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2-05-25高荟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妇产科医学生标准化

曾 飞 高荟荞 薛 敏



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曾 飞 高荟荞 薛 敏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教研室,长沙 410013)

探讨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技术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校2008级临床5年制学生82人,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最后评定其临床综合能力差异。采用传统以示教为主的住院部见习组与采用标准化病人及医学模拟临床技能操作见习组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定成绩有显著差异(<0.01)。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标准化病人;医学模拟技术;妇产科学教学

医学生的教育重点在于临床能力即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的培养,而传统灌输式教学并不适合妇产科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型学科,并且随着病人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医学生在见习中遇到病人不配合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而体查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临床实践是妇产科带教老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标准化病人已被主泛应用于医学教育、评估和研究,而医学模拟技术因其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及符合医学伦理学等优势正成为提高临床技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妇产科教研组进行了新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探索,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应用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技术进行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在模拟临床场景中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准化病人的挑选、培训 从妇产科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及一线住院医生中,挑选9名优秀志愿者做为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集中培训,他们都具备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对所模拟的病例有深刻的了解。9名SP选择各自熟悉的病种,临床带教教师给予适当调整及分工,建立SP数据库。SP必须首先具备充分的相关病种的理论知识,其次要能生动地模拟出该病种病人的面容表情、体位步态等,再者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记忆能力,最后应能够保证多次模拟的一致性。

1.2 模拟诊室的准备 根据见习内容准备好模拟技能训练室,如模拟产房、模拟妇科诊室、模拟产科诊室等。我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1.3 对象 选择我校2008级临床5年制学生82人,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实验组42人,接受对妇产科常见病标准化病人的病史采集及医学模拟教学方法;对照组40人,接受传统以示教为主的住院部见习带教方法。

1.4 教学内容

1.4.1 病案编写 妇产科教研室以国家高等学校教材人卫版《妇产科学》第7版的内容为基础,按照教学大纲需要掌握的内容,挑选出妇产科常见疾病,以临床症状为学习病例的问题起点,结合大量鉴别诊断信息,编写了9个典型病案(宫外孕、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癌、不孕症、子宫内膜癌、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根据每一个临床病例编写SP病人剧本、SP考试病例题、SP病人培训评估表,并编写标准化病人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客观结构临床能力(OSCE)考核评分表。

1.4.2 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实验组对SP进行问诊,并在模拟诊室对仿真模型或高级妇产科模型进行查体,由SP根据学生操作时提出的问题回答体征情况。学生根据病史及检查的体征,提出初步诊断和诊疗计划。

1.4.3 带教老师进行反馈评价 包括问诊内容与技巧,如何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做重点查体,核实阳性和阴性症状体征的意义,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安排的次序及效价关系,给学生发放评议调查表等。

1.5 教学效果评定 2组的学生见习结束时均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完整病例书写、OCSE考核及理论考试。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教学满意度调查 见表1。

表1 教学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n)

注: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

2.2 学生平均考试成绩 见表2。

表2 学生平均考试成绩统计表 (±s,n)

注:2组比较各项考核均有显著性差异(<0.01)

3 讨论

医学生教育以服务于临床为目的,传统的医学生临床见习以带教老师示范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学生仅通过聆听与观察并不能较好理解临床知识,不能有效掌握体查技能,而妇产科患者,因教学内容不可避免涉及个人隐私而经常拒绝提供病史及体格检查,学生的实践机会就更为有限。因此标准化病人及医学模拟技术应运而生,我院在2010年所做的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前期研究中已经证明了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教育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此次研究将标准化病人与医学模拟技术结合作为医学模拟教育投入到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效果仍然是显著的,医学生在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方面都得到了切实提高。

3.1 标准化病人 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或病人指导者,是指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症患者,经过标准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3种功能。自1991年Paulal Stillman将SP引入我国后,已被医学院校广泛接受,并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1]。标准化病人给医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问诊、沟通机会,以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的病史采集能力、问诊技巧及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同时,选择具有临床经验的研究生及一线医生作为SP,不仅可以省去复杂的专业训练过程,还可以较好地充当教师角色,将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进行现场指导与讲解,指出错误,强调重点,巩固理论知识。

3.2 医学模拟技术 现代医学模拟技术(Med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主要是指以高科技为依托的医学模拟产品,包括高级模拟人、模拟训练器等。通过计算机技术与临床解剖学相结合,创设出全数字化人体三维模型和具有生物物理学特征的计算机模型,有效实现了人体形态和机能的数字化描述,直接为现代医学教学、科研和应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模拟实践条件[2],使得原本不能在病人身上操作的基础技能可以在模型上进行操作,不能在病人身上感受到的特殊体征在模型上感受到。医学生在模拟产品上进行临床技能操作,感受其模拟出的逼真的阳性体征,并可以多次重复练习与体会,真实地提高了实践能力。

3.3 标准化病人与医学模拟技术结合下的临床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目标应具有整体性而避免概念化、抽象化,所强调的是“情景”、“会话”、“协作”、“意义构建”四大重要元素[3]。将标准化病人与医学模拟技术相结合,建立典型个案,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正是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在模拟出的逼真临床情景中,医学生发挥了主动性,通过问诊与体查寻找发现问题,运用熟悉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处理问题,进而获得临床经验,深化认知,建构出典型的立体知识框架,为以后解决实际临床问题打下实践基础。医学模拟教育真正做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相辅相成,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且更加符合医学伦理学,避免了实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将成为医学生完成临床演练走向实战的重要平台。

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优势日趋明显,当然,我们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通过模拟出的SP个案仅仅是教科书中复制出的标准情况,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往往并非那般典型,在实践的复杂性与多样化上仍存在较大局限性;其次,由于模拟产品的虚拟性,使医学生在检查时缺乏面对真实个体所需要的尊重与谨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再次,由于其所需设备的特殊性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使医学模拟教育在我国的推广速度较为缓慢,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之,如何发挥医学模拟教育的优势,推进传统医学教育的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仍需要我们继续研究与探讨。

[1] 钟玉杰,王敏,李勤.从10年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9-261.

[2] 黄英.医学模拟技术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 23(5):790.

[3] 李燕红,马喆,马华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3):139-140.

(2012-03-1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29

1672-2779(2012)-11-0044-02

本文校对:苏玲

猜你喜欢

妇产科医学生标准化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标准化简述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