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应用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研究——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2-06-25申燕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顶岗桥梁工程课程体系

申燕飞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一、引言

随着路桥行业的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社会对路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潜力很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高职教育被确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企业施工一线的各个技术岗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企业,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论文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与研究。

二、课程体系设计原则及思路

1.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第一,课程设计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突出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基础能力、职业能力、方法能力(人格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二,课程设计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三,课程设计要依据专业课程类别与服务面向的不同进行设计。

第四,课程设计要遵循时效性原则。

2.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依据公路桥梁建设过程“具体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路径,开发出专业课程体系,规划出各门课程与相应的学时数。各门课程依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进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的开发。课程体系构建以基本素质与能力为基础,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职业能力“新学徒、普通技工、高技能人才”三个职业能力发展阶段,体现学校学习和学生认知对应的“入门、专项、综合”三个学校学习阶段。

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职业岗位构建了三大课程模块: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课程模块和集中实践课程模块。

3.职业能力分析

该专业通过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专题会议、企业走访、工地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回访等方式,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现状及需要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将路桥建设不同阶段的测量放样岗位、现场施工岗位、材料试验检测岗位、施工质量检测岗位和工程概预算岗位所对应“勘测设计能力、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能力、材料试验与检测能力、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能力、工程造价与招投标能力”等五个职业能力。该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有三个:(1)施工组织、技术与物资准备能力;(2)材料试验与检测能力;(3)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能力。

三、课程体系设计

1.专业课程体系说明及课程体系结构

专业课程体系按照道路桥梁工程行业的工作过程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确定了主要的工作岗位是道路桥梁施工员和试验检测员,再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简化的工作过程“工程测量与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的顺序进行课程体系设计(见附表)。

2.专业实践教学系统说明及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实践教学环节是巩固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按照道路桥梁专业认识实践→课内单项技能训练→以工程建设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训→暑期定岗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岗前培训(安全教育)→顶岗实习→毕业综合能力考核等为顺序安排实践教学课程。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从该专业的自身特点出发,统筹安排学生在校内各学习模拟教学训练区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基本技能和职业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践环节的场地安排采取校内实验实训室——反复训练;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现场训练+生产性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锻炼层层深入、交替渐进的方法进行,最终形成岗位能力,构建各个职业岗位相互独立又与理论教学互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进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实习主要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也可以根据就业意向和用人单位要求在用人单位完成顶岗实习工作。采用顶岗实习与毕业综合技能考核相结合,毕业综合能力考核的题目和内容由企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拟定或通过生产问题资源库收集的资源确定,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综合能力考核的指导工作。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主要以校外实训基地的兼职实训指导教师为主,学校和系部安排专业导师和职业导师定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并及时协助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习结束后,由现场指导教师、职业导师和专业导师共同根据实习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定顶岗实习成绩。对于实习合格学生,发放由实习单位和学院共同确认的顶岗实习鉴定表。

3.公共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和通识课程

基本素质培养课程是指为了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逻辑思维等能力而设置的相关课程,其中包括体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高职公共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相关课程。通识课程主要开设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和公共艺术等方面课程,旨在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自2010年起,在行业调研、企业专家及交通运输相关管理部门建议的基础上,该专业按照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实施“依托行业、按岗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过程分为在校学习和到企业顶岗锻炼两部分,两者交替进行。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第三学年,邀请企业老师授课,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总之,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依据工学交替、注重课程开发来实现的。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处理好工、学、岗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和谐地融入课程体系中。

附表: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霍轶珍.地区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173-174.

[3]彭以舟.基于工作过程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研究 [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44-47.

猜你喜欢

顶岗桥梁工程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