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 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012-01-28许文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中医学培养目标教学质量

许文学

(1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2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510515)

以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 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许文学1,2

(1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2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510515)

实践教学是中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对照中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业考试方面进行了深入教学改革,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顺利通过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

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2011年12月中医学专业认证专家对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办学状态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业认证工作,依据认证标准,43项保证标准全部达标,24项发展标准中达标9项,顺利通过了试点认证工作。临床实践教学对于中医药学科人才培养尤其关键,依据专业认证对毕业生应达到的临床能力目标的要求,针对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1 修订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 加强实践教学

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要求,经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广泛调研和学校师生充分讨论后,在原“中医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证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修订后的培养目标突出具有临床中医思维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中医人才的培养。

围绕新的培养目标,结合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①在办学成本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坚持三段式实践教学不动摇,即中医诊断学结束后见习、中医内、外科学课后见习和毕业实习;②压缩理论课堂教学时数,加大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比例,增加至13学分,占总学分的20%;③增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增加至60学分,占总学分的21.82%,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课程比例接近1:1;④增设4个创新学分,引导学生主动介入医疗实践。与生源所在地的医疗单位联系,利用寒假和暑假的机会,安排学生参与诊疗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并给以创新学分认定;⑤取消与培养目标相关性不强的课程,如《医用物理》、《高等数学》、《医用化学》等,增加《中医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培训》。⑥试行导师制。从第3学年开始,为本科生配备导师,与导师签订带教协议,在中医门诊随师临诊,以尽早培养学生的中医实践能力。以上措施体现了确保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改革思路。

2 规范临床实践教学管理

规范和高效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由于实习点多,学生分散,实习单位又普遍存在“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若不加强实习管理,很容易出现质量滑坡。为此,①强化了实践教学管理团队的建设,建立了大学、实习医院和科室的三级分层管理模式,学校教务处设实践教学科,医院有科教科,配备专职人员,在分管临床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领导下,负责临床教学的管理工作。各临床教研室及医院科室配有教学主任、教学秘书,负责教学活动的安排与实施;②修订和完善各环节管理制度。临床教学医院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建立《教学查房规范》、《教学查房评价制度》、《实习生入岗前教育培训制度》、《实习生轮转出科考核规定》、《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办法》等制度,保障实践教学有序而规范实施。学校每年检查各实习医院的制度落实情况和教学档案的建设情况,做为医院评级评先的依据;③要求并督促各实习医院建立科主任和临床带教医师绩效考评体系,并加大考评体系中教学工作的权重,以强化重视教学工作的意识。

3 搭建“区域性实践教学平台” 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我校中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基地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校外包括三甲中医院在内的中医院15所,综合性医院16所。在数量上基本能满足实习的要求,但各医院规模、技术力量参差不齐。中医院中医教学力量强,而西医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西医教学力量强,而中医薄弱,造成的实践教学质量不平衡。从2008年开始试行“同城对调”的实习方式,即选择同一城市的一所中医院和一所综合性医院组成一个实践教学平台,统一制定实习方案并编排科室轮转计划,一定时间对调实习,中医学专业学生一般中医院实习6个月,西医综合医院实习4个月。有效地整合了实践教学资源,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对三年148名学生的调查反馈表明,实习生对这种实习方式的满意度为98.5%,与非对调的实习生比较,中期和毕业考核成绩的优秀率提高48.6%。

4 加强临床师资队伍 提高临床带教能力

2004年学校由部队转制地方后,中医专业招生规模扩大了近2倍,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严重不足,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扩展,在数量上已不成问题,但各教学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高素质的临床师资队伍是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高年资医师或临床能力强的医师不一定临床教学能力强。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①对临床带教老师实行准入制度,统一制定教师备课、教学查房、教学病案讨论、技能操作、学生病案修改、小讲座、日常考核等各环节的规范。②采用“请上来、走下去”的方式定期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主干课程。派有经验的教师到各实习医院进行临床教学示范,包括教学查房、教学病案讨论和模拟技术操作示范等。③在由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中,临床教师对学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为人师表”的教师素质培养,一名谈吐儒雅,举止得当,热心服务,科学严谨、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临床带教老师对尚未成熟的医学生的职业生涯注定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抽象的书本医德教育更能扎根于心。④加强对带教老师的考核和管理,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把工作业绩做为兼职教授评比和在职研究生报读的条件。

5 规范临床实践考试体系

依据实习大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学生临床实践考试体系,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有形成性评定、中期考试和毕业综合考试,采取形成性评定与终结性评定相结合方式评定学生成绩。①形成性评定:改变“一考定优劣”的形式,注重实习过程的考评,按照实践教学大纲中内容要求,带教老师以多种形式对学生平素表现进行考评,并不断创新和完善。基本方式有实习纪律、医患沟通、工作态度、讨论发言、技能操作、见习报告、病历书写等。占总评成绩的20%。②中期考核:包括临床理论笔试、体格检查、病案书写,占总评成绩的30%。③毕业综合考试:包括基础理论综合考试考试和临床技能综合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基础理论综合考试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课程,四部分内容分别占20%、20%、30%和30%,考试时间120min。临床技能综合考试主要考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应用能力,涵盖《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学》《针灸学》课程,于实习末期或毕业理论综合考试前1周进行,采用执业中医师过站式考试方式。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50

1672-2779(2012)-15-0076-02

韩世辉

2012-06-29)

猜你喜欢

中医学培养目标教学质量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