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比较

2012-03-30李学军

当代医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卡因硬膜外剖宫产

李学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之生理因素、产妇、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手术麻醉要求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肌肉松弛好、术后恢复快[1]。常采用的麻醉方法为腰硬联合麻醉机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往往阻滞不全,起效速度慢,肌肉松弛不够,腰硬联合麻醉可同时发挥蛛网膜下腔阻滞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本研究对我院2006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拟行剖宫产术者,采用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我院拟行剖宫产分娩患者,排除既往有椎管内麻醉手术史及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5.5岁;产次1~3次,平均1.5次;孕周32~48周,平均36周;体重50~75kg,平均58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年龄、体重、产次、孕周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给予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综合治疗。入室后常规吸氧、监测HR、BP、ECG及SPO2。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取患者头高脚低左侧卧位,L1、2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于头侧置管3.5cm,给予2%利多卡因试验剂量4ml,观察无脊麻现象后,给予2%利多卡因联合0.75%布比卡因持续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患者头高脚低左侧卧位,以26G/16G针于L2~3间隙穿刺,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每隔50min经硬膜外追加0.75%盐酸罗哌卡因5ml,同时腰麻针穿刺入蛛网膜下腔麻醉,注入0.75%的盐酸罗哌卡因0.8~1.8ml。

1.3 观察方法 参考张运芝[2]的相关方法进行,略有改动。(1)心率、血压、心电图、SPO2等各项生命体征状况。血压下降20%为低血压,心率降至60次/分及以下为心率减慢。(2)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法评估运动神经阻滞程度。0级:无运动神经阻滞;1级:不能抬腿;2级:不能弯曲膝部;3级:不能弯曲踝关节。同时判断产妇能否下床行走。(3)术中镇痛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0分为完全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4)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产妇头晕、恶心、呕吐等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

1.4 麻醉效果评定 镇痛完全,腹肌松软,患者安静为麻醉效果优;镇痛效果良好,腹肌较松软,胎儿取出后需用辅助药为麻醉效果良;镇痛不全,需辅助局麻药及静脉镇痛药为麻醉效果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HR、SPO2、心率、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43例产妇评分为0级(71.7%),15例产妇评分为1级(25%),2例产妇评分为2级(5%)。观察组56例产妇评分为0级(93.3%),4例产妇评分为1级(6.7%)。两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对照组无疼痛或轻微疼痛(0~3分)38例,中度疼痛(4~7分)17例,明显疼痛或难以忍受(8~10分)5例。观察组无疼痛或轻微疼痛42例,中度疼痛13例,明显疼痛或难以忍受5例。两组疼痛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头晕、恶心、呕吐等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剖宫产作为处理难产及产科并发症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不断得到妇产科医师及产妇认可。在剖宫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的麻醉方式及给药方法是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剖宫产常用腰硬联合麻醉及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两种麻醉方法效果报道不一。

传统的硬膜外麻醉,在解决手术疼痛、肌紧张等问题的同时,由于需在麻醉成功后等待15~20min,方可行手术,往往发生阻滞不全,麻醉效果不甚理想,术野肌松差,局麻药剂量大,增加了局麻药中毒的几率,不利于手术进行[3]。腰硬联合麻醉兼具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可在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交感神经、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纤维,并可持续给药,利于术后镇痛[4],近年来有成为剖宫产手术首选麻醉方法的趋势。这种方法起效快,诱导期短,肌松良好,镇痛完善,局麻用药量少,可消除盆腔深部牵拉,无需辅助用药,腰麻平面可不超过T6,仅轻度干扰呼吸循环,并发症少,结合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双重特点,效果明确,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对母婴影响小[5]。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不良反应少,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邹军.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的影响[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3):213-215.

[2]张运芝,胡日红,宋湘红.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合适剂量[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5):900-901.

[3]陈西平.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高危剖宫产妇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58-59.

[4]徐宁恒,许朝坚. 两组不同的麻醉用于全宫切除术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20):78.

[5]黄瑞文.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156-157.

猜你喜欢

卡因硬膜外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