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监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2-01-28黄桂成王明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指标体系监控

黄桂成 王明强 文 庠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南京201146;2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201146;3 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南京201146)

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监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黄桂成1王明强2文 庠3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南京201146;2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201146;3 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南京201146)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监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目前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评价存在许多缺陷,还基本处于过程管理型监控阶段,其监控效果往往流于浮泛,不尽人意。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四个原则为指导,要注重开展五项研究、实现两个转变、抓住一个中心,不但要重视教育质量评价的管理功能,而且要更为重视教育质量评价的引导和推动功能,以实现真正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教育;质量监控;问题;对策

高等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其教育质量关乎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生命之重,孰莫大焉。因此,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监控工作任重而道远,责任重大,是摆在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历史重任。

1 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监控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加快推进内涵建设,尤其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开展,教育质量监控已经得到各类高等院校的重视,而高等医学教育更是将之摆到了核心地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监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各院校普遍构建起了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成立质量监控工作组织机构、制定质量标准、形成质量监控工作机制和流程等。有的建立校、院二级监控体制,以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和教学检查制度为工作抓手,比如广东医学院“始终把保证医学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并通过如下3方面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和各级人员听课制度,加强监督和指导;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质量标准,为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坚持三期(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教学检查制度[1]。有的建立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全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三维立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大连医科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与提高措施主要有: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三级教学管理体系;措施到位,不断加强和完善制度体系,包括青年教师试讲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度、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各级专家和行政人员听课制度、定期召开教学例会制、教学督查制度等;全面考核,坚持定期评估的制度,包括课程评估、新增专业评估和学位评估、教学基地评估、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和重点实验室评估、重点学科评估等;以人为本,加强学生评定工作,包括学生技能考核、教师评学、毕业生跟踪与调查等[2]。

总体来看,目前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评价比较注重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还基本处于过程管理型监控阶段,在这种监控模式中双方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监控与被监控的对立关系,监控的范围局限于教学过程而忽视教育投入和教育结果,其监控效果往往流于浮泛,不尽人意。概而论之,目前高等医学教育普遍采用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以下缺陷:①缺乏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模式。目前许多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评价本身缺乏理论基础,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无法对教育评价进行深入分析。②脱离现实背景,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现有的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往往脱离国家人口、经济和社会的有关背景状况,只是局限于院校内部的教育状态。由于缺乏宏观上的背景,很难对自身的教育作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价。③重过程性质量监控,忽视投入保障性监控和结果效益性监控,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育质量。④缺乏教育政策、教育环境改变的敏感性,不能与时俱进,往往较为滞后。⑤缺乏对学习者个人特征的评价,忽视学习者的个体化特性。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习者个人的性别、社会背景、有关自我认知、动机因素、教育期望等对教育质量往往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2 加强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监控的对策与建议

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四个原则为指导,不但要重视教育质量评价的管理功能,而且要更为重视教育质量评价的引导和推动功能,以实现真正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当前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监控的实际来看,在以后的教育质量监控中,应注重开展五项研究、实现两个转变、抓住一个中心。

2.1 开展五项研究

2.1.1 教育质量评价理论的研究 目前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一个最大问题是忽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探讨。教育管理批判理论家威廉•福斯特认为:“理论是很重要的,按我们的用法,它提供了一种察看方式。更为重要的是,理论愈多,管理人员看待事物的方式就愈多,就愈便于管理人员在实际行动中做出更多的选择。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理论,也就意味着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及察看方式。这样做,我们就为更多的反思实践提供了可能,并为理论洞见注入实际行动开辟了道路。”[3]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支撑。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国情,通过研究、学习形成自己的指导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对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和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对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再造与优化。

2.1.2 动态性教育质量目标的研究 教育质量目标是评价活动所依据的质量标准,具体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即是根据教育质量目标制定出来的。动态教育质量标准包括既定目标下的质量提高,又包括超越已定的质量标准,向更高的教育质量目标迈进,从而实现以教育质量评价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目的。

