以及物品的放置,急诊科工作的特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科室的工作规章制度以及职责都要做一个全面的讲解,并建议学生设立一本小笔记本,把所讲的内容简单记录下来,以备每天实习工作后回去总结。带教老师应在日后的带教中不时提问,对个别经常容易忘记的学生应保持持久的耐心,反复的宣教与提问,避免表现出不耐烦和责备的心态。

3 体会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其病种多(各种外伤、合并伤)且重,有许多让普通人难于接受的场面,护生初来,难免产生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带教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还应关心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护生在学到各项急救技术操作的同时也学会减压,用爱去对待每一个患者。运用上述科学的带教方法,使我们的临床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1] 赵小平.护理临床教学中医疗纠纷的防范.中华护理杂志,2003,12(38):12.

[2] 郑修霞.护理教育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9.

[3] 卢华萍.临床护理带教的新体会.现代医学卫生,2006,22:9.

154000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医院急诊科

2.2 制定科室带教计划 我们实行师带徒的带教模式。在实习的第一周指导学生学习常见病种的急救规程,并复习已学过的专科知识。工作中实施言传身教的带教方法,老师说话的态度语气,护理患者时的工作态度,护理技能水平,每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一个护士的自身素质。对刚踏进临床工作的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让学生保持奋发向上的状态,在带教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老师做、学生看”或者“学生做、老师看”。让学生主动参与危重病的抢救,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操作,如摆放体位、吸氧、生命体征监测、止血、包扎,以便熟悉基础护理的操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加深对各个病种的抢救程序。通过参与抢救危重患者的全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准确执行口头医嘱,严密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正确使用监护仪、各种抢救仪器,及时准确向医生作病情报告等。当紧张的急救工作结束后,应主动与学生共同回顾该次抢救处理程序是否流畅,能否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从而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总结。通过这种相互配合,互教互学的工作模式,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正确认识护士的价值所在,主动努力再学习专业本领。

2.3 理论培训 由带教老师负责讲课,每星期一次,以抢救患者的病例为主,让护生了解各急、危重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抢救方法和护理要点,要求掌握各项术急救操作技术,仪器的使用和急救药物的用途、剂量、给药方法和毒副作用。引导护生将各科理论知识为临床实践结合,以迅速提高综合理论水平。

2.4 加强对带教老师的考核 科室建立对带教老师的考核制度,在护生实习过程中,护士长通过观察及与护生面对面交谈,了解老师授课及带教计划的执行情况,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带教责任心、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检查带教记录及讲课材料、对护生进行理论提问、操作考核等形式,对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进行考核。通过对带教老师的考核,不仅可以增强带教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还可以不断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提高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提高带教质量。

2.5 带教中医疗纠纷的防范 在示教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及尊重患者的选择权[3]。当学生的操作失败时,老师应主动出面向患者道歉和解释,并主动替换为患者进行操作,并向患者对我们带教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表示感谢。严格遵守“放手不放眼”的原则,特别对于实习后期的学生,更要注意不能放松对学生的监督,让其单独进行加药、注射等技术性的护理工作。但也要注意不能打击学生的信心,认为老师不信任她。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灌输医疗法律责任的意识,运用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时也注意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培养依法做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猜你喜欢

急诊科科室护理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