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卧位脊椎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2012-01-28麦少琼梁国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脊椎压疮体位

麦少琼 梁国君

(广东省中医院手术室,广州510111)

俯卧位脊椎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麦少琼 梁国君

(广东省中医院手术室,广州510111)

目的 分析脊椎后路手术术中压疮发生因素,探讨术中压疮发生的预防措施及方法。方法 采用综合方法:手术护理器具落实;术前风险评估;体位摆放规范化、程序化;术中密切观察,即时排除隐患;术后随访,积极干预。结果 307例俯卧位脊柱手术,仅2例病患下巴发生压红,皮肤有硬结出现,术中发生压疮的发生率为0.65%。结论 术前的访视、评估高危因素、注意局部护理和病人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措施,对预防术中压疮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俯卧位;脊椎手术;压疮;护理

俯卧位是脊柱后路手术的常规体位,该体位可使术野暴露清晰,方便医生操作。但体位改变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点均发生变化,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术中压疮的出现。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本院307例全麻下俯卧位脊椎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压疮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7例脊椎手术病人,其中女性153例,男性154例,年龄18~79岁,手术时间2.5~6h。麻醉方式均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体位取俯卧位。

1.2 方法

1.2.1 术前病人一般情况的评估 术前一天访视病人,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状况有所了解,检查术前各项检查结果是否齐全。对压疮进行风险评诂,采用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表评估压疮危险度,Waterlow评估表包括性别和年龄、体形、体重与身高、皮肤类型、控便能力、运动能力、食欲、心血管等疾病及全身情况、营养缺乏及药物治疗9大方面[1]。并告知患者压疮风险和注意事项。

1.2.2 体位摆放的步骤 ①在平车上给予患者气管内插管全麻后,根据患者的身形调整俯卧位体位垫,并将平车与手术床平衡并拢,平车高于手术床。②将全麻后的病人采用轴性(滚桶式)翻身到手术床上,最好有4人以上操作。头部由麻醉医生托扶,负责观察病人情况及气管导管的稳定性,其余3~4人分别站于并拢后的平车与手术床的两侧,负责托扶病人的胸部、背部、腰部、及下肢。在翻身时,一人喊口令,共同协作,把病人平稳翻身至手术床上,翻身时要特别注意头颈部、躯干及下肢三点成一线,不可扭曲与摆动头部。

1.3 护理干预

1.3.1 术前一般护理 术晨提前1h将室温控制在24~26℃,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病患进入手术室,应与病房做好交接班,检查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成。对全身皮肤认真检查,特别是术中受压部位,需及时记录。

1.3.2 根据手术体位准备体位垫 本院采用可拼接体位垫,根据患者的高、矮、肥、瘦来加减调整体位垫,上面再铺垫啫喱垫。可视头托上铺垫一层柔软的棉纸。

1.3.3 易受压部位的初步防护 在平车上给予患者气管内插管全麻后,给患者双眼涂上眼膏,并贴上透明眼贴膜,可预防消毒液流入眼睛造成角膜、巩膜损伤,亦可预防麻醉后双眼闭合不全而导致的角膜炎、眼睛干涩不适等。贴眼贴膜前先涂眼膏,可预防术后眼贴膜撕脱困难。摆放手术体位前先在术中重点受压部位、骨突处涂上红归酊或液体敷料(赛肤润)进行局部按摩,可改善皮肤局部微循环,有效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

1.3.4 肢体各部位的摆放与防护 将患者翻身稳放在手术床上的体位垫上,使患者的肩锁部对齐体位垫的上缘,髂前上棘对齐体位垫的下缘,两侧肋缘对齐体位垫,使胸腹部不受压,保证呼吸、循环通畅,以防腹压过高而至出血过多。下肢摆放后使大腿与背部成20~30度,膝关节自然屈曲约110~120度,下肢远端放置大海棉枕和半环形啫喱垫,保持脚背、脚趾悬空不受压。且在膝关节处铺垫啫喱垫,可减轻膝关节部位受压,防止皮肤压疮的发生。在臀裂处贴上透明膜,防止消毒液流入灼伤会阴部。上肢自然弯曲置于头部两侧的托手板上,腋窝处用啫喱垫或脱脂棉垫支撑保护。头部放置于可视头托上,使受压点额部、颧骨、下巴受力均匀,并确保眼睛、鼻子、嘴唇不受压。如没有颈椎问题,约30~60min轻轻托起头部,尽量减少压疮的发生;并轻轻活动双上臂,避免腋神经、血管长时间受压。

1.3.5 重要器官的保护 俯卧位要注意性器官的保护。女性患者取俯卧位时,要将乳房置于体位垫中空处,并压下中单,使乳房不受挤压。男性患者外生殖器要悬空放松放置,不要与体位垫紧密接触。

1.3.6 术中的严密观察 手术全过程要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术中因为手术医生操作时会有锤、敲、压、剥离等动作,或因手术需要调整手术床,加上X光透视定位时体位有可能移动,所以要及时巡视与调整体位,防止肢体受压,特别是眼睛的保护,防止视网膜受压而导致失明。

1.3.7 术后的护理及评估 术后撕眼贴膜动作要轻柔,忌动作粗暴而损伤眼睛皮肤。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发现压红处给予涂抹红归酊或赛肤润,可有效预防压疮发展,但皮肤压红处禁忌按摩。有研究表明,在压疮早期进行按摩,实际上是加重组织损伤[2]。评估皮肤损伤情况后,做好记录,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以便进一步做好护理和治疗。

2 结果

307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有2例病患下巴发生压红,皮肤有硬结出现,经采取涂抹红归酊和赛肤润后,恢复良好。术中发生压疮的发生率为0.65%。

3 讨论

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俯卧位是脊椎后路手术的常规体位,术中做好体位护理,预防压疮发生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所在。

本研究中,采用了综合方法进行预防和干预:手术护理器具落实;术前风险评估;体位摆放规范化、程序化;术中密切观察,即时排除隐患;术后随访,积极干预。结果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7%~6.6%[3],说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能明显减少压疮的发生。

患者全身麻醉后,肌肉松弛无力,保护性反射作用和自主调节能力丧失,摆置手术体位后负重点和支撑点发生变化,身体部分组织受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的影响而致局部血运障碍,组织缺氧,容易发生压疮。特别是压力因素最重要,且与受压时间关系最密切[4],因此体位摆放要准确、舒适、着力点均匀。术前要对患者作全面评估,特别是压疮风险评估,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术中及时观察病情,注意保暖,根据手术时间长短作出相应的体位调整,预防压疮的发生。术后压力解除后,要全面检查皮肤情况,及时记录,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积极跟进护理。

总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注意围术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避免,是减少和避免俯卧位脊椎手术中压疮发生的有效方法。

[1] Waterlow J. The history and use of the Watelow card-explation of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atelow card and outlines its current use in all areas of care[J].Nurs Times,1998,98(2):7.

[2] Cathryn D. Traditional methods cone under scrutiny as health careprofessionals base more clinical procedures on evidence-based practice[J]. Nurse Week Online, 2001,26(11):2-7.

[3] 车慧,何小然.压疮预警下预程序在预防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急性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11-12.

[4] 张世明.压疮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3.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86

1672-2779(2012)-15-0130-02

杨燕平

2012-06-15)

猜你喜欢

脊椎压疮体位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睡姿不正确也可引起脊椎弯曲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