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35例

2012-01-28李卫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通窍耳鼻喉科鼻炎

李卫民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新乡45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35例

李卫民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新乡4530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之临床疗效。方法 将来院就诊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散加味。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12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7.14%。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且临床疗效显著。

过敏性鼻炎;玉屏风散;中西医结合疗法

过敏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以来,取得较好之疗效,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间来我院就诊之过敏性鼻炎患者70例,均参照《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1]中的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确诊。按照随机原则将上述患者均分为2组。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3年,平均5.2年。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5年,最长14年,平均4.9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症见鼻痒、连续性喷涕、流大量清涕的反复发作史,鼻镜下鼻黏膜呈苍白色水肿,鼻腔充满清水样或稀薄样粘性涕,涂片镜下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细胞。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息斯敏10mg/次,1次/d;地塞米松片1.5mg/次,1次/d;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1~3滴/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玉屏风散加味,基本方:黄芪30g,炒白术15g,防风、苍耳子、辛夷花各12g,葛根、川芎各10g,白芷9g,蝉蜕、薄荷(后下)、桂枝各6g,生麻黄3g。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2次兑后,分2次口服。治疗期间均禁食辛辣、鱼虾等食物。2组患者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随访1月。

1.4 疗效标准 以阵发性鼻痒、鼻塞、喷嚏、清涕量多等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检查结果提示鼻甲肿胀、鼻黏膜水肿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为显效;以阵发性鼻痒、鼻塞、喷嚏、清涕量多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内镜检查结果提示鼻黏膜无明显水肿,随访半年偶有发作为有效;以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3]。

2 结果

观察组35例中,显效12例,占34.29%;有效20例,占57.12%;无效3例,占8.57%;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35例中,显效10例,占28.57%;有效17例,占48.57%;无效8例,占22.86%;总有效率为77.14%。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临床意义。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腔黏膜变应性疾病,经统计,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4]。现代医学认为[5],过敏性鼻炎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在变应原如花粉、灰尘、尘螨、真菌、皮毛、棉絮等作用下,机体产生IgE与其受体结合,使机体致敏,当再次接触变应原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介质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物质,如组胺、激肽、白细胞三烯等,导致鼻黏膜阻力血管收缩,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腺体胆碱能活力提高,分泌旺盛,结果产生鼻黏膜水肿,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治疗过敏性鼻炎多采用激素或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易造成病情的反复,导致患者服药期延长、副作用增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依据过敏性鼻炎之临床表现,应归属中医学“鼻鼽”“鼽嚏”之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由肺虚所至。鼻为肺之窍,肺气虚,腠理疏松,卫气不固,邪气乘虚侵犯鼻窍而发病。亦有学者认为[3],本病证属标实本虚,机体肺气虚弱、卫气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侵犯鼻窍,经气阻滞,使肺气不得宣发,水湿内停不得疏布。且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则肺气虚[3]。本案方中以炙黄芪、白术、防风三味配伍成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扶正祛邪。又以蝉蜕、薄荷二药消风散祛风止痒,苍耳子、辛夷花疏风通窍,白芷、川芎祛风通窍止痛,蝉蜕解热解痉止痛,桂枝、生麻黄温肺散寒;葛根轻扬升发,发表散邪;生甘草益气、润肺、缓和药性。众药合用,共达温肺散寒、通窍利鼻、补肺固表之效。又配合西药治疗,标本兼治,因而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学习与应用。

[1] 贝郑平,舒怀,周梁.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95-29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24.

[3] 王振东,岳文江.中西医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 161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46.

[4] 黄桂锋.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甘肃中医,2005,18(11):5-7.

[5] 崔庆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J].河南中医,2010,30(4):385-386.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29

1672-2779(2012)-15-0041-01

王治华

2012-05-01)

猜你喜欢

通窍耳鼻喉科鼻炎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你得了“晕屏症”吗?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