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4例急性高原肺水肿病因及治疗分析

2012-04-18党福林青海省湟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8121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5期
关键词:肺水肿高原肺动脉

党福林(青海省湟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812100)

本院地处在青藏高原湟源地区,海拔高度为2470~4898 m,大气氧含量仅占平原地区的70%,甚至更低,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空气稀薄、干燥、日温差大、紫外线强,易损伤居留人员的呼吸道黏膜,冬季更寒冷,缺氧更明显。本地区常年都有肺水肿病例发生,特别是随着交通的改善,旅游业的开放,来高原旅游的人员不断增加,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发生率逐年增长。高原肺水肿是本地区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现将本科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44例高原肺水肿患者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4例患者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15~55岁,平均35岁。全部在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室(ICU)抢救,其中诊断为高原肺水肿30例;高原肺水肿合并缺氧性脑病5例、并发肺炎者5例、并发心力衰竭者3例、并发肾功能不全1例;发病时患者所处的海拔高度:2500~3000m 的15例,>3000 m 的29例;其中从内地第1次到本地区发病25例,本省居民从内地返回本地区发病19例;冬春季节发生高原肺水肿的26例,夏秋季节发生的18例;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乘飞机、火车及旅游客车直接到达本地区;发病后来院就诊时间:24h 内11例,1~3d29例,>3d4例。

1.2 临床表现44例中,41例神志清楚,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气喘、气急、咳嗽、胸闷、胸痛、咳出大量白色和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布满大量湿啰音及哮鸣音;3例昏迷、结膜充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巴氏征阳性。44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绀。

1.3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WBC>10.0×109/L;胸部X 线检查均为双肺纹理增粗、伴斑片状或云雾状阴影;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30例(其中6例窦性心动过速伴ST-T 改变),CT 示脑水肿1例,脑脊液压力稍升高1例(糖、蛋白、细胞数均正常),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肌酐升高1例。

1.4 治疗方法对44例病例根据病情的不同程度予以绝对卧床休息、氧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及解除支气管痉挛、降低肺动脉高压、镇静等综合而规范治疗。

2 结果

44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昏迷患者神志恢复正常,住院时间3~10d,平均为5d。

3 讨论

3.1 病因分析高原性肺水肿致病因素相当复杂,涉及面广,主要概括如下。(1)发病地区的海拔高度:人只要急速上到海拔3000m以上,无论何地区均可患此病,只不过因时、地、人的各方面条件不同而有不同发病程度和发病率。本地区日月山是旅游景点,海拔高度为4898m,极易发生高原肺水肿。(2)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患或轻或重的高原性肺水肿,但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可能高一些。(3)初入或重返高原:无论是初次或再次进入高原,或者已在高原生活进入更高地区均可发病。本病在进入高原1~7d内发病,但有短至3h、长达10d以后发病者。(4)进入高原方式:无论是乘车、步行或乘机进入高原均可发生本病,但进入高原速度越快,发病率越高,因此,阶梯适应对预防本病有较大作用。(5)发病季节:任何季节、任何月份均可发生高原性肺水肿,但一般说来冬春季发病较多。(6)劳动强度:进入高原无论担任何种工作均可患本病,但以担任重体力劳动发病率高。(8)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原反应及精神紧张、恐惧、酗酒、丰餐、腹泻等诱发因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高原性肺水肿的概率更大,特别是伴发热时,可有头痛、心慌、气促等高原缺氧症状或使这些症状加重。

3.2 治疗分析主要针对缺氧致肺循环障碍,采取给氧、降低耗氧、降低肺动脉阻力、疏通肺微循环血流、改善微循环灌流等综合规范的治疗,具体如下。(1)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力;(2)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严禁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循环血量;(3)保持呼吸道畅通:可行气管内负压吸引,每次吸引不宜超过10~15 s,以免加重低氧情况;(4)氧疗:肺水肿患者常用较高浓度氧气(35%~50%)或高浓度氧(>50%)改善低氧血症,使用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间断或持续吸氧,氧流量为2~6L/min,最好用面罩给氧。低氧血症难以纠正的,可应用呼吸机正压通气给氧;泡沫样痰多者在湿化瓶中置入75%~95%乙醇有助于消除泡沫。(5)有烦躁不安时,可使用少量镇静剂(在无休克、昏迷和呼吸功能受抑制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吗啡,因为吗啡能舒张外周血管,降低其阻力,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荷,并降低肺动脉压,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吗啡的中枢镇静作用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恐惧与忧郁情绪;吗啡对呼吸的抑制,可降低呼吸中枢对肺部传入刺激和CO2的敏感性,从而减弱过度的反射性呼吸兴奋作用),病情稳定后转送至海拔较低处。(6)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这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常用地塞米松3~10mg/d静脉滴注,持续2~3d;糖皮质激素能减轻炎性反应、减少血管通透性,促进肺表面活性物的合成,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稳定溶酶体膜,在应用中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故对高原肺水肿应尽早使用。(7)解除支气管痉挛:氨茶碱的使用(氨茶碱可降低腔静脉及右心房压力,并降低肺动脉压,同时具有扩张支气管、利尿、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作用),可用0.25g溶于50%葡萄糖液40mL 缓慢静注。(8)有呼吸衰竭时可用尼可刹米注射,有心力衰竭时可用毒毛花苷或去乙酰毛花苷。(9)654-2应用[1]:654-2除抗胆碱作用外,它通过调节多种体液因子而调节微血管改善微血流流态、流速以及流量,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凝集,降低血黏度,从而改善微循环;654-2还具有抗氧自由基,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并对泡沫痰有非常显著的消除作用;(10)减少肺循环血量:可用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该药具有明显的降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其疗效已得到论证),另外可用利尿剂以减少循环血量[2];(11)纳洛酮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对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更为重要,尤其对于昏迷患者,主张早用纳洛酮(该药即可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3],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更多的氧气,提高氧饱和度);(12)昏迷患者用能量合剂及脑细胞复能剂,在血压、电解质、BUN 正常时,脑水肿者可用甘露醇;(13)待肺水肿、脑水肿稳定后尽早行高压氧治疗,其效果显著应提倡(高原性肺水肿主要是由于机体急性缺氧所致,高压氧由于能提高血氧含量,增加血氧弥散和组织氧储备,改善微循环的缺氧状态,以保护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14)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高原肺炎易诱发肺水肿,已有肺水肿更易合并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1]王永芳,徐村和.联合654-2治疗高原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9):978-979.

[2]周直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166.

[3]刘卫国,边旺,齐洛生.纳洛酮治疗高原肺水肿的疗效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02,3(6):270-271.

猜你喜欢

肺水肿高原肺动脉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