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刮痧治疗腰肌劳损60例

2012-06-07申霖来陈枫贾新改

世界中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刮痧腰痛腰部

申霖来陈 枫贾新改

(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100102;2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针刺配合刮痧治疗腰肌劳损60例

申霖来1陈 枫1贾新改2

(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100102;2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腰肌劳损/中医药疗法;刮痧;针刺

腰肌劳损为慢性腰部软组织劳损的统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之势。笔者通过对近十年CNKI上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目前针刺配合刮痧治疗腰肌劳损的文献报道极少。导师陈枫教授在临床上应用针刺配合刮痧治疗腰肌劳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通过对120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针刺配合刮痧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2010年3月-2011年5月我院针灸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20~60岁,平均37.3岁;病程2周~6年,平均2.6年。对照组60例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21~60岁,平均38.9岁;病程2周~5年,平均2.8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肌劳损的诊断标准[1]:1)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2)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3)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20~60岁。3)病程2周以上。4)3分≤VAS积分≤8分。5)如果接受过其他外治法或保守治疗,经过5天以上的洗脱期。6)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疑有或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者。2)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及膀胱疾病等引起的腰痛者。3)诊断不明确的脊柱损伤伴脊髓损伤者。4)患严重的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及糖尿病患者。5)施治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6)曾经接受腰椎手术治疗和腰椎畸形者。

1.5 治疗及观察方法

1.5.1 治疗组 针刺治疗30min完毕后进行刮痧治疗10min。取穴:后溪(双),肾俞(双),命门,大肠俞(双),腰阳关,关元俞(双),委中(双)。针具:一次性汉医无菌针灸针,规格0.25mm×40mm。各穴位均采用解剖定位选穴,均用平补平泻手法,诸穴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刮痧部位:腰部(足太阳膀胱经:从肾俞、志室到次髎、秩边)。刮痧器具:金龙康水牛角刮痧板,金龙康刮痧润肤油。操作:起针后患者取直立位,双手扶床,微屈腰部,使腰部皮肤稍绷紧,涂抹刮痧油,刮痧板与皮肤呈45°角,自上而下循经刮拭腰部(足太阳膀胱经:从肾俞,志室到次髎,秩边)。施术10min,要求使刮痧部位仅出现皮肤潮红、散在出血点痧象。

1.5.2 对照组 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针具、方法同治疗组。同期观察。2组均治疗1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周期:每次治疗间隔两天,共治疗7次。

1.5.3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疼痛指标采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直观模拟量表判断腰部的疼痛变化(VAS:0~10,0为无痛,10为最痛),功能障碍指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量表观察日常活动变化(ODI问卷包括10个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记分方法是:实际得分/50× 100%,得分数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以1个疗程为观察周期,对VAS评分、ODI量表评分进行综合分析评定。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2]拟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腰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腰部活动自如。显效:腰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腰部活动不受限。有效:腰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腰部活动改善。无效:腰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腰部活动无改善。

2.2 2组治疗前后VAS疼痛指数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见表1。2组治疗前后VAS、ODI指数比较,P<0.001。

表1 2组治疗前后VAS、ODI指数比较

2.3 2组疗效比较 见表2。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2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腰肌劳损是一种以腰部疼痛、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患,属于中医学“腰痛”“筋伤”“痹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的外因有感受外邪、外伤迁延、慢性劳损;主要的内因是气血不足、肝脾肾亏虚等。现代医学认为腰肌劳损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腰部脊柱周围的韧带、筋膜、肌肉、脊柱关节突间关节滑膜(小关节滑膜)等软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损伤后,出现炎症、粘连、纤维化,这些病变刺激、压迫神经末梢和营养血管,导致局部循环、代谢障碍,由于代谢产物积聚与炎性物质的产生,进一步导致了以腰痛为主症的系列临床症状[3]。

刮痧疗法刺激体表经络,使腠理开泄、祛邪于表,达到疏通经络、排毒祛瘀、宣通气血,从而调节脏腑经络气血之阴阳平衡[4]。后溪为手太阳经腧穴,手足太阳经相接,此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而足太阳、督脉均行于腰背部,故本穴治疗腰痛疗效显著;委中为膀胱经穴,足太阳主筋所生病,加之“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可通调足太阳经气而散风寒之邪,是为“腰背委中求”;肾俞、命门、关元俞补肾培元、舒筋活络;大肠俞、腰阳关祛寒除湿、疏通经络。将刮痧与针刺有机结合,共奏壮腰培元、扶正祛邪、舒筋活络之功,达到协同强化的作用,明显提高了中医治疗该病的疗效。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针刺配合刮痧治疗腰肌劳损,确有协同强化的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3.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2-346.

[3]叶应陵,周秉文,等.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57.

[4]陈志敏,等.实用刮痧疗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22.

(2011-11-01收稿)

猜你喜欢

刮痧腰痛腰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职业腰痛早防治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