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义书写的精神力量——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阅读札记

2012-04-02包中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精神力量道义报告文学

包中华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为浮躁、功利的时代留下种种精神面影:灾难与拯救、小人物与大时代、死亡与生存、渺小与宏大、苦难与幸福、禁锢与解放等。历史、社会的精神指向不仅在于民主法制的正名与引导,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当面对纷扰现实时,还需要精神的慰藉和支撑,作家创作应该是一种道义书写,应为民众提供从历史和现实中寻求精神资源的途径。此次获奖作品所蕴含的道义的精神力量,向普通民众和社会传达了报告文学写作的另一种叙事意图,在宏大的时代叙事之外,还有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对历史和现实真相的揭示、对心灵的吟唱。

林贤治在《有一种书用道义书写》中说:“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一种书用道义书写。这样的书为数不会很多,但我确信,其价值远高于众书之上,因为它们是教人类向善的书、有灵魂的书。”[1]203

道义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勇于为社会和人类进步担当的责任,在于对历史和社会保持理性认知和敢于批判的精神,对于作家而言,就是在良知的驱使下,以知识分子的话语和精神表达对历史、社会和人类命运的理解。道义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精神脉络中,并指向未来;道义自在人心,无论生活琐事还是历史大事件。用道义的精神力量指引报告文学的创作,是基于报告文学纪实性、文学性、思想性相融的特征。此次获奖作品体现的道义书写的精神力量,在于对生命个体尊严的理解,在于揭示历史和现实事件真相的努力,在于用心灵描绘人物、历史和社会的深刻记忆。

尊重生命个体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获奖作品更多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他们有震后余生的百姓,有普通医护者、军人、志愿者等抗震英雄,有从山野女儿到运动员再历尽千辛和磨难成功转身的报告文学作者,有随国家社会变迁在政治漩涡中沉浮的普通人。报告文学创作在历史题材和宏大叙事之外,逐渐深入普通人的命运,更加关注民生和日常生活,这不仅实现了题材的多样化,而且更加接近普通民众的真实世界。

李鸣生说:“我为《震中在人心》的写作定下一个规矩:必须坚守一种纯粹的写作动机,捍卫一个作家起码的良知;必须以诚实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面对这场全民族共同的灾难,思考、反省是有幸活下来的我们共同的义务与责任。”[2]78作品摆脱了对时代的宏大叙事,而关注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状态,这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这不仅是对宏观叙事的有力反拨,也更加有助于理解大事件的真正精神涵义。陈传英因救人没有听见妈妈的最后一句话,无需崇高的言语表达,遗憾永存心底,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遗憾;16岁的少年埋葬8岁的儿童,也埋葬了自己的过去,我们不禁期望少年能从脆弱走向坚强。李鸣生《震中在人心》表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理解:“尊重死亡,便是尊重高贵的生命;尊重高贵的生命,便是尊重高贵的国民;善待生命,善待国民,正是一个国家高贵的国格所在!”[3]144

关注生命个体,挖掘自己的心灵深处,写一部精神自传,《生命的呐喊》无疑为报告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写作路径:以传记的形式,在时代的大叙事中展开对小人物生命个体奋斗历程的叙述。宏大的时代叙事离不开小人物,生命个体的真实构成了属于他们的时代真实。张雅文的成长历程,有着每一个普通人与命运抗争的身影,只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沉沦。张雅文之所以成功来自她对目标的执著,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类似,又总是留给我们一个真实而平凡的背影;她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深切感受。尊重生命不仅在于自尊、自强、自立,还在于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只有深入理解自己的生命才能尊重每一个与之类似的奋斗中的生命个体;无论成功者、失败者、在上者、在下者,每个人都有精神上共通的人性。

关仁山谈起《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的创作起因,也是因为在汶川地震后,无数普通的唐山人捐款捐物,让他深受感动,这是生命个体相互间的理解和尊重,没有类似的经历,也许无法真正抵达大灾难后的人性深处,在两次灾难之间,维系的是普通人生存和死亡的神圣尊严。《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塑造的英雄群像,也是在历史大事件中的普通人:军人、人民教师、普通矿工、医护人员以及震后幸存者。英雄与无名的普通人在生活的路途上坚强地前行,共同书写道义的精神力量。人的个体生命至高无上,我们能从大灾难中更深地得到启示:珍惜生命、敬重生命、告慰逝者。关仁山对在两次地震的相互观照中,书写了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时代精神的体会。只有敬重生命个体的价值,社会、国家、民族、政府才会血肉相连,个体尊严才能得到维护,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胡风案中人与事》同样揭示了普通人在历史事件中的曲折遭际。这种遭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包含着已被中国人民深刻铭记的历史教训。对普通人命运沉浮的描绘,给予后来者的不仅仅是警示和悲痛,还隐含着公平正义,作家在拂去历史尘埃的努力中,体现的道义精神让我们更加有勇气去接近和直面那些经受苦难和折磨的当事者。

揭示历史和现实真相

作家的良知是道义精神的源起,从道义出发,怀着道义的眼光观察人生、历史和社会,这种真实就不会限于事件的表象。报告文学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真相的揭示,需要勇气和精神力量。

李鸣生在谈及报告文学对真相的揭示时说:“真相比真实更为重要;与其强调作品的真实,不如强调作品的真相;而不管真实还是真相,均取决于作家是否虚假,是否讲真话……作家的真实比作品的真实还要重要!”[3]145“《震中在人心》则用镜头和文字两种语言打造出‘长篇摄影报告文学’这一跨文体的‘双重文本’,以个人视角观照底层百姓、以反思立场审视地震灾难、以真相真情挖掘人性深度。”[2]82

