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声乐作品中的音高、音强、音长产生的联觉对应规律——以《松花江上》为例

2012-06-25伍俊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联觉音高谱例

伍俊秋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四川成都 610000)

联觉被定义为从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即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引起其他感觉器官感觉的心理活动。简单地说,联觉主要是发生在感觉层次上的在所有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普遍反应并广泛存在的现象。

我们的听觉由声波的振动作用于听觉系统而产生,这是直接的听觉性体验,而由此产生的听觉之外的体验则属于典型的联觉活动了。只有解决联觉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

一、作品《松花江上》创作的时代背景

歌曲《松花江上》是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而创作的顺应时代的作品,所以了解这个时代的背景对于理解这部作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松花江上》这首歌曲创作于1936年11月,当时我国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日本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词曲作者),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徘徊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歌曲,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

二、作品中与音高相关的联觉分析

音高是声音的基本听觉属性之一,也是音乐表现性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这一听觉属性具有联觉对应关系的对象,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有关实验结果证明:高音使人感觉明亮、兴奋;低音使人感觉暗淡、压抑、悲哀。同时也决定了,由低向高的上行音程进行使人产生兴奋的情态体验,由高向低的下行音程进行使人产生抑制的情态体验。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所有描写黑暗与光明的作品,概莫能外地要求用低音描写黑暗、昏暗的对象,用高音描写明亮、明朗、光辉的对象。积极、明朗、上进、进取、乐观性的作品常常在偏高的音区,并且音乐一开始就强调上行为主的旋律进行。

谱例1A

谱例1B

歌曲开始部分连续的上行性进行,使人产生了向往、怀恋家乡美好的景色与事物的一种感受。而在“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一句,则由于音高上下反复,没有明确进行方向的走向,给人以漂泊流浪的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可以说是准确地表达了当时的人民的生活状态及内心的感觉。

根据音高的高低与轻重之间的联觉关系要义推论,“灾难深重”、“心情沉重”、“沉重的生活”等感觉就要用低音来表达,“轻松”的感觉则要用高音来表达。

谱例2A

谱例2B

作品中反复出现“流浪”、“哪年哪月”,均出现在中低声区,给人昏暗、哀伤、沉重的感觉,把当时人民的一种凄惨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中,“什么”、“时候”,均在中低音区,进而到“欢聚在一堂”进入高声区,也是把我们的感受从对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的悲愤情绪转而进入蕴藏着要求起来反抗斗争,表现出获取自由的希望与决心。

三、作品中与音强相关的联觉关系

强弱是人们普遍能感受到的心理活动,是情态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在音乐中,表现自然界自然剧烈运动的音乐均使用强音,而表现雨过天晴、自然界恢复平静的段落则总是用相对较弱的音;同样地,表现强烈的情绪与情感活动往往要用强的音响来表现,反之,平和、安静的情绪活动就要求用中等的或者中等偏弱的音来表现。

谱例3

反复出现的“九一八”用中强和最强的音,以其旋律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这部分以呼喊似的音调、悲愤的情绪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因此,在音乐中表现“重大”事件的音响总是强的,正是这种足够强的力度,才使听众将其与重大社会事件相联系,而不至于认为是个人生活中的情感波澜。这样激烈的社会动荡与给人们造成的情绪影响相称。因此,此处的“九一八”也要求演唱者倾入自己全部的情感去发泄自己的强烈情感,这样才能使听众也感受到战争的激烈景象。“悲惨的时候”无疑用弱音表现当时的人民已经处在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压榨的无奈。

谱例4

“爹娘啊”、“爹娘啊”,同样要求演唱者以其撕心裂肺的呼喊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失去父母、失去亲人、失去祖国的悲痛,以期把听众带入那个悲惨的时代,与其共鸣,引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慨。

四、作品中与音长相关的联觉关系

同一音在时间中的延续被称作音长。音长、速度、节奏是声音时间特征的三种表现,其他最基本的是音长、速度与节奏,其实是不同音长的音结合之后的现象。音长是声音的基本听觉属性之一,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要素之一。与这一听觉属性具有联觉对应关系的对象,在音乐中具有普遍性的表现。按其长、短我们可以得出,在音乐中大凡描绘开阔、空旷景象的作品,总是包含很明显的长时值的音符,同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心胸宽广的人格特征的主题往往以长时值的音符为主体;反之,短促和向下跳动的音则与社会小偷、流氓的形象很贴近。在这些因素中,音符时值的长短是很重要的原因。

谱例5

一连串上行及太快的音符,加上歌词对美丽家乡东北的描绘,把一幅美好憧憬的画面呈现在人们眼前。这种跟短促音符造成的急躁感恰恰相反,给人营造了平和而安静的内心情绪。所以,只有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这一段落时用柔和并慢速的起音,才能表达符合作曲者要求的效果。

五、结论

通过上述对联觉对应关系规律的阐述,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的原因了,这也就是不论什么样的音乐文化都能被理解的原因。比如不懂中文也没有接触过中国音乐的外国人,可以从《二泉映月》中感到凄凉悲伤;一个从来没有听过交响乐的中国农民会从贝多芬《交响命运曲》开始的几小节中体验到紧张与震撼的感觉。这是联觉的对应关系规律决定了人类在音乐理解中的共同反应,当然,其中体验者个人的经历与文化教育会起到个别性差异。但只要我们把握好联觉规律,以它为基础去分析与解决一些有关音乐表现的问题,不管是在音乐创作音乐理解上,都会得到更多的收获。作为一个声乐追求者,在演唱作品时,笔者觉得要想理解作曲家的表现意图,或使自己的表演具有某种表现性,只凭自己对音乐的单一的感受力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感受力常常会使我们陷入盲目中,而失去对音乐表现总体脉络的把握,唯有我们了解并按照音乐表现的规律去处理音乐作品,才能使自己的音乐表演获得明确的表现性。同样,当我们作为欣赏者,如果我们能够了解音乐表现的规律,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表现意图,从而强化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总之,把握好了音乐与其对应的联觉规律,不管在音乐创作或是音乐表演上,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作品内在的情感。

猜你喜欢

联觉音高谱例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你是联觉人吗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