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素养内涵建设的高校教学思路探讨

2012-01-28戴玉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素养大学生

戴玉凤

(江苏省建康职业学院,南京210036)

基于信息素养内涵建设的高校教学思路探讨

戴玉凤

(江苏省建康职业学院,南京210036)

信息素养;高校教育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培养方式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培养自身敏锐的信息意识,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然而,高校目前在信息素养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学模式及理念不能适应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1 加强信息素养培养的意义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也称信息素质、信息文化,是指在具有信息道德修养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高效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利用、管理、评价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的人。信息能力的高低表现在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及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的大小,是信息素养核心能力的体现。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新知识与日俱增,据统计,生物医学文献总增长率为每年6%~7%,也即每10~15年翻一番,因而文献量在医生的35~40年的职业生涯中将增长10倍,医学生必须能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以随时获得医学进展,不断学习,自觉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部分高校缺乏信息素养教育专业教师,信息技术类课程无法开设,造成信息素养教育陷入困境。同时,重“技术层面”、轻“信息技术意识与道德层面”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信息素养开设方面,由此造成了信息素养教育内部发展不平衡。有资料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敏感度都比较高,在图书资料检索、计算机信息处理、网络通讯基础等知识方面表现出的认知水平较高,60%的教师信息利用技能令人满意,但在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文化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对新知识的运用效果却不近人意,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更是知之甚少[1]。事实表明,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从不要求学生查阅课外材料,指导学生正确评价和分析专业知识,那么学生很难表现出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2.2 教学模式陈旧 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不足 信息素养教育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另一种是将信息素养教学与学科课程整合。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专业课与信息课程脱节,忽视了课程教学与信息素养培育的结合;信息知识掌握不全不牢,信息素养课开设力度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有关。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应用计算机和必备的网络基础知识,但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检索,满足自身深层次的文献需求时存在诸多障碍。主要原因是:外语不过关、不懂数据库检索方法、缺乏网络知识、缺乏信息检索知识等。因此,在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信息检索知识,以必修课、选修课或讲座等形式,强化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等[2]。

2.3 信息资源投入不力 图书馆核心职能未能突出 目前,很多院系尚未开设文献检索课,认为信息检索知识是可以通过自学来培养的,只需做一些专题系列讲座就可以了,充其量列为选修课来开设,安排的课时非常少。学生信息意识、信息实践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和评价信息能力都还比较弱,缺乏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资料收集等从事科研的能力。高校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对信息有需求,但信息能力却不强。不知道本专业信息的检索方法。具体体现在不能驾驭信息检索语言,缺乏图书馆、网络、通讯、计算机知识,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感到无从下手。

3 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

3.1 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的教师,既是知识和信息最直接的传播者,而且教师在学校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影响最大的,教师的行为习惯及思维模式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创新意识、信息利用的水平与能力无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学生们的信息素养,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开展课程信息化技术比赛、课件制作比赛、优秀课堂评奖等形式,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熟练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教研活动。

3.2 强化教学互动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活动课,多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中“师生互动”理念。可事先将对课堂讲授的内容布置若干个小的研究课题,让学生查阅资料得出答案参与课堂讨论;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们的所需,根据学生的学习的专业知识内容,或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点,成立科研小组,培养同学自己动手查新。这样,在学习中锻炼,既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也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惯性。

3.3 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学科新进展 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素养教育可在大学生一年级阶段实施,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为主。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而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在信息素养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组织等)为主,将信息素养的培养开始渗入到专业课程中。专业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查阅有关新技术书籍,如在Pubmed上进行检索,在讲课时把最新文献加入到授课的内容中,或到图书馆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医学刊物,使其能够了解医学发展的前沿知识。

3.4 发挥图书馆核心职能 图书馆具有巨大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功能,作为学校信息网络的核心部分,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借还模式,它既可提供文献外借、阅览、复制和参考咨询服务,又能开展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向读者提供最新信息[3]。同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材、课件、网络课程、应用软件等向学习者展现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学与学术活动,对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网络资源的培训,以利于提高其信息素养及其综合素养。对新的网络检索知识开展不定期的讲座,能够为优化本校本专业的信息资源发挥作用,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馆核心职能。

3.5 重视信息道德教育 在教学中贯穿德育教学内容 大学生的思想并未完全成熟,坚定独立的价值观也没有完全成型,加之青年时期本来好奇心就很强,这对新时代高校信息德育构成巨大的挑战。高校作为培养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修养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准则,实现信息行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因此,掌握信息社会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对病毒、垃圾等有害信息做到不浏览不传播,增强对有害信息的抵抗力,自觉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加强正面宣传,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免疫力才是根本。

4 结语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检索信息,采用批判性思维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以及开发信息的能力[4]。信息素养教育应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和强调知识更新的时代,边缘科学、交叉科学、新兴科学一再出现,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要求。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必备技能,关系到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生进步后劲的大小,关系到是否适应信息社会和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

[1] 杜华.医学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8):2530.

[2] 熊祥玲,王振亚,杨雪楠.医学本科学生信息素质状况调查报告[J].云南科技管理,2009,(2):65-66.

[3] 夏秋萍.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6,(1): 154.

[4] 胡修琦,孙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模型探讨[J].情报杂志,2001,20(11): 92-93.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45

1672-2779(2012)-15-0067-02

苏玲

2012-06-04)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发展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