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根大通的独裁

2012-05-30朱伟一

新民周刊 2012年21期
关键词:戴蒙监管者摩根

朱伟一

摩根大通豪赌亏损20亿美元,也有可能是30亿美元。尽管此后Facebook上市股价作弊的丑闻接踵而来,还是没有完全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依然有人死缠滥打,不肯轻易放摩根大通过关。在批评者的眼里,摩根大通的公司治理有问题。摩根大通是一把手杰米·戴蒙(Jamie Dimon)说了算。而戴蒙是明星CEO,自己到处巡回讲演,出尽风头,但耽误了自家公司,并没管好。

美国号称“頭号民主国家”, 三权分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总统。在华尔街金融机构中,却是一把手说了算。摩根大通的领导结构就比较适合独裁:首席执行官身兼董事会主席。摩根大通豪赌巨亏之后,其40%的股东表示,董事会主席职位与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应当分开,由两人担任。但戴蒙既没有主动下台的意思,也无放弃董事会主席一职的意思。看来,他还是要继续独裁下去。

华尔街银行的第一把手像狮王。狮王是不许潜在对手存在的,亲子也要被逐出狮群。摩根大通也是这个意思:戴蒙并不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而且将任何潜在对手挤出公司,身边都是些愿意听命的下属。首席投资部豪赌导致了20亿美元的巨亏,该部门负责人艾娜·德鲁(Ina Drew)就是戴蒙的亲信。首席投资部早已失控,纽约总部与伦敦分部经常吵成一团,谁也不服谁,但德鲁向戴蒙报告平安无事,戴蒙也就相信了。

当然,首席执行官独断独行,也不只是摩根大通一家的问题。高盛也是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高盛前首席执行官保尔森还专门在自己的办公室安了一道特殊的门,由他本人通过遥控开门、关门,害怕有人擅闯他的办公室。有道是“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高盛的一把手亏心事做得太多,白天都怕人敲门。

除去公司内控问题,摩根大通与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暧昧。有人批评戴蒙不应当身兼纽约美联储理事会理事一职,这种安排有利害冲突:美联储有监管摩根大通的职能,戴蒙既在监管机构坐一把交椅,又在被监管的摩根大通坐第一把交椅,那他到底是监管者还是被监管者?戴蒙的回答是不必大惊小怪,纽约美联储理事会只不过是一个咨询机构。言外之意: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美国监管部门的大批工作人员长期驻扎在摩根大通内,实行零距离监管,居然没有发现公司的豪赌问题,原因之一即是摩根大通根本不把美国监管机构人员放在眼里,就连摩根大通的中下层管理人员也是如此。有一次,派驻摩根大通的纽约美联储的一位官员出于监管需要,要求摩根大通提供三到五年的资本计划。几天之后,摩根大通的工作人员告诉这位官员,相关文件已经交给他的上司。言外之意:你下面的一个小官,不要多管闲事。摩根大通的这些雇员之所以耀武扬威、有恃无恐,与戴蒙在纽约美联储任理事会理事怕是不无关系。

美国监管机构派驻摩根大通的人员不少,纽约美联储40人,美国金融监管局70人。他们分别派驻在摩根大通从事风险交易的部门,如结构性产品交易部。但首席投资部却没有政府监管部门的人。首席投资部门有4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3年内尽兴豪赌,共赚了50亿美元,同时也埋下巨亏的祸根,该部门亏损了至少20亿美元。这样大的动作,监管部门居然还没有发现,这是在白白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监管机构的负责人自然心虚,赶紧把责任全部推到摩根大通的头上,一口咬定摩根大通曾经保证过,首席投资部门并不从事风险投资,政府不必就此多虑。当然,为了帮自己开脱,监管部门的领导也要帮摩根大通开脱。纽约美联储总裁就表示,摩根大通的损失并不影响到公司的生命力。

实际上摩根大通已经绑架了监管机构。摩根大通是真正的一把手负责制度,不仅是在公司内部说了算,就连与监管者的交往中,也还是戴蒙说了算。

猜你喜欢

戴蒙监管者摩根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科尔摩根伺服在数控钻铆机床中的应用
长着空洞的男孩
监管者识别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家长观察 戴蒙老师的课堂纪律
商业银行员工绩效考核与操作风险防范的博弈研究*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
证券市场监管者和中小投资者博弈分析
狄摩根的年龄
杰米·戴蒙:与摩根大通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