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皋市磨头镇成人居民体质指数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研究分析

2012-07-24朱林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如皋市肥胖率患病率

朱林生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卫生所,江苏 如皋 226551 E-mail:mtwss@126.com)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超重和肥胖本身又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 I)是目前国际上也是我国评定超重或肥胖的最常用指标之一,笔者通过2010~2011年对如皋市磨头镇居民体质指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BMI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全镇21个行政村(居),2010~2011年所建立的18岁以上居民健康档案(采用全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

1.2 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由经统一培训的乡村医生采用集中式方法进行调查和体格检查所建立的2010~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然后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从21个村(居),每个村(居)抽一半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全部建档人员,共计32987份档案。主要分析:身高、体重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史等。

1.3 诊断标准 ①高血压:收缩压≥18.62kPa和(或)舒张压≥12.00kPa[1]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②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 2h血糖≥11.0mmol/L[2],或已确认糖尿病治疗者;③超重与肥胖评定标准:BM 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即 BMI<18.5kg/m2为消瘦,18.5kg/m2≤BMI<24kg/m2为正常,24kg/m2≤BMI<28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抽的32987份居民档案经分析审核后,统一编号采用Excel数据录入与统计处理,用χ2检验进行结果比较。

2 结果

2.1 如皋市磨头镇居民BMI基本情况 从最后用于分析的32987份成人居民健康档案中。男18368人,占55.68%;女14619人,占 44.32%;BMI均值为(23.11±2.71)kg/m2,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2.7%和10.10%;年龄、性别构成见表1。18岁以上成人BMI分布情况见表2。

表1 32987例体检人员年龄、性别构成 (n,%)

表2 如皋市磨头镇32987例18岁以上成人BMI分布情况 (n,%)

2.2 超重与肥胖情况 根据诊断标准,超重和肥胖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40岁以上年龄段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高于40岁以下年龄段(P<0.01)。40岁~、50岁~年龄段中45~55岁年龄段男性超重及肥胖最高且男性肥胖及超重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1),但女性50岁后和男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BM I各组段血糖及高血压平均值 本次资料分析表明,超重及肥胖人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BM I正常者(P<0.01),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肥胖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收缩压、舒张压均较超重组显著升高(P<0.01)。

2.4 BMI各组段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及高血压患病率 超重及肥胖,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及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BM I<24kg/m2(P<0.01),且肥胖与超重相比上述疾病患病率更高(P<0.01)。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均随BMI的增加而增加,BMI为24~28kg/m2时,糖尿病检出率男性为5.0%;女性为5.44%,BMI≥28kg/m2时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男性分别为9%和25%,女性分别为9.96%和25.8%,而BMI≤18.5kg/m2时,无论男女分别均未检出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异常;BMI≥24kg/m2以上,13.18%的男性和10.00%的女性被诊断为高血压。

2.5 BMI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

2.5.1 BMI与高血压 分析表明,BMI与高血压患病有关(χ2=364.64,P <0.001),结果见表3。

表3 如皋市磨头镇32987例BMI与高血压患病率关系 (n,%)

2.5.2 BMI与糖尿病 分析表明,BMI与血糖异常有关(χ2=340.96,P<0.001),结果见表4。

表4 如皋市磨头镇32987例BMI与糖耐量低减、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 (n,%)

3 讨论

2010~2011两年如皋市磨头镇成人BMI均值,2010年男性为 22.4kg/m2,女性为22.5kg/m2。2011年男性为22.49kg/m2,女性为22.6kg/m2。揭示磨头镇居民超重肥胖率呈上升趋势[4]。从本次居民健康档案抽样分析看40岁~年龄段、50岁~年龄段尤其在这两个年龄段中间(45~55岁)男性超重率为15.40%,肥胖率为 19.50%;女性超重率为11.70%,肥胖率为5.50%,而男女55岁后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问题已日趋严重。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症在各年龄段均表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从本次抽查的32987份居民档案中40岁~和50岁~为关键年龄段,该两个年龄段尤以45~55岁段超重率和肥胖率陡然增加,男性尤为明显,而55岁以上各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相对稳定,不再随年龄增加。因此,以这一年龄段的中年人为主要目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异常重要。

从磨头镇居民健康档案抽样分析中看出:随着BMI的升高,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BMI与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关,因此,控制居民的超重率与肥胖率对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本镇经济的发展,人们膳食结构和生活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变化,其中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较为突出。本资料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BMI的增加而升高,肥胖症的发生使得除高血压、糖尿病外与肥胖密切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因此要预防和控制肥胖,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应对BMI>24kg/m2的人群给于充分的重视,进行综合干预,倡导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维持理想体重,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这对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5]。

[1]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

[3]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4]王惠君,瞿凤英,杜树发,等.1989~2000年中国九省成人体质指数分布的变化[J].卫生研究,2006,35(6):794-797.

[5]Alexander CM,Landsman PB,Teutsch SM,et al.NCEP-defined metabolic syndrome diabetes and preval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NHANES.III participants age 50 years and older[J].Diabetes,2003,52(5):1210-1214.

猜你喜欢

如皋市肥胖率患病率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曲径通幽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小小展台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看书的姿势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