真相的揭示取决于作家对事件的理解深度,取决于作家怀有的良知。我们也许能看到事件的真实场景,但是若要了解真相,发掘隐藏在真相中的苦难、勇敢、怯懦、宏大、偶然、人性等,则必须持有批判的立场,敢于担当责任,使报告文学的写作成为真正的道义书写。“李鸣生的作品,更加接近地震灾难的本身,更加容易使人在一些直观的死亡、血泪、痛苦情景背后感受到地震的深刻危害性。”[4]如果我们总是站在宏大叙事的角度,只看到真实的感天动地的救援,只看到激动人心的救人现场,只为震后余生而感动,看不到断裂的痛楚、心灵的损伤、事实的脆弱,看不到惨痛的真相,其本身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读。

《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一样秉承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创作思想,真实、客观地向读者还原了复杂的人性真相。芸芸众生有英雄也有怯懦者,有无私奉献者也有投机者,丑恶与善良、幸福与苦难、欢欣与悲戚都是真实的人性体验,人性中不仅有闪耀的崇高,也有恐惧、压抑、彷徨、抑郁、孤寂、悲痛等,这些都是真实的人性所在。报告文学揭示历史和现实真相,也挖掘隐藏其中的人性真相。

《解放大西南》的作者彭荆风风雨12年,整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对书中涉及的战场和重要地点进行了实地踏勘,尽可能地把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进行真相还原,将人物置于宏大的历史事件之中,使历史和人物相得益彰。遗忘历史是可怕的,又似乎在所难免,而历史的借鉴作用对于一个民族又是如此的重要;遗忘历史意味着一种蒙蔽,而忽略真相则意味着背叛真知。“彭荆风这部长篇纪实,并没有刻意为蒙冤者洗雪。它尊重事实,忠于历史,不掩饰,不粉饰,自然而然地能够还原一切真相。纪实文学作品,应是经由作家良心与良知对各种真相进行艺术展示。这部纪实的亲切感和可贵处,也正在这里。凡对历史确实有所贡献,历史终会给予公正待遇,这是不以人之意志而转移的。彭荆风以其艺术记录的这一段史实,为这一颠扑不破真理作了令人信服的诠释。”[5]

《生命的呐喊》以作者本人生命历程为叙述起点,揭示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真实,让读者有同样真切的感受,生命的意义本身就是对生命本质和真相的永不停息地探索。生命个体常常被裹挟在历史政治事件中而浑然不知,如若没有当事者的事后反省和对历史真相揭示的努力,迷雾似乎永远也无法拨开,《胡风案中人与事》对“胡风案”的这一历史事件的叙述,从“案件”还原为“事件”,其叙述对象名称的转变本身就体现了开掘真相的过程和意义。

心灵的吟唱

无论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还是对事件真相的揭示,对人的心灵发掘和体认是作家创作优秀作品的必经之路,不能直抵心灵的作品是无法打动读者的,而创作这样的作品,需要作家坚持用道义书写,用道义精神穿透人的心灵,才能发人深省。坚持发自心灵的吟唱,坚持用心灵去沟通,才能体会人物、历史、现实甚至未来。《震中在人心》直面人类的心灵,深刻揭示了大地震对心灵的震撼与重创。

道义书写的精神力量,是作家的思想向善和有灵魂的表达的源泉。没有心灵的共鸣,没有来自心灵深处的反省和认知,没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就不会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存在,“李鸣生用心灵行吟心灵,很好地运用文学诠注了图片的震撼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看是撞击人们情感强劲的后座力,展示了报告文学和谐的传递范式。但作品最成功之处,在于作者用灵魂镌刻的心灵之裂度宛如冲击波,排山倒海。”[6]

《生命的呐喊》从心灵维度来看,也是作家张雅文的精神自传。她是通过对自我的心灵观照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正因为心灵深处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愿望,才能把自己的经历和个性完美地结合起来,而对人生历程的叙述何尝不是心灵的又一次旅程。

蒙蔽、屈辱、苦难是对人类心灵历程的挑战,我们不仅要正视他们,还要用心灵去沟通。用道义书写,用心灵吟唱,作家和读者、普通人和社会、历史和现实就会找到某种心灵的共鸣和契合。

道义书写的精神力量,源于作家的良知,它是一种纯粹的写作,不仅是向善和有灵魂的表达,更是一种勇于担当、批判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精神;不仅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是沟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精神指向。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应坚持用道义书写,尊重生命、揭示真相、吟唱心灵,让每一个平凡忙碌的人如在现场,获得一种精神力量。

[1]林贤治.午夜的幽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傅逸尘.守望精神与直面心灵的写作——与著名作家李鸣生的对话[J].艺术广角,2009(4):78-82.

[3]李鸣声.震中在人心[J].中国作家,2009(10):144-145.

[4]李炳银.读李鸣生纪实文学新作《震中在人心》[N].文汇读书周报,2009-05-08(4).

[5]崔道怡.老树梨花透骨香——读彭荆风的《解放大西南》[N].中国文化报,2010-04-25(4).

[6]王凤英.叙事的指向——评报告文学《震中在人心》[N].文艺报,2010-11-24(6).

猜你喜欢

精神力量道义报告文学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科研前行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 打造党建品牌 凝聚“走在前”精神力量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
用文明创建凝聚精神力量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