2.1.3 全方位、二维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纵向上,“投入——过程——产出”维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①投入指标体系。包括师生比、人均教学经费、人均科研经费、学生学习与教师工作的条件等项目。②过程指标体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的组织安排、教材的使用、班级的规模等项目。③产出指标体系。包括科目考试成绩、发表论文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满意度、职业能力、就业率等项目。横向上,“学校——教师——学生”维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①学校综合教育能力指标体系,包括学校的类型、学校组织和结构、学校资源、学校风气、学校管理、学校环境与特色等等。②教师综合教育能力指标体系,包括教师学历、教学水平、师德状况等等。③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指标体系,包括社会背景、知识素养、学习动机、自我定位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投入程度与行为等项目。

2.1.4 发展性教育评价项目的研究 教育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就教师而言,应结合教学实际和评价情况,寻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就学校而言,应结合学校实际,根据教育质量评价情况,适时调整学校教育教学措施,并对教育教学措施的调整与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价。

2.1.5 教育质量评价运行机制的研究 完善包括教育评价的方式、方法、程序等在内的评价操作机制,使评价者能够依据一定的次序进行科学、合理的操作,切实保证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得以卓有成效地进行,而不流于形式。

2.2 实现二个转变

2.2.1 在不断完善过程质量监控的基础上,向“投入——过程——结果”全方位质量监控转变。“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在既定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应该是涵盖了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产出、教育结果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4]教育质量首先要有一个保障机制,这就是教育投入与教育过程的科学合理,而其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因此,针对投入与过程的教育质量监控是教育质量的保障性监控机制,而其结果监控则是对教育质量的效益监控,为人才是否合格和教育质量是否达标提供最终评判,并在此基础上为教育投入和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

2.2.2 以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实现由奖惩性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向发展性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的转变。现在许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奖惩性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其评价机制是把教育质量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工作报酬、职称评定挂钩,从而来激励或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评价方式对保持教育质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弊端在于被评教师往往处于消极被评的地位,且被评教师常常对评价工作和结果有抵触情绪,难以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有资料显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过程,被评教师并不是一个被动被评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主体。评价过程中,被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评价中增加想了解的问题,甚至可以选择评价项目自编教学评价表;负责评价的人员不但会将评价结果告诉被评教师,而且还会和被评教师一起讨论评价结果,听取被评教师对评价结果的意见。”[5]目前国内有些高校已对此有所认识,开始着手实施发展性教育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以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为重点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评价。”[6]这种评价模式以推动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适宜的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重点,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2.3 抓住一个中心 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监控与评估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因此科学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的前提条件。但是,我国目前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为滞后,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还不是一个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政策相关性和政策敏感性是一个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生命力,一种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目的是为政策制订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信息。”[7]因此,应拓宽视野,积极借鉴先进的经验,建立真正能够反映教育发展状况、可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信息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国际教育指标制订和完善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教育指标体系的制订提供很好的参考。OECD国际教育指标体系的首要特点即在于政策相关性,基于OECD教育发展指标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其设计精髓不仅仅止于得出教育状态数据,而是重点考察学校教育政策与做法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教育政策杠杆影响的局限性和前提,从而为教育政策制定机关、教育管理机构以及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提供大量丰富、具体的信息,加强政策形成能力,从而推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1] 钟遂平,沈玉洁.建立和完善医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3):15-16.

[2] 杨宏爱,李连宏,崔乔礼.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1076-1077.

[3] 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1.

[4] 陈磊,肖静.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控制与保证——对OECD《报告》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93.

[5] 苏肖,冯玉芳.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2):111.

[6] 郭桂英,英震.高校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4):25.

[7] 刘明堂.OECD教育指标体系的变迁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9, (Z1):68.

Condition, Problems and Measures about the Edu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in Current Medical Universities

Huang Guicheng Wang Mingqiang Wen Xiang(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46, China)

After years of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e, the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has obtained delectable result. However, at present the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has many defects. The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four principles: scientific,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It should focus on five study, implement two change and hold to a center, should not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management func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guiding and promoting func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ruly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102

1672-2779(2012)-15-0154-03

韩世辉

2012-06-09)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基于OECD教育指标体系的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No:2011JSJG037]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指标体系监控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