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人文性

2012-07-09田超

文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工具性课堂气氛人文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逐渐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解脱了出来,工具性不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指标,人文性也占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半壁江山”。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人文性,让语文教学成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成长、学会创造,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策略

一.转变观念,搭建平等自由的平台

观念影响行动,态度决定未来。在语文教学中,因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成了模板化学习,学生要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听说读写,阅读的答案有统一标准,做完呢就是千篇一律,学生只是教师完成教学的工具罢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人文性,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本位意识,为学生搭建平等自由的平台是基础。

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转变教学观念。“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新课标中对语文教育特点的概括,由此不难看出,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走出模板化的束缚,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创造性过程,而这也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阅读就提倡个性化阅读,让我们的学生成为那“一千个读者”而去寻找到“一千个哈姆莱特”;作文就从生活实际出发,多说实话、多诉真情,不要那些矫揉造作;在语文实践中,就多为学生创设一些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做中去感受语文,而不是将语文学习当做是“纸上谈兵”。

二.以学为本,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确,教育要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并不是受教师支配的对象,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教学要做的不是让学生成为“标准化的构件”,而是要培养具有丰富情感和独立个性的,具有一定社会适应力的人。而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语文教学所要承担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促进学生“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正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就应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去合作、探究,最终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语文课堂也才能成为人文的课堂、发展的课堂、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

要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使人文性培养走向自主化。从教学过程来分析,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而获得的,这个过程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感受和体会。因此,课堂中的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就是教师的表演秀,语文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听的,于是,学生就只能听听记记,而真正到了要应用语文知识的时候,学生就会显得捉襟见肘,不知如何是好。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是要让学生将语文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去学语文,感受语文,促进人文性的培养。此外则要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三.联系生活,拓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空间

学语文并非是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了用语文而学,语文也不是孤立于生活之外的,而是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从对自我的反思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不涉及语文,因此,语文教学就需要摆脱课堂的束缚,和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大语文的教学观。

要联系教材而进行应用拓展。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和生活相关的版块设置,如每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就可以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如在“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的教学中,教师就不妨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进行讨论,讨论后总结,如此进行,学生的感受深刻了,交际也会变得更加自然。

语文就是一门以人文性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主体,多管齐下来构建人文性,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

田超,江苏省响水县海安集实验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课堂气氛人文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向量的巧用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