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知柏地黄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5例

2012-06-07

世界中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知柏丹红尿蛋白

张 晶 磊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省荷泽市牡丹区丹阳路1036号,274000)

丹红注射液、知柏地黄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5例

张 晶 磊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省荷泽市牡丹区丹阳路1036号,274000)

丹红注射液;知柏地黄丸;肾病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肾病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症候群之一,常常并发血液高凝状态,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为主,但大剂量及长期的使用,常引起诸多不良反应,甚至因此而使激素无法坚持应用,导致疾病难以控制或病情反复。近年来,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知柏地黄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疗效、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复发率方面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制订:1)尿蛋白>3.5g/24h;2)血浆白蛋白<30g/L;3)明显水肿;4)高脂血症。其中1)、2)项必备,并排除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脏淀粉样变性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1.2 一般资料 符合诊断标准的13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5月-2010年8月间门诊和住院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男

35例,女30例;年龄18~68岁,平均(28.9±15.9)岁;病程3天~3个月,平均(25.5±2.56)天;24h尿蛋白定量3.6~11.6g,血浆白蛋白11.2~28.8g/L。对照组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18~65岁,平均(29.1±14.5)岁;病程3天~3.5个月,平均(26.2± 2.89)天;24h尿蛋白定量3.6~11.96g,血浆白蛋白10.9~29.2g/L;2组肾功能均正常。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泼尼松首始剂1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d,早晨顿服,持续8~12周后减量,以每2周减5mg速度至0.4mg/(kg· d)时维持,根据具体情况维持6~12个月;并同时给予:1)雷公藤多苷20mg/次,3次/d口服;2)潘生丁75mg/次,3次/d口服。同时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和抗凝、利尿、消肿、降压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丹红注射液20mL,稀释于100mL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 d,15d为1个疗程,每个月治疗1个疗程,连用3个月。2)知柏地黄丸(浓缩丸,每8粒含生药3g)每次8粒,每天3次口服,至泼尼松减至维持量时。

表1 2组治疗后总体疗效对比[例(%)]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阴虚火旺证候积分值比较

1.3.2 观察方法 观察浮肿、体征等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表现情况,并参照《新药治疗老年病临床指导原则》中的“中医证候积分法”[2]计分。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激素首始剂量减量时、激素减至维持量时的血常规、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含量、TG、TC、肾功能及肝功能、血糖等变化。随访:对临床缓解病例随访1年。

1.4 不良反应 观察向心性肥胖、痤疮、精神兴奋、肝功能异常等的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1]制订。1)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治疗后3次尿蛋白检查阴性,或24h尿蛋白定量持续小于0.19;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尿沉渣计数正常,血浆白蛋白恢复到35g/L以上,血TG、TC基本正常,肾功能正常。2)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治疗后尿蛋白3次检查减少1~2个“+”号以上,或24h尿蛋白定量持续在0.1~0.59之间;血浆白蛋白在30~35g/L之问,血TG、TC接近正常,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与正常值相差不超过15%)。3)有效: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1个“+”号,或24h尿蛋白定量持续在0.51~2g之间;血TG、TC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肾功能有所改善。4)无效: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好转,24h尿蛋白定量>2g,肾功能无好转。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表3 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含量及血脂比较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比较,见表1。

2.2 2组不同时间点阴虚火旺证候积分值比较,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含量及血脂比较,见表3。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4。

2.5 肝肾功能的变化 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肝功能对照组在首始剂量减量前有5例出现轻度异常,经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后,均恢复正常,其余病例肝功能均正常。

2.6 随访结果 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6.15%,对照组复发15例,复发率23.07%,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严重水肿为特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治疗主要是激素治疗,激素治疗的原则是首始剂量要足,减药要慢,维持时间要长[3]。随着激素剂量的变化,即“首始量——减量——维持量——停用”,其人体亦相应出现“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阳虚——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4]。有研究表明[5]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泼尼松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病情的复发。马以泉等[6]发现肾综患儿血清中激素受体水平有不同程度偏低,而六味地黄丸与激素合用,能减轻应用激素后其受体下降的程度,从而保证了激素与其受体结合的水平。聂莉芳等[7]认为补肾固精能消蛋白尿、育养肾阴能消水肿、善后调理以防复发。同时六味地黄丸对消化系统的重要脏器肝脏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恢复和改善肝脏的正常解毒排泄功能[8]。因而在激素之“首始量”和“减量”阶段,我们选用具有滋阴清热补肾功效的知柏地黄丸配合激素治疗。另一方面肾病综合征患者高脂血症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处于高凝、高黏状态,故易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而肾血管内凝血也加重了肾脏病情的发展。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多属于虚实错杂,本虚标实之证[9],瘀血是肾病综合征病理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促进肾病综合征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丹红注射液中含中药丹参和红花,具活血化瘀之效。有研究[10]表明丹红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增强激素的疗效,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故我们结合临床和前人的经验,应用丹红注射液、知柏地黄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通过本试验表明: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83.0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激素首始剂量减量时及减至维持量时,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2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含量、TG、TC改善均显著(P<0.05,P<0.01);向心性肥胖发生率、痤疮、精神兴奋、肝功能异常均以治疗组为低(P<0.01)。2组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本试验证明丹红注射液、知柏地黄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疗效优于常规应用激素疗法。

综上所述,应用丹红注射液、知柏地黄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无论是疗效的取得,还是减轻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医疗费用均优于常规疗法。其为原发性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993:158-162.

[2]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803-804.

[3]吴金玉,鲍华英.叶任高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8,12(3):5-6.

[4]杨霓芝,黄春林.泌尿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6.

[5]胡顺金,方琦.六味地黄丸对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07-108.

[6]马以泉.六味地黄丸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3):49.

[7]聂莉芳.六味地黄汤治疗肾病的体会.中国医药学报,1993,8(2):35.

[8]彭平建,唐民一.六味地黄丸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2,13(2):102-103.

[9]薛黎明,宋纯东.肾病综合征中医病机和治疗刍议.江苏中医药,2010,42(3):69.

[10]吉强,濮红梅.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3例临床研究.江苏中医药,2011,43(7):29-30.

(2011-09-22收稿)

猜你喜欢

知柏丹红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知柏地黄丸中2种成分快速检测模型的建立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知柏地黄汤对UU感染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Cyt-c、AIF表达的影响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感染不育患者精液指标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知柏地黄丸临床运